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士起;晁斌;柯建厚;谭爱军
目的 了解张家界市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方法 对1999~2005年到张家界市中心血站或其献血车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个人资料及五项血检结果建成SPSS数据库,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采用x2分析.结果 无偿献血13 217人份,不合格900人份,五项指标检测结果不合格率依次为HBsAg3.1%、ALT1.7%、梅毒1.3%、抗-HCV0.6%、抗-HIV0.1%;血液合格率以学生、军人、及重复献血者较高,职员次之.结论 建立和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应从学生、军人及职员中招募献血者.
作者:汪小华;王小万;朱新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CPBS)中血气分析两种管理方法a稳态和PH稳态哪种更为合理.方法 2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行双瓣置换术病人随机分A、B两组,各10例.术前测定血气分析后将各项指标调至正常,转流后A组应用PH稳态管理,B组应用a稳态管理,分别于降温至27℃时、调整灌注指标20 min后,复温至31℃后抽血气分析(各组血气样本数n=30).结果 a稳态与PH稳态相比27℃时a稳态PH值低0.15±0.01,PCO2高(14±2)mmHg.31℃时a稳态PH值低0.09±0.01,PCO2高(9±1)mmHg.A组正常者(温度校正值PH为7.40,PCO2为40 mmHg左右),37℃测定值明显呼吸性酸中毒.B组正常者(37℃测定值PH为7.40,PCO2为40 mmHg左右),实际低温明显呼吸性碱中毒.两种管理方法处理血气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H稳态管理增加CO2总量,使脑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流,使脑血流与脑代谢失匹配,加重复温期间酸中毒,不利于大脑灌注的调节;a稳态管理能维持脑血流自身调节机制,避免脑组织奢侈灌注现象,维持a稳态,更有利于大脑灌注的调节.
作者:蒋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选定每隔一年的6月30日为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横断调查日.结果 2001年全院使用抗生素率为48.4%,一联、二联、三联以及四联的使用百分率分别为30.8%、16.2%、1.2%、0.17%,以一联为主;2003年全院使用抗生素率为62.9%,一联、二联、三联以及四联的使用百分率分别为64.7%、31.5%、3.56%、0.27%;2005年全院使用抗生素率为60.4%,一联、二联、三联以及四联的使用百分率分别为79.0%、19.8%、1.06%、0.结论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由2001年48.1%升高至2003年62.9%,2005年抗生素使用率为60.4%.
作者:翦辉;陈建平;曾国强;罗敏;欧阳庆;周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甲状腺良性结节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后血清T3、T4、TSH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择单侧甲状腺良性结节老年患者60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术后不服用甲状腺素片,观察术后第5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血清T3、T4、TSH的变化.结果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后血清TT3、TT4无显著变化;FT3、FT4分别在术后第5 d和1个月呈一过性降低(P<0.01),TSH则在术后第5 d至12个月均高于术前(P<0.01). 结论 老年患者甲状腺良性结节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自我调节代偿,不能代偿时需进行适当的替代治疗.
作者:汤世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不同场所女性性服务工作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及高危行为情况.方法 对不同场所124名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进行现场匿名问卷调查,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参差不齐(22.6%~92.7%);大多数人尚未认识到从事性服务工作的危险性,安全套使用率较低;A类人群与B类人群相比收入水平高、安全套的携带和使用情况较好、服务对象有所不同.结论 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艾滋病预防工作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发廊、公园和出租屋的女性性服务工作者更是宣传干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严牋;贾晓飞;戴传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高危行为与HIV感染状况,为今后制定全市AIDS控制策略、遏制AIDS在济南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被调查者一般情况、近三个月非婚性行为、非婚性伴数、安全套的使用等进行了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468例就诊者未检出HIV感染者,检出梅毒抗体阳性者104例.近3个月有婚外性行为者占61.11%,有一个以上非婚性伴者占56.20%,对非婚性伴拒答者占4.91%,近三个月发生婚外性行为安全套每次都用者占4.90%,从未用过者占36.71%.结论 提示性病门诊就诊者中存在着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婚外性伴数的多少及安全套使用率的高低,对艾滋病、性病的传播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韩秀云;马德兰;朱福林;阮师漫;杨慧;周迎;张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粉尘与尘肺关系的研究已很深入,而粉尘与接尘人员五官疾患的研究甚少.我们于2004年2月~2005年12月对江阴市不同行业32个生产厂矿的4 356例接尘工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冯鸿义;郎燕梅;刘川;薛正玉;周维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肌苷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细胞色素C(Cyt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生7日龄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肌苷治疗组和HIBD组(各组n=25).分别于HI后6 h、12 h、1 d、3 d、7 d制备标本,肌苷组于HI后即刻起给予肌苷100 mg/kg,腹腔注射,每日2次,连续7 d,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CytC mRNA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可见少许CytC阳性细胞;HIBD组在HI后6 h CytC阳性细胞增多,于HI后1 d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之后逐渐下降,HI后7 d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肌苷治疗组神经细胞CytCmRNA表达变化规律与HIBD组基本一致,各时间点与HIBD组相应时间点比较,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HI损伤后给予肌苷干预能使脑皮质区及CA1区CytC mRNA表达下调,提示肌苷可能通过抑制CytC mRNA表达从而起到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邓永红;田朗;旷寿金;黑明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近两年艾滋病、丙肝、梅毒、乙肝的感染率和感染趋势,为开展术前四项检测的重要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3 960例需手术或输血前的病人运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HIV-Ab、HCV-Ab、HBsAg、TP-Ab.结果 2005年艾滋病、丙肝、梅毒的感染率显著高于2004年(P<0.05);乙肝的感染率在2004年、2005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开展术前四项检查十分必要.
作者:吴佳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40年来南宁市猩红热流行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南宁市猩红热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南宁市1965~2004年猩红热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0年以前,南宁市猩红热曾经有过较大强度的流行,进入80年代以后,南宁市猩红热以散发为主,发病率在5/10万以下波动;城市发病高于农村;发病高峰集中在冬春季节;发病人群以0~19岁儿童为主,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但进入80年代以后南宁市猩红热发病的年龄以及职业构成较以往发生了变化,学龄前儿童及幼托儿童比例较以往增多(P<0.005). 结论 少年儿童是预防猩红热的重点保护人群.鉴于80年代后南宁市学龄前及幼托儿童猩红热发病有增多的趋势,要加强在幼托机构和学校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的民营幼托机构和学校中对该病的监测,防止出现该病的暴发.
作者:徐斌;黄夏萍;覃曲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疫苗知识,不断提高学生预防接种率.方法 采用K-A-P问卷对邵东县七所中小学612名学生进行疫苗知识调查. 结果3个年级学生有一定疫苗知识.疫苗知识测试中高一年级成绩好于初中一年级,小学五年级.疫苗知识主要来源学校、家长、电视、报刊、墙画.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疫苗知识和预防接种行为.结论 要求加强对中小学生疫苗知识教育,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宣传疫苗知识,提高全民参与预防意识,以培养中小学生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作者:唐耀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改善体外分离、培养人早孕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cytotrophoblast CTB)的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探讨CTB的一些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人工流产6~8周妊娠绒毛,机械法分离,复合酶消化,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后继续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大体形态及体外转化,HE染色观察其胞核情况,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的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CK18)、波形蛋白(vimentin Vim)和人胎盘催乳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 hPL)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周期.结果 分离培养的CTB呈不规则多角形片状,单层铺展生长.所有的细胞都表达CK18,Vim只在部分细胞表达,hPL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胞浆表达.细胞周期显示约有58%的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 成功分离培养了人早孕绒毛CTB,方法简便易行,获得的细胞形态单一、生长稳定,为进一步研究CTB在妊娠生理和妊娠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刘惠萍;王若光;李春梅;李宾玲;曾润清;秦明春;易鹏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国际医学教育界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中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同,它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本教研室在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实习课教学实践中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杨巧媛;雷毅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难治性肾病(RNS)单一强地松(PRED)用药,和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治疗及再加藻酸双酯钠(PSS)的三联用药的不同疗效、复发率和药物副反应.分析对比何种方案为优.方法 将110例RNS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为PRED口服.B组为PRED与CTX联合治疗.C组为PRED、CTX、PSS三药联合治疗.总疗程均为12个月. 结果 1.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20.7%、65.7%、91.3%.B、C组有效率高于A组40%以上,差异分别为高度显著性(P<0.01)和极显著性(0.01).C组有效率高于B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勤复发类型: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25%、71.4%、95.2%.B、C组高于A组40%以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极显著性(C、A间P<0.01)差异.C组有效率高于B组20%以上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3.对激素依赖类型,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22.2%、66.7%、92.9%.B、C组均高于A组40%以上.其中C、A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B、A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4.对耐药病例:A、B、C三组有效率为12.5%、55.6%、81.8%.C、B组均高于A组40%以上.但A、C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B、A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5.耐药病例中不同病理类型三组疗效比较中,对非微小病变型(NMCNS),A组治疗6例均无效.B、C组有效率分别为50%和80%.但C、A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B、A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6).6.A、B、C三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1%、31.4%、13%.B、C组低于A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完全缓解的RNS患儿停药一年,A、B、C三组复发率分别为50%(2/4)、20%(3/15)、11.5%(3/26). 结论 对RNS患儿,用PRED和CTX联合用药比单用PRED的疗效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再加PSS的三联用药更具有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减少副反应的优点.
作者:董淑兰;宋敬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免疫清除期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不良反应较轻,多可自行缓解;但部分患者LAM治疗中可出现反弹(Breakthough)[1],引起肝功能波动、甚至恶化,导致重型肝炎[2],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例拉米夫定治疗中反弹,致重型肝炎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龙;杨旭;许允;贺兴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多种病症的总和.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CD4+细胞数目减少,继而发生机会感染、肿瘤等.AIDS临床表现较复杂,可表现为消化、神经、呼吸及血液多个系统的症状,为加深对AIDS的认识,现报告我院1995~2005年,资料较完整的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7例AIDS患者.
作者:陈明玉;曾抗;孙乐栋;周再高;赵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孕妇及新生儿风疹抗体水平,比较风疹疫苗普种前后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变化.方法 采集孕妇和新生儿血清进行风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在普种前后随机抽查健康人群进行风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孕妇人群抗体阳性率为75.61%,新生儿母传抗体阳性率为72.73%,两者基本接近;普种后的小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比普种前有显著提高,大年龄组则降低.结论 通过风疹疫苗普种和常规免疫接种后,风疹控制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为预防CRS的发生,应加强育龄期妇女的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作者:单芙香;卢紫燕;谭洁;刘跃红;罗青山;曾华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RNA干扰技术正朝我们走来,是当今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引人注目的 技术之一.RNA干扰的作用机制逐渐被人们所阐明,并广泛的应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基因治疗等.RNA干扰技术也是人们求异思维以及多学科联合发展的结果.
作者:罗庚求;李景和;文继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部感染常见相关性疾病和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对143份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详尽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病例伴有严重基础性疾病,并过多地应用抗菌素.该资料分析显示:对143例患者的痰液细菌培养分离出151株菌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9株(32.5%),革兰阴性杆菌79株(52.3%),厌氧菌4株(2.6%),真菌19株(12.6%).结论 应加强对原有基础性疾病的积极治疗与控制,尽量减少老年肺部感染发生率.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指导临床用药,减少细菌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易冬阳;姚永中;朱胜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冲洗液加温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低温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加温冲洗液,而对照组采用室温冲洗液,于麻醉前、麻醉后15、30、60、120 min和术后分别记录肛温和寒战,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硬膜外阻滞麻醉后30 min肛温升高0.5℃,之后渐降,对照组下降速度和幅度较实验液组明显,对照组病人术终肛温较基础值低0.9℃~1.0℃(P<0.01),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寒战发生率低(P<0.05).结论 冲洗液加温可以有效降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低温的发生.
作者:秦春香;曾赛男;石丹岳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