学术投稿

湖南省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研究

林敏;金东辉;李光春;刘加吾;刘慧琳

关键词:胆固醇, 甘油三酯类, HDL胆固醇, 血脂异常
摘要:目的 研究湖南省城乡不同地区居民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酶法对1 684名18岁及以上调查对象空腹血浆血脂进行检测.结果 湖南省18岁及以上成人血浆TC、TG和HDL-C水平分别为4.01、0.94和1.43 mmol/L;其中城市和农村成人TC、TG、HDL-C水平分别为4.61、1.11、1.5和3.86、0.91、1.41 mmol/L.18~44岁、45~59岁和≥60岁人群血浆TC平均水平分别为3.78、4.15和4.34 mmol/L;血浆TG平均水平分别为0.88、0.94和1.12 mmol/L;血浆HDL-C平均水平分别为1.42、1.48和1.38 mmol/L.湖南省18岁及以上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5.6%,18~44岁、45~59岁和≥60岁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10.8%、15.1%和28.3%;城市为28.2%,农村为12.3%.全省18岁及以上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4.1%,胆固醇边缘性升高率为3.8%;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10.9%;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为2.9%.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首次提供了有代表性的湖南省人群血脂水平的数据.城市成年人TC、TG水平高于农村;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TC、TG水平升高;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以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特别是老年人.血脂异常已是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做好人群早期综合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高校教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教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 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静脉血测血脂、血糖、谷丙转氨酶.按设计表格对参检人员进行个人因素调查.结果 678名教职工中122人被诊为脂肪肝(17.99%).脂肪肝患病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超重、高脂血症、饮酒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其对照组,而脂肪肝组高甘油三酯、高血糖、高血压、肝功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高,患病率与性别、年龄、饮酒、超重、高脂血症有关.

    作者:张莹;王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应用Meditronic引流管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54例tSAH患者实施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并与对照组43例tSAH患者每日行常规腰穿进行比较.两组均在入院24~48 h内进行腰椎穿刺术.治疗组腰大池内置人美国Meditronic公司体外引流管行持续性脑脊液外引流;对照组每日行常规腰穿术,缓慢释放脑脊液,一般每日释液在10~70 ml,平均35.6 ml.两组间在GCS评分,Fisher评分,GOS评分及脑积水发生率和血性脑脊液清除速率等诸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GCS评分在第5 d后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Fisher评分分别在第5、10 d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伤后3月GOS评分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伤后3~8月随访结果治疗组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性脑脊液清除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快.结论 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是治疗tSAH的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显著降低tSAH患者的继发性脑损害,降低tSAH患者脑积水发生率,减轻脑血管痉挛,促进脑功能恢复.

    作者:罗湘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核实诊断调查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简捷有效的调查方法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情的核实诊断工作,以了解乙肝疫情报告的现状,查明疫情的真实情况.方法 采取跨机构合作的方式,通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对260例乙肝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并进行核实诊断.结果 260例病人中新发病例165例,占63.46%;复发重报病例77例,占29.61%;乙肝病毒携带者7例,占2.69%;诊断依据不足10例,占3.85%;1例排除肝炎,占0.38%.结论 通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省时、省人力,减少失访率,达到了核实乙肝疫情的目的 ,对于开展相关疾病的核实诊断工作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陈跃;刘林飞;胡锦流;王仪;范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郴州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2003~2005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如何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郴州市项目实施的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 2005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34 007例,占项目覆盖人口的247.51/10万,痰检数为21 911例,痰检率为64.43%,涂阳病人6 874例,涂阳检出率为31.37%;有症状者检出涂阳病人数占有症状人数的29.40%,无症状者检出涂阳病人数占无症状人数的11.47%;新发涂阳病为6 019例,复治涂阳病人855例,初、复治涂阳病人治疗满2个月转阴率分别为96.73%、95.21%.2003~2004年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4 003例,初、复治涂阳治愈率分别为91.17%、81.14%. 结论 严格执行结核病控制技术策略(DOTS)规范,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作者:曹慧芳;何军山;刘松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张家界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为求询者提供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心理支持及生活关怀等必要的知识信息. 方法 根据热线电话咨询和面对面咨询的特点分别建立SPSS数据文件,对自愿者免费检测HIV抗体,结果 阳性标本送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 结果 一年内接受856人电话咨询,其中31人接受了HIV检测,检测率3.6%;面对面咨询81人,有80人接受HIV检测,检测率98.8%.对80名自愿者免费检测HIV抗体,确认HIV感染者5人,感染率6.25%.结论 推广VCT项目,有利于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VCT工作的保密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能有效地促使有高危行为的求询者的行为改变,有利于减少HIV的传播扩散.

    作者:孙忠贤;胡平成;王卫平;孙先国;罗永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眼科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一种纵向为主的框架式课程体系,其核心要素是以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科学创造潜力为目标.

    作者:曹燕娜;唐仁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童难治性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难治性肾病(RNS)单一强地松(PRED)用药,和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治疗及再加藻酸双酯钠(PSS)的三联用药的不同疗效、复发率和药物副反应.分析对比何种方案为优.方法 将110例RNS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为PRED口服.B组为PRED与CTX联合治疗.C组为PRED、CTX、PSS三药联合治疗.总疗程均为12个月. 结果 1.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20.7%、65.7%、91.3%.B、C组有效率高于A组40%以上,差异分别为高度显著性(P<0.01)和极显著性(0.01).C组有效率高于B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勤复发类型: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25%、71.4%、95.2%.B、C组高于A组40%以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极显著性(C、A间P<0.01)差异.C组有效率高于B组20%以上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3.对激素依赖类型,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22.2%、66.7%、92.9%.B、C组均高于A组40%以上.其中C、A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B、A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4.对耐药病例:A、B、C三组有效率为12.5%、55.6%、81.8%.C、B组均高于A组40%以上.但A、C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B、A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5.耐药病例中不同病理类型三组疗效比较中,对非微小病变型(NMCNS),A组治疗6例均无效.B、C组有效率分别为50%和80%.但C、A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B、A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6).6.A、B、C三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1%、31.4%、13%.B、C组低于A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完全缓解的RNS患儿停药一年,A、B、C三组复发率分别为50%(2/4)、20%(3/15)、11.5%(3/26). 结论 对RNS患儿,用PRED和CTX联合用药比单用PRED的疗效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再加PSS的三联用药更具有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减少副反应的优点.

    作者:董淑兰;宋敬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鼠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Skp2和p27表达研究

    目的 建立大鼠胰腺癌模型,研究大鼠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中Skp2和p27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置入大鼠胰实质内(A组)及设立曲古霉素(TSA)干预组(B组),3~5个月内处死观察胰腺癌发生情况,应用SP免疫组化法研究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中Skp2和p27表达.结果 3~5个月内A组发癌率为48.7%(18/37),B组为33.3%(12/36),A组和B组各1例纤维肉瘤外,余均为胰腺导管癌;A组肿块大径大于B组(P<0.05);非癌胰腺组织中A组导管上皮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者(52.6%)高于B组(33.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胰腺和A或B组鼠胰腺外主要脏器均无明显病变.A组和/或B组胰腺导管癌Skp2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或B组非癌胰腺组织(P<0.05);但胰腺导管癌p27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非癌胰腺组织(P<0.01);Skp2阳性和p27阴性的非胰腺组织导管上皮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C组胰腺导管上皮Skp2均阴性表达和p27均阳性表达.结论 DMBA置入胰实质内可在短期获得较高的SD鼠胰腺癌发生率,TSA能抑制胰腺癌发生和生长.Skp2和p27表达水平与SD鼠胰腺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付汐;杨竹林;苗雄鹰;范文涛;杨乐平;李清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农村人群高血压病常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估计农村人群高血压病的常见危险因素的联系强度.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2000年以来国内关于农村人群高血压病的常见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经质量评估,终6篇入选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家族史、年龄、BMI、饮酒与吸烟与农村人群高血压病存在联系,其合并OR分别为1.72(95%CI为1.22~2.42)、1.29(95%CI为1.19~1.40)、1.19(95%CI为1.10~1.30)、1.16(95%CI为1.07~1.28)、1.13(95%CI为1.07~1.19). 结论 家族史、年龄、BMI、饮酒与吸烟均为农村人群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晓方;何小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 218例中年公安干警心电图分析

    目的 通过3 218例健康检查的中年公安干警的心电图分析,评估心血管疾病在中年公安干警中的患病率和发病趋势.方法 3 218例中年公安干警心电图作为观察组,3 100例普通体检人群心电图作为对照组. 结果 两组心电图异常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公安干警组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左心室肥厚,心律失常.对照组主要表现为心率改变和继发性ST段下移.结论 中年公安干警心血管疾病发病趋势增强.

    作者:张霁;贺亚玲;汪海英;张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无血液培养基分离嗜血杆菌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 评价自制不加血液的培养基和传统的羊血巧克力培养基分离嗜血杆菌的效果.方法 将流感嗜血杆菌ATCC10211接种于无血液培养基和传统培养基上,计算和比较两种培养基上嗜血杆菌的平均生长指数,并用此两种培养基对225份临床痰标本进行嗜血杆菌的分离,比较两种培养基上嗜血杆菌的分离率. 结果 无血液培养基与传统巧克力培养基的平均生长指数分别为11.06、8.05,225份痰标本中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分别为20%、11.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无血液培养基分离嗜血杆菌的方法简便、实用、效果较好,有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谭萍;张松;朱红秋;朱平安;赖秀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苁蓉总苷急性、亚急性及遗传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苁蓉总苷的毒性.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中的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对苁蓉总苷的毒性进行研究.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为无毒;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体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见苁蓉总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胡余明;胡怡秀;刘秀英;马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义乌市疟疾基本消除后的流行特征

    目的 探讨疟疾流行特征与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89~2005年疟疾监测资料,用EpiInfo3.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年问共发生疟疾病例106例,其中本地感染22例,占20.75%;外出感染16例,占15.09%;输入病例68例,占64.15%.疟疾发病率本地人口2001~2005年比1989~2000年高,外来人口1996~2005年比1989~1995年高(P<0.05);外来人口的发病率、血检阳性率均高于本地人口(P<0.05);IFA检测阳性率外来人口为7.85%,本地小学生为2.33%;中华按蚊基本繁殖率均大于1;临界叮人率为2.092. 结论 义乌市基本消除疟疾后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流动人群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输入病例,防止疟疾暴发或流行.

    作者:骆淑英;范伟忠;陈劲华;陈亮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滋养层细胞原代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目的 改善体外分离、培养人早孕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cytotrophoblast CTB)的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探讨CTB的一些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人工流产6~8周妊娠绒毛,机械法分离,复合酶消化,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后继续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大体形态及体外转化,HE染色观察其胞核情况,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的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CK18)、波形蛋白(vimentin Vim)和人胎盘催乳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 hPL)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周期.结果 分离培养的CTB呈不规则多角形片状,单层铺展生长.所有的细胞都表达CK18,Vim只在部分细胞表达,hPL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胞浆表达.细胞周期显示约有58%的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 成功分离培养了人早孕绒毛CTB,方法简便易行,获得的细胞形态单一、生长稳定,为进一步研究CTB在妊娠生理和妊娠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刘惠萍;王若光;李春梅;李宾玲;曾润清;秦明春;易鹏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机关4 306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在机关工作的女职工的患病情况,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方法 对2000年9月~2004年9月隔年同期的该机关4 306例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机关女职工的生殖道患病率为52.23%,患病率高的是慢性宫颈炎,其次是子宫肌瘤和附件囊肿及各种阴道炎.其患病率分别占患病总数的43.31%,31.44%和18.50%(P<0.01). 结论 慢性宫颈炎多集中在生育阶段,对妇女生殖健康危害较大,尤其是要重视宫颈糜烂的治疗和随访;绝经期妇女保健应以老年性阴道炎为防治重点.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即使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也是非常必要和不容忽视的.

    作者:王志荣;王鹃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湖南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

    目的 了解湖南省市(州)、县(区)二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力资源的现状.方法 收集2005年全省市(州)、县(区)二级CDC的一般情况和人力情况,卫生技术人员构成与分布等,结果 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全省市、县级CDC人员数量不足,缺乏储备,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学术带头人缺乏、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培养困难重重,人才利用效率低下.结论 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采取措施对目前二级CDC人员结构作适当的调整与补足,政府必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立人力资源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调整知识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管理.

    作者:李小松;刘富强;高立冬;胡世雄;王小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葛根素治疗后其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以及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2名,其中分为葛根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并选取36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予以葛根治疗,观察疗效以及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葛根素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ICAM-1,TNF-α的水平,而且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结论 葛根素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许进军;何东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 292人高血压病及代谢异常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长丰集团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合并的代谢异常.方法 对长丰集团35岁以上员工共1 292人进行问卷调查,测血压、血糖、血脂、身高、体重.结果 在35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22.8%,其中男性为29.5%,女性为14.8%;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分别为39.8%、26.1%、8%,其中男、女性的知晓率分别为35.9%、48.9%;高血压患者中代谢异常比例显著地高于非高血压人群.结论 应对企业员工积极开展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李解贵;吴欣军;彭寒林;苏静;梁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化疗药物致静脉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护对策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造成静脉损伤的相关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方法 对149例妇科化疗病人进行观察,制定判断标准,所得的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149例中,因药物发生静脉损伤者46例,占30.87%,发生静脉损伤与穿刺次数有密切的关系,穿刺次数<5次者11例发生1例,5~10次者93例发生24例,>10次者45例发生20例,穿刺部位在手背者81例发生静脉损伤10例,明显低于其他部位.结论 化疗药物对静脉损伤的主要因素是药物所造成的损伤,其次是穿刺部位、穿刺次数以及穿刺技术.

    作者:杨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起假褐云斑鹅膏菇中毒事件调查报告

    2005年8月28日,郴州临武县武水镇刘家村和建新村村民,因在同一座山上采集野生蘑菇,食用后引起11人中毒,其中男4人,女7人,潜伏期为6~12 h,病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胸闷、少尿.实验室检查有肝肾功能损害的表现,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采集样品鉴别分析,证实为假褐云斑鹅膏菇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陶卡佳;李尧岗;吴超雄;贺璐;刘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