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阴市工矿企业4 356例接尘作业人员五官疾患调查

冯鸿义;郎燕梅;刘川;薛正玉;周维新

关键词:江阴市, 工矿企业, 作业人员, 五官疾患, 接尘工人, 粉尘, 行业, 生产, 调查, 尘肺, 厂矿
摘要:粉尘与尘肺关系的研究已很深入,而粉尘与接尘人员五官疾患的研究甚少.我们于2004年2月~2005年12月对江阴市不同行业32个生产厂矿的4 356例接尘工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如下.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南宁市1965~2004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40年来南宁市猩红热流行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南宁市猩红热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南宁市1965~2004年猩红热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0年以前,南宁市猩红热曾经有过较大强度的流行,进入80年代以后,南宁市猩红热以散发为主,发病率在5/10万以下波动;城市发病高于农村;发病高峰集中在冬春季节;发病人群以0~19岁儿童为主,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但进入80年代以后南宁市猩红热发病的年龄以及职业构成较以往发生了变化,学龄前儿童及幼托儿童比例较以往增多(P<0.005). 结论 少年儿童是预防猩红热的重点保护人群.鉴于80年代后南宁市学龄前及幼托儿童猩红热发病有增多的趋势,要加强在幼托机构和学校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的民营幼托机构和学校中对该病的监测,防止出现该病的暴发.

    作者:徐斌;黄夏萍;覃曲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禽流感疫情期间的饮食卫生保障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期间,部队大型会议频繁,其保障层次高,饮食来源复杂,如何保证其间的食品卫生安全,实践中有几点具体做法:1.会议活动前的准备根据会议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分析和禽流感或相关的危险因素,控制其关键点.①随时掌握疫情动态.②严格排查可能与禽流感密切接触者.③提前对相关环境实施监测,重点加强水和粪便的管理,适时对水源进行监测与消毒.④监督检查工作条件,完备各种与饮食有关的运输、储存、冷藏、清洗,消毒等卫生设施.2.会议活动中的饮食卫生保障.①从严把握制定食谱的卫生原则.②严格食品采购的卫生管理.③全方位对食品加工严密监督.④建立规范化的餐具洗、消程序.

    作者:杨亚丽;李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及致泻菌药敏结果分析

    感染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病.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对我院收治感染性腹泻患儿1 807例进行了病原学及致泻菌的药敏试验,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华;傅晓凤;李黑大;刘和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周口市2005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周口市碘缺乏病达到消除标准5年后的防治效果. 方法 在全市抽查4所学校8~10岁学龄儿童,对其碘营养状况,居民用户碘盐食用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考核,用触诊法与B超法检查学生甲状腺肿大率.结果 碘盐合格率100%,尿碘中位数318.8 u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0.63%、B超法1.25%,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预期目的 .结论 周口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碘盐3项指标均处于较稳定水平,防治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已进入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新阶段.

    作者:郝家禄;窦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起革螨叮咬引起学生群体性皮疹的调查

    2004年9月6日,河北省承德县某中学发生一起螨虫叮咬引起154名学生群体性皮疹的事件,经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无新发病例出现,出疹学生全部治愈.

    作者:曾强;赵德明;吕静;李连郡;杜明涛;魏淑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台州市1996~2004年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情况分析

    台州是苯职业危害严重的地区,涉苯企业4 000余家,其中制鞋企业2 482家,工艺品企业567家.1996~2004年全市共发生慢性职业中毒214例,其中苯中毒149例.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苯职业病危害,掌握慢性苯中毒发病特点,制定防制措施.现对1996~2004年台州市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王金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校2005级学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

    乙型肝炎是危害我国人群身体健康的高发病及多发病之一,尤其对集体性居住的青年学生有着更大的威胁.根据1995年卫生部肝炎领导小组对全国的抽样调查,全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9.75%(约1.2亿人)[1].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为了解我校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情况,做好我校预防、卫生保健工作,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每年均对入学新生进行HBsAg及ALT检测.现将2005年入学新生的检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芝茵;朱香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认证、认可与新检测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我国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工作的深入、完善,使得我国各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不论是认证还是认可,其强调的核心是质量管理能力,终的目的是保证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而检测过程中的方法依据、仪器设备的校准、标准物质及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均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极为关键的因素.

    作者:赖天兵;丘丰;刘晓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生儿液体渗漏后预防皮肤损害的临床观察

    将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共169例新生儿液体渗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发现液体渗漏后停止输液30 min后拔管;对照组发现液体渗漏后立即拔管.结果 显示实验组皮肤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发现液体渗漏停止输液30 min后再拔管,可减少皮肤损害.

    作者:何利;安如俊;龙燕琼;屈淑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府逐瘀汤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活化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脑出血模型大鼠颅内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Ⅶ胶原酶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活化Caspase-3的表达.结果 Ⅶ胶原酶造模后模型组血肿周围于6h出现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1 d阳性细胞计数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与假手术组差异明显(P<0.01).血府逐瘀汤治疗组组与模型组比较:6h计数无明显差异,1 d,3 d,5 d三个时间点,给药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细胞着色变浅.(P<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下调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活化Caspase-3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其疗效机理之一.

    作者:林源;梁清华;包太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汽车制造业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

    目的 对某汽车制造业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类比调查和定量分级法对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预评价.结果 本项目可能存在苯及其化合物、丙酮、甲醛、硫酸、重铬酸盐、铅及其化合物、锰尘、粉尘、噪声、高温、紫外线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类比调查预测分析:除噪声作业零件加工区和打磨区为Ⅰ级(轻度危害)外,其余各类职业病危害程度分级均符合卫生标准.结论 该建设项目属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该项目就职业卫生而言是可行的.

    作者:邹观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

    目的 为了解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 对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了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品,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 从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和海产品中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加强对餐饮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和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引导居民吃热熟食品,以便减少或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慧;尚道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农村食物中毒发生原因及控制的行政干预探讨

    本文根据近年来农村食物中毒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采取行政干预手段进行探讨,从而达到控制农村食物中毒发生的目的 .

    作者:蔡万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内科学教学体会

    内科教研室针对近年来教学规模扩大所作工作的相应调整,目的 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贾燕;唐晓鸿;王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002~2005年广西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初步确定易受污染的食品,为防范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广西南宁等6个城市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点,定期随机采集6类农贸市场的食品,检验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统一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进行.结果 2002~2005年共监测6类食品1 872份,检出沙门氏菌128株,检出率为6.84%,分属6个群、19个血清型.结论 在广西食品中不同程度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以生畜禽肉污染严重.应加强畜、禽类屠宰、运输、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和监测,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蒋震羚;吕素玲;唐振柱;李秀桂;王红;车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PBL教学法在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国际医学教育界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中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同,它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本教研室在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实习课教学实践中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杨巧媛;雷毅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心肌肌钙蛋白I的测定及临床应用进展

    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在临床上已应用了多年.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心肌Ct-Ni为心肌损伤特异、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由于其高度的心肌特异性,对于心肌损伤的高度敏感性及较长的窗口期,cTnI已取代CK-MB,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本文就cTnI的测定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素华;张兆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对上海市凌云社区的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和干预措施,以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对象的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自我效能水平在干预后评估均比干预前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此次干预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对自我效能的考核可作进一步完善.

    作者:段蕴钢;邬暑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42例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调查

    目的 了解我院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2年8月~2004年12月间4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例肝移植患者中有24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7.14%.好发部位为肺部、血液及腹腔、胆道,其中75.44%发生在术后的前两周内.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术后的前两周是感染的高危时段.易感因素患者基础病所致的免疫功能缺损、各种侵入性操作及大量免疫抑制剂和广谱药物的使用.

    作者:瞿伟军;黄桃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张家界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为求询者提供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心理支持及生活关怀等必要的知识信息. 方法 根据热线电话咨询和面对面咨询的特点分别建立SPSS数据文件,对自愿者免费检测HIV抗体,结果 阳性标本送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 结果 一年内接受856人电话咨询,其中31人接受了HIV检测,检测率3.6%;面对面咨询81人,有80人接受HIV检测,检测率98.8%.对80名自愿者免费检测HIV抗体,确认HIV感染者5人,感染率6.25%.结论 推广VCT项目,有利于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VCT工作的保密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能有效地促使有高危行为的求询者的行为改变,有利于减少HIV的传播扩散.

    作者:孙忠贤;胡平成;王卫平;孙先国;罗永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