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a稳态和PH稳态的对比研究

蒋玲

关键词:体外循环, 血气分析, a稳态, pH稳态
摘要:目的 探讨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CPBS)中血气分析两种管理方法a稳态和PH稳态哪种更为合理.方法 2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行双瓣置换术病人随机分A、B两组,各10例.术前测定血气分析后将各项指标调至正常,转流后A组应用PH稳态管理,B组应用a稳态管理,分别于降温至27℃时、调整灌注指标20 min后,复温至31℃后抽血气分析(各组血气样本数n=30).结果 a稳态与PH稳态相比27℃时a稳态PH值低0.15±0.01,PCO2高(14±2)mmHg.31℃时a稳态PH值低0.09±0.01,PCO2高(9±1)mmHg.A组正常者(温度校正值PH为7.40,PCO2为40 mmHg左右),37℃测定值明显呼吸性酸中毒.B组正常者(37℃测定值PH为7.40,PCO2为40 mmHg左右),实际低温明显呼吸性碱中毒.两种管理方法处理血气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H稳态管理增加CO2总量,使脑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流,使脑血流与脑代谢失匹配,加重复温期间酸中毒,不利于大脑灌注的调节;a稳态管理能维持脑血流自身调节机制,避免脑组织奢侈灌注现象,维持a稳态,更有利于大脑灌注的调节.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冲洗液加温对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低温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冲洗液加温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低温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加温冲洗液,而对照组采用室温冲洗液,于麻醉前、麻醉后15、30、60、120 min和术后分别记录肛温和寒战,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硬膜外阻滞麻醉后30 min肛温升高0.5℃,之后渐降,对照组下降速度和幅度较实验液组明显,对照组病人术终肛温较基础值低0.9℃~1.0℃(P<0.01),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寒战发生率低(P<0.05).结论 冲洗液加温可以有效降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低温的发生.

    作者:秦春香;曾赛男;石丹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郴州市2005年法定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漏报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医疗机构、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和对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漏报调查,了解郴州市传染病发病动态、迟报及漏报原因,推算出比较接近实际的发病水平,掌握死亡病例报告水平. 方法 按照随机的原则现场调查医疗机构和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并与2005年医疗机构传染病年报对比;对医疗机构的死亡病例与网络直报核对.结果 郴州市2005年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3.90%,95%可信区间3.19%~4.61%;居民漏报率为61.43%,95%可信区间50.02%~72.84%.医疗机构乙、丙类传染病按不同病种漏报情况估计实际发病率为222.96/10万,95%可信区间129.86~316.06/10万.医院诊断至录入报告卡在24 h内的占64.74%,报告卡录入至疾控机构审核在24 h内的占62.45%. 结论 法定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漏报、迟报主要原因是医疗机构部分医务人员报告意识不强.强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法定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报告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系统是提高报告完整性和及时性的根本措施.

    作者:欧社祥;段良松;刘惠云;刘晓峰;欧阳敦;向晓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脊液VEGF蛋白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BM)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例确诊新生儿BM患儿的12份CSF样本VEGF蛋白水平,12例排除新生儿BM患儿CSF作为对照. 结果 新生儿BM患儿CSF的VEGF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85.66±28.95 pg/ml VS142.39±24.85 pg/ml,P<0.05).CSF的VEGF蛋白水平与CSF的WBC计数和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相关性(r=0.528,r=0.43,P<0.05). 结论 新生儿CSF的VEGF蛋白水平增高有助于新生儿BM的诊断,CSF的VEGF蛋白检测有可能成为新生儿BM病情评估和治疗的实验室依据之一.

    作者:赵玲玲;邹华芳;高喜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臭氧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柯萨奇病毒等,都是引起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病原体[1].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因病毒污染水体而引起介水传染病的大流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损害.并且这些病毒对消毒剂的抵抗力强于细菌等其他病原体[2].因此,在对各种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时,如何灭活水中病毒一直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自20世纪初,氯一直作为各种水的主要消毒剂.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报道表明,饮用水经加氯消毒后虽然符合细菌学安全指标,但仍可检出肠道病毒,加大氯量消毒又可产生以氯仿为主的致癌化合物,并且其生成量与加氯剂量成正相关[3].因此,氯作为消毒剂的安全性开始受到质疑.因此选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替代消毒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4].文献报道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谱杀菌灭毒作用,英文名字叫0ZONE,是氧的同素异形体,为暗蓝色气体,在消毒学上属于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同时具有使用方便、刺激性低、作用快速、杀灭病原种类多、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作者:何建民;李晓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习题集与规划教材使用

    随着卫生部、教育部规划教材出版,相应的习题集便随着出版,成为教学的辅助教材,帮助教学.但也有其局限性,束缚学生围绕习题集学习应考试,老师出题也时有受试题影响,存在一些利与弊.试提出几点意见供参考,提高对习题集的正确认识与应用.

    作者:李闻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98起三甲综合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投诉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2004~2005年度某地区几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发生的198起医疗纠纷投诉分析,找出医疗纠纷常见的形成原因及其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医疗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及重点防范人群,以供医院管理借鉴,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纠纷的目的 .

    作者:李寿森;王小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37家冶炼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通过对永州市137家冶炼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状况重点调查,结果表明: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不健全;《职业病防治法》未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未能规范开展,职业病危害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存在极大的潜在危害.因此,要求各级政府及职业病防治机构应对这一行业加强管理,各企业主要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主动申报,主动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现场检测和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加强对工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培训.从而有效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者:李立成;毕天衡;万彦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讨论,以求其结果的不确定值.方法 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测定原理,比较全面的考虑了整个分析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其结果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其测定全过程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论 提出的方法可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张艳;高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Cr(Ⅵ)对L-02肝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六价铬(Cr(Ⅵ))对L-02肝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2、4、8、16、32、64、128、256、512μmol/LCr(Ⅵ)溶液作用于L-02肝细胞培养12 h,以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指数以及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选取细胞存活率大于70%的5个Cr(Ⅵ)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浓度Cr(Ⅵ)对肝细胞中腺苷酸(ATP,ADP,AMP)含量的影响,并分析ATP/ADP比值以及负荷能量(EC)的变化. 结果 在2~512μmol/L Cr(Ⅵ)处理浓度,Cr(Ⅵ)对L-02肝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其细胞存活指数与Cr(Ⅵ)处理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933);在4~32 μmol/L Cr(Ⅵ)浓度范围,染毒组肝细胞内腺苷酸(ATP,ADP,AMP)含量以及ATP/ADP比值随Cr(Ⅵ)染毒浓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E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r(Ⅵ)对L-02肝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存在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肖芳;钟才高;张洪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起革螨叮咬引起学生群体性皮疹的调查

    2004年9月6日,河北省承德县某中学发生一起螨虫叮咬引起154名学生群体性皮疹的事件,经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无新发病例出现,出疹学生全部治愈.

    作者:曾强;赵德明;吕静;李连郡;杜明涛;魏淑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湖南城乡高中生自我价值感现状调查与研究

    为了解新世纪城乡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本研究采用黄希庭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湖南城乡高一、高二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城市高中生总体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农村高中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2)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以及个人取向的各项特殊自我价值感差异不显著.

    作者:管志档;邓云龙;肖长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电脑模拟人在急诊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和评价电脑模拟人在急诊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挪威Laerdal公司生产的SimMan综合模拟人和美国医学教育科技公司(METI)生产的高仿真模拟人(HPS)对我院50名住院医师进行心肺复苏、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及呼吸衰竭的诊治的模拟培训,并进行电脑评分.对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反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训前学员人工呼吸平均分数为64.52±35.46,培训后分数为89.31±24.28;胸外按压平均分数73.76±31.98,培训后分数为87.25±26.83.学员经培训后心肺复苏能力明显提高(P<0.05).认为电脑模拟人在急诊心肺复苏和危重病抢救教学中有非常大的作用占98%.结论 高仿真的电脑模拟人在急诊医学教育中可发挥巨大作用,它具有无风险、可重复性、可控性、培养团队精神等优点.要大力发展医学模拟教育,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长远;秦俭;王晶;孙长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新建钢铁冶炼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探讨

    目的 通过评价了解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及控制情况,为职业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监测、统计分析、有关法规标准对照等手段,全面客观对该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做出评价. 结果 该项目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有:高温、噪声、粉尘、铅烟、一氧化碳等.除炼铁厂炉前铅烟、一氧化碳个别点超标外,其他化学性职业病危害皆未超过接触限值;除个别岗位如破碎、制粒等噪声作业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以上外,大部分作业点噪声作业分级为0级(安全作业);炼铁厂炉前高温作业为Ⅵ级,其他热源岗位为Ⅰ级.该项目有较完善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 结论 本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总体上有效,个别岗位仍有待改进.

    作者:邱士起;晁斌;柯建厚;谭爱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铬在大鼠急性肺损伤中变化及葛根素的干预作用

    目的 了解大鼠急性肺损伤(ALI)铬水平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ALI实验动物随机分为12组,其中6组为葛根素治疗组,ALI后均立即给予葛根素治疗,依照采集肺组织标本不同时间点分为:6 h组、8 h组、12 h组、16 h组和24 h组(均12 h追加一次葛根素)、36 h组(12和24 h各追加一次葛根素);用生理盐水替换葛根素为6组对照组.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检测肺组织铬含量.结果 治疗组组间、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各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或P<0.01).除治疗24 h组外,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葛根素可降低ALI大鼠肺组织铬含量.

    作者:曹慧玲;韩丽琴;董顺福;国巍;陈默然;钟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 292人高血压病及代谢异常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长丰集团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合并的代谢异常.方法 对长丰集团35岁以上员工共1 292人进行问卷调查,测血压、血糖、血脂、身高、体重.结果 在35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22.8%,其中男性为29.5%,女性为14.8%;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分别为39.8%、26.1%、8%,其中男、女性的知晓率分别为35.9%、48.9%;高血压患者中代谢异常比例显著地高于非高血压人群.结论 应对企业员工积极开展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李解贵;吴欣军;彭寒林;苏静;梁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深圳市健康人群风疹疫苗普种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孕妇及新生儿风疹抗体水平,比较风疹疫苗普种前后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变化.方法 采集孕妇和新生儿血清进行风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在普种前后随机抽查健康人群进行风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孕妇人群抗体阳性率为75.61%,新生儿母传抗体阳性率为72.73%,两者基本接近;普种后的小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比普种前有显著提高,大年龄组则降低.结论 通过风疹疫苗普种和常规免疫接种后,风疹控制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为预防CRS的发生,应加强育龄期妇女的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作者:单芙香;卢紫燕;谭洁;刘跃红;罗青山;曾华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福州市中小学霍乱健康教育课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福州市中小学开设霍乱健康教育课后,学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情况,为探索学校应急健康教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18所学校,每所学校同一年级的两个班级,采用统一试卷,分别在霍乱健康教育课前后对全班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测试.结果 霍乱健康教育课前后学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显著,利用课堂对学生开展霍乱健康教育切实可行.结论 由于有效的健康教育,学生霍乱发病率与全人口霍乱发病率差异显著.

    作者:林皞;王镜泉;方黎剑;李莉;陈爱玉;杨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 218例中年公安干警心电图分析

    目的 通过3 218例健康检查的中年公安干警的心电图分析,评估心血管疾病在中年公安干警中的患病率和发病趋势.方法 3 218例中年公安干警心电图作为观察组,3 100例普通体检人群心电图作为对照组. 结果 两组心电图异常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公安干警组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左心室肥厚,心律失常.对照组主要表现为心率改变和继发性ST段下移.结论 中年公安干警心血管疾病发病趋势增强.

    作者:张霁;贺亚玲;汪海英;张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阴道镜筛查宫颈病变3 130例临床分析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同时又是目前惟一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能早期治愈的妇科癌肿.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渐变到突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存在多年,所以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站2003年12月~2005年11月3 130例,采用阴道镜检查直接观察宫颈表面的病变,镜下定点活检,病理检查为后诊断,以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金玲利;王爱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张家界市无偿献血五项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张家界市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方法 对1999~2005年到张家界市中心血站或其献血车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个人资料及五项血检结果建成SPSS数据库,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采用x2分析.结果 无偿献血13 217人份,不合格900人份,五项指标检测结果不合格率依次为HBsAg3.1%、ALT1.7%、梅毒1.3%、抗-HCV0.6%、抗-HIV0.1%;血液合格率以学生、军人、及重复献血者较高,职员次之.结论 建立和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应从学生、军人及职员中招募献血者.

    作者:汪小华;王小万;朱新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