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难治性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

董淑兰;宋敬卉

关键词:儿童, 难治性肾病, 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 研究难治性肾病(RNS)单一强地松(PRED)用药,和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治疗及再加藻酸双酯钠(PSS)的三联用药的不同疗效、复发率和药物副反应.分析对比何种方案为优.方法 将110例RNS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为PRED口服.B组为PRED与CTX联合治疗.C组为PRED、CTX、PSS三药联合治疗.总疗程均为12个月. 结果 1.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20.7%、65.7%、91.3%.B、C组有效率高于A组40%以上,差异分别为高度显著性(P<0.01)和极显著性(0.01).C组有效率高于B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勤复发类型: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25%、71.4%、95.2%.B、C组高于A组40%以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极显著性(C、A间P<0.01)差异.C组有效率高于B组20%以上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3.对激素依赖类型,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22.2%、66.7%、92.9%.B、C组均高于A组40%以上.其中C、A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B、A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4.对耐药病例:A、B、C三组有效率为12.5%、55.6%、81.8%.C、B组均高于A组40%以上.但A、C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B、A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5.耐药病例中不同病理类型三组疗效比较中,对非微小病变型(NMCNS),A组治疗6例均无效.B、C组有效率分别为50%和80%.但C、A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B、A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6).6.A、B、C三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1%、31.4%、13%.B、C组低于A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完全缓解的RNS患儿停药一年,A、B、C三组复发率分别为50%(2/4)、20%(3/15)、11.5%(3/26). 结论 对RNS患儿,用PRED和CTX联合用药比单用PRED的疗效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再加PSS的三联用药更具有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减少副反应的优点.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患病率为70~100/10万人,如果以全国12亿人口计算,我国的SLE患者已达84~120万之多,且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变化多端,除了累及皮肤外,还侵犯全身各个器官,包括一些重要器官如神经系统、心脏、肾脏等.诊治困难,死亡率高,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也是风湿病学和皮肤病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在SLE教学中存在着教育观念落伍,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制作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媒体课件,并在2002级专升本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乐栋;周再高;曾抗;方国存;郭煜;陈士良;郑维杨;刁友涛;刘凤岩;王茜;方亮;贺凤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化疗药物致静脉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护对策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造成静脉损伤的相关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方法 对149例妇科化疗病人进行观察,制定判断标准,所得的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149例中,因药物发生静脉损伤者46例,占30.87%,发生静脉损伤与穿刺次数有密切的关系,穿刺次数<5次者11例发生1例,5~10次者93例发生24例,>10次者45例发生20例,穿刺部位在手背者81例发生静脉损伤10例,明显低于其他部位.结论 化疗药物对静脉损伤的主要因素是药物所造成的损伤,其次是穿刺部位、穿刺次数以及穿刺技术.

    作者:杨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细胞周期素CyclinD1异常与肿瘤

    CyclinD1是细胞周期调控中的重要分子,其基因和编码蛋白的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CyclinD1基因结构的改变和蛋白质表达的改变,论述其在肿瘤癌过程中与肿瘤相关基因协同作用的分子机制.

    作者:莫莉;唐发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联合用药的药敏研究

    目的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联合用药的药敏研究,旨在能有效地控制临床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方法 用改良K-B法进行联合药敏实验,联合用药组合为AK、CIP分别与PIP、MEM、IPM、TZP、SCF、CAZ组合以及CIP与AK组合. 结果 AK与PIP、SCF,CIP与SCF以及AK与CAZ联用,其协同作用比率高分别为100%、95.6%、91.1%、84.4%;其次AK与MEM、CIP与TZP、AK与TZP、AK与CAZ联用其协同和累加作用比率分别为100%、95.6%、93.3%、91.1%;SCF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单独耐药率低为27.2%,其他单独耐药率都很高.结论 对临床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首选舒普深与阿米卡星或环丙沙星联用,如果效果不佳,可采取三联用药,在上述二联舒普深与阿米卡星联用基础上再加用派拉西林或头胞他啶、舒普深与环丙沙星联用基础上再加用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其次阿米卡星分别与头胞他啶、美平、派拉西林、派拉西林/他唑巴坦联用,环丙沙星与派拉西林/他唑巴坦联用,此五种组合可作为替代用药组合.

    作者:陈先荣;郑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汝城县六所集中办学中心小学学生HBV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集中办学中心小学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的HBV感染标志物. 结果 1 633名集中办学学生中有306人为乙肝病毒感染者,总感染率18.74%,其中HBsAg阳性率为7.84%;抗-HBs阳性率为23.21%. 结论 6所集中办学中心小学学生的HBsAg阳性率高,抗-HBs阳性率低,应加强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防止新的感染者和慢性携带者.

    作者:朱晓英;李运良;邹君实;范志飞;朱敏燕;邹月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吸毒人群HAV和HEV重叠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中HAV、HEV重叠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现况研究,整群抽样法抽取某女性戒毒所和某男性戒毒所中吸毒人员596名,收集有关资料并采集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抗-HAV IgG及抗-HEV IgG,采用Chi-square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抗-HAVIgG及抗-HEV IgG均为阳性者22例,重叠感染率3.69%(22/596).经x2检验,不同年龄(x2=2.605,P=0.272)、不同文化程度(x2=1.974,P=0.160)、是否饮用生水(x2=0.460,P=0.497)、家庭成员有无肝炎病史(x2=2.008,P=0.156)的HAV、HEV重叠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72)、文化程度(OR=2.29)、家庭成员肝炎病史(OR=2.08)与吸毒者HAV、HEV重叠感染相关.结论 吸毒人群是HAV、HEV重叠感染的高危人群,年龄增大、文化程度低、家庭成员肝炎病史可能是吸毒人群中HAV、HEV重叠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成华;黄民主;谭梅娟;陈伟;关岚;刘浩;李登清;戴卫平;张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童难治性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难治性肾病(RNS)单一强地松(PRED)用药,和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治疗及再加藻酸双酯钠(PSS)的三联用药的不同疗效、复发率和药物副反应.分析对比何种方案为优.方法 将110例RNS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为PRED口服.B组为PRED与CTX联合治疗.C组为PRED、CTX、PSS三药联合治疗.总疗程均为12个月. 结果 1.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20.7%、65.7%、91.3%.B、C组有效率高于A组40%以上,差异分别为高度显著性(P<0.01)和极显著性(0.01).C组有效率高于B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勤复发类型: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25%、71.4%、95.2%.B、C组高于A组40%以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极显著性(C、A间P<0.01)差异.C组有效率高于B组20%以上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3.对激素依赖类型,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22.2%、66.7%、92.9%.B、C组均高于A组40%以上.其中C、A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B、A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4.对耐药病例:A、B、C三组有效率为12.5%、55.6%、81.8%.C、B组均高于A组40%以上.但A、C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B、A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5.耐药病例中不同病理类型三组疗效比较中,对非微小病变型(NMCNS),A组治疗6例均无效.B、C组有效率分别为50%和80%.但C、A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B、A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6).6.A、B、C三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1%、31.4%、13%.B、C组低于A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完全缓解的RNS患儿停药一年,A、B、C三组复发率分别为50%(2/4)、20%(3/15)、11.5%(3/26). 结论 对RNS患儿,用PRED和CTX联合用药比单用PRED的疗效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再加PSS的三联用药更具有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减少副反应的优点.

    作者:董淑兰;宋敬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甲状腺良性结节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后血清T3、T4、TSH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择单侧甲状腺良性结节老年患者60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术后不服用甲状腺素片,观察术后第5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血清T3、T4、TSH的变化.结果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后血清TT3、TT4无显著变化;FT3、FT4分别在术后第5 d和1个月呈一过性降低(P<0.01),TSH则在术后第5 d至12个月均高于术前(P<0.01). 结论 老年患者甲状腺良性结节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自我调节代偿,不能代偿时需进行适当的替代治疗.

    作者:汤世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卵的冷冻保存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由于广泛采用超排卵(superovulation)方法,获得的卵子数目往往多于一次移植1~3个胚胎所需的数量,有一定的卵子或胚胎的浪费.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冷冻生物学在人类生殖医学领域也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和发展.人类胚胎冷冻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孕症患者的常规治疗,并获得了良好的结果.尽管也有利用冷冻卵子的健康婴儿出生报道[1~3],然而由于卵子本身的生物学特征等原因,目前卵子冷冻后的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都不尽人意,导致冷冻复苏后进行IVF的成功率极低,与胚胎冷冻相比较,卵子冷冻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尚不可作为一项常规的不孕症治疗措施应用于临床.但是卵子冷冻较胚胎冷冻具有更多的优势,它可以解决因胚胎冷冻所遇到的许多伦理、法律、道德方面的棘手问题,如目前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家就限制或禁止胚胎冷冻[4].因此人类卵子的冷冻保存成为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人们对于卵子的冷冻保存机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卵子冷冻的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邓朝晖;高士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48例HIV/AIDS住院病例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长沙地区HIV/AIDS患者的一般情况、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及机会性感染发生部位及病原情况.方法 对长沙市传染病医院自2003年4月~2006年6月收治的48例HIV/AIDS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性传播是本地区HIV/AIDS主要的传播途径(占75.0%);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民、无业及打工人员;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75.0%)、体重减轻(64.6%)、咳嗽(52.1%)、皮肤病变(43.8%)、慢性腹泻(37.5%)、淋巴结肿大(37.5%)、气促以及呼吸困难(14.6%);45.8%的患者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胸片检查异常者占62.5%,CD4+T细胞<200/μl者占78.2%;机会性感染发生率为85.4%,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口腔真菌感染(52.1%)、肺部感染(54.2%)、真菌性肠炎(14.6%)、皮肤疱疹病毒感染(18.6%)、肺及肺外结核(16.7%)等.结论 湖南长沙地区HIV/AIDS的感染以农民等普通人群为主,主要经性传播,临床上以发热、咳嗽、体重减轻及慢性腹泻为常见症状,大多数病例胸片检查有异常,易误诊为肺部感染.机会性感染表现为多系统、多种致病微生物并存,细菌、真菌、病毒均为常见病原,呼吸、消化系统以及皮肤软组织为常见感染部位.

    作者:王敏;范学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42例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调查

    目的 了解我院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2年8月~2004年12月间4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例肝移植患者中有24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7.14%.好发部位为肺部、血液及腹腔、胆道,其中75.44%发生在术后的前两周内.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术后的前两周是感染的高危时段.易感因素患者基础病所致的免疫功能缺损、各种侵入性操作及大量免疫抑制剂和广谱药物的使用.

    作者:瞿伟军;黄桃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部一起成人水痘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对某部暴发水痘进行调查,找出暴发流行原因,为预防该病提供经验和教训.方法 查看发病现场,对某部187名军人进行流行病学及环境卫生状况调查,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全部患者鼻咽部分泌物VZVDNA.结果 187名军人中15人鼻咽部分泌物VZV DNA阳性,发病率达8.02%.所有患者均出现典型水疱疹,其中发热6例(40.0%),感全身不适13例(86.67%),咽痛4例(26.67%),咳嗽、咳痰4例(26.67%),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10例(66.67%).结论 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VZV流行的有效手段.

    作者:朱艳;刘章红;伍秀珍;宋仕玲;甘雪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核实诊断调查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简捷有效的调查方法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情的核实诊断工作,以了解乙肝疫情报告的现状,查明疫情的真实情况.方法 采取跨机构合作的方式,通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对260例乙肝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血清进行检测,并进行核实诊断.结果 260例病人中新发病例165例,占63.46%;复发重报病例77例,占29.61%;乙肝病毒携带者7例,占2.69%;诊断依据不足10例,占3.85%;1例排除肝炎,占0.38%.结论 通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省时、省人力,减少失访率,达到了核实乙肝疫情的目的 ,对于开展相关疾病的核实诊断工作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陈跃;刘林飞;胡锦流;王仪;范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HIV-1病毒分子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自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AIDS)以来,艾滋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和扩散.全球累计有5000多万HIV/AIDS,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HIV的生物学特征、基因变异及分子进化,为艾滋病的预防、治疗寻找科学依据,本文拟从HIV的分子生物学角度,介绍目前人类对于艾滋病研究所达到的新分子水平,为艾滋病预防、治疗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

    作者:徐永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汽车制造业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

    目的 对某汽车制造业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类比调查和定量分级法对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预评价.结果 本项目可能存在苯及其化合物、丙酮、甲醛、硫酸、重铬酸盐、铅及其化合物、锰尘、粉尘、噪声、高温、紫外线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类比调查预测分析:除噪声作业零件加工区和打磨区为Ⅰ级(轻度危害)外,其余各类职业病危害程度分级均符合卫生标准.结论 该建设项目属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该项目就职业卫生而言是可行的.

    作者:邹观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电脑模拟人在急诊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和评价电脑模拟人在急诊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挪威Laerdal公司生产的SimMan综合模拟人和美国医学教育科技公司(METI)生产的高仿真模拟人(HPS)对我院50名住院医师进行心肺复苏、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及呼吸衰竭的诊治的模拟培训,并进行电脑评分.对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反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训前学员人工呼吸平均分数为64.52±35.46,培训后分数为89.31±24.28;胸外按压平均分数73.76±31.98,培训后分数为87.25±26.83.学员经培训后心肺复苏能力明显提高(P<0.05).认为电脑模拟人在急诊心肺复苏和危重病抢救教学中有非常大的作用占98%.结论 高仿真的电脑模拟人在急诊医学教育中可发挥巨大作用,它具有无风险、可重复性、可控性、培养团队精神等优点.要大力发展医学模拟教育,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长远;秦俭;王晶;孙长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江永县199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江永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及变化趋势.方法 对江永县199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96~2005年江永县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5种,共3 6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3.07/10万.结论 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不仅要加大对肠道和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力度,还要加强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工作.

    作者:刘皆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鼠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Skp2和p27表达研究

    目的 建立大鼠胰腺癌模型,研究大鼠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中Skp2和p27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置入大鼠胰实质内(A组)及设立曲古霉素(TSA)干预组(B组),3~5个月内处死观察胰腺癌发生情况,应用SP免疫组化法研究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中Skp2和p27表达.结果 3~5个月内A组发癌率为48.7%(18/37),B组为33.3%(12/36),A组和B组各1例纤维肉瘤外,余均为胰腺导管癌;A组肿块大径大于B组(P<0.05);非癌胰腺组织中A组导管上皮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者(52.6%)高于B组(33.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胰腺和A或B组鼠胰腺外主要脏器均无明显病变.A组和/或B组胰腺导管癌Skp2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或B组非癌胰腺组织(P<0.05);但胰腺导管癌p27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非癌胰腺组织(P<0.01);Skp2阳性和p27阴性的非胰腺组织导管上皮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C组胰腺导管上皮Skp2均阴性表达和p27均阳性表达.结论 DMBA置入胰实质内可在短期获得较高的SD鼠胰腺癌发生率,TSA能抑制胰腺癌发生和生长.Skp2和p27表达水平与SD鼠胰腺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付汐;杨竹林;苗雄鹰;范文涛;杨乐平;李清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周口市2005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周口市碘缺乏病达到消除标准5年后的防治效果. 方法 在全市抽查4所学校8~10岁学龄儿童,对其碘营养状况,居民用户碘盐食用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考核,用触诊法与B超法检查学生甲状腺肿大率.结果 碘盐合格率100%,尿碘中位数318.8 u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0.63%、B超法1.25%,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预期目的 .结论 周口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碘盐3项指标均处于较稳定水平,防治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已进入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新阶段.

    作者:郝家禄;窦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湖南省10县(市)土源性寄生虫感染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现况.方法 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结果 湖南省土源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6.36%,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30.81%、4.82%和4.65%.钩蚴培养结果表明:湖南省是以美洲钩虫为主的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混合流行区.结论 湖南省人群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仍然是土源性寄生虫的严重流行区,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防治工作的重点地区为农村,重点人群为中小学生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

    作者:李正祥;张湘君;段绩辉;唐阳;庄世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