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龙智钢
目的 观察荣宝施药后1~210 d的杀螺效果.方法 用荣宝粉剂喷洒和喷粉法杀灭现场的钉螺,观察施药后1、3、7、15、38、150、180 d和210 d的钉螺死亡率.结果 荣宝喷粉组30 g/m2和50 g/m2灭螺后1~210 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均高于荣宝喷洒组和氯硝柳胺(除施药后3 d氯硝柳胺组钉螺校正死亡率86.3%)对照组.荣宝(30 g/m2).喷洒组3 d和7 d钉螺死亡率低于氯硝柳胺对照组(χ2=49.18,P<0.001);但施药后15~210 d的活螺密度下降率(82.93%~93.00%)均高于氯硝柳胺对照组.结论 荣宝近期和远期的灭螺效果较好.
作者:吕功良;魏望远;李广平;夏蒙;阳桂芬;赵正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铅中毒对红细胞膜的免疫黏附功能的改变及对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1实验室检测,血铅的检测,采用末梢血纸片法.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测定红细胞受体花环率.2统计学方法,将21例铅中毒患儿与30例健康儿对照,分别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微量元素,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铅中毒组RBC-C3b受体下降,与健康组有差异(P<0.05),血铁、钙、锌均较健康组有不同程度减少(P<0.01).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铅中毒儿童红细胞膜功能下降,血液中钙与铁、锌、铜等微量元素水平减低,可能与患儿的微量元素吸收与利用下降有关.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不同营养水平学生视力状况,探讨营养状况对视力的影响,为防治学生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延平区37 811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分析比较不同营养水平学生视力低下率.结果 在延平区中小学生中,视力低下率以肥胖学生为高,超重学生次之,营养正常和营养不良学生相对较低且相近.肥胖、超重学生均显著高于营养正常学生视力低下率及平均视力低下率,营养不良与营养正常学生视力低下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营养过剩学生发生视力低下的机率较高,营养过剩是发生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作者:黄永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怀化市无脊灰证实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对怀化市70例AFP病例监测个案调查表、随访表,各年主动监测旬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现无脊灰目标后,怀化市连续5年AFP病例监测主要评价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5年报告AFP病例70例,0~4岁儿童占70.00%,未进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免疫和未全程免疫儿童占21.43%;首次就诊在县级医疗机构多(44.29%),报告较低(59.06%).结论 5年中出现无病例报告的县21县次,初次就诊报告率低,提示须加强监测系统的管理,加大对县、乡、村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OPV免疫接种率.
作者:郑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了解目前市场上几种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接种对象的适应性.方法 选择狂犬病暴露后就诊对象351人,随机接种四种不同的狂犬疫苗,然后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接种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一般反应发生率为26.78%,其中局部反应发生率为26.78%,全身反应发生率为18.09%,接种反应无年龄、性别差异,但多发生在接种第3、4针.结论 狂犬病暴露后均应尽快注射狂犬疫苗,同时可以采取措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史建伟;彭芝英;汤卫平;吕春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松岗街道10年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近10年来诊断的职业病资料、危害因素构成以及日常的监测与健康检查结果.结果 本地区发生职业病52例,粉尘引起的矽肺在2000-2002年是本地区的主要职业病病种,三氯乙烯、正己烷等有机溶剂引起的职业中毒增长速度快,是近三年本地区的主要职业病病种,噪声危害也不容忽视.结论 有机溶剂、粉尘是本地区危害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加强综合管理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诸笔科;陈金茹;谌阿景;唐国成;朱志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基础上,由于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以及感染引起的.在治疗上多年来一直以抗感染及手术截肢为主.本院采用德莫林外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本病3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杀微生物剂的应用是预防艾滋病毒性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阐明了艾滋病毒的性传播机制和杀微生物剂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综述了杀微生物剂的类型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姜海鸥;李亚兰;黄雪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脂肪肝的部分易患因素及与其并存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765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经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B超、血脂、血糖、血尿酸检查后,进行性别、年龄、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比较.结果 男性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女性(χ2=52.45,P<0.01),中年人组与老年人组脂肪肝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04,P>0.05).脂肪肝组并存某些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极显著增高(P<0.01).结论 脂肪肝易发生于特定年龄、特定人群.脂肪肝与某些疾病密切相关.
作者:林亦可;林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了解长沙市开福区餐饮店卫生状况,为加强卫生监管提供依据,我们于2005年3月组织开展了全区餐饮卫生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工作情况,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质量,不断完善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系统.方法 对威海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登记使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进行随机抽查.结果 法定传染病总体漏报率控制在7%以下;传染病的诊断符合、传染病报告及卡片填写等情况市级医疗机构好,民营医疗机构差.门诊日志登记使用情况,市级医疗机构使用率高,而登记完整率较低.结论 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管理质量,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将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作者:张秋玲;林向利;邵正波;杨正辉;吕涛;周春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长期免疫效果,探讨乙肝血源疫苗免疫持久性.方法 出生队列定群研究结合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象为1987-1989年出生并接种乙肝血源疫苗的人群,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结果与前期数据比较分析.结果 (1)1987-1989队列的免疫人群在免疫7年、14年、18年后的疫苗保护效果分别为89.7%,94.8%和87.8%,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保护性抗体水平分别为57.37%,32.80%,36.67%,免后14、18年的抗体保持在一致水平;(2)乙肝血源疫苗接种16~18年后,平均HBsAg阳性率为1.99%;保护性抗体水平为36.67%,总表面抗体阳性率为62.91%.结论 新生儿普种乙肝血源疫苗可有效预防HBV感染,疫苗免疫18年后保护效果稳定,不必进行人群加强免疫.
作者:沈立萍;杨进业;李艳萍;莫兆军;方孔雄;韦少超;李荣成;董邕辉;张勇;毕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管理是疟疾预防控制和巩固防治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1].粤、桂、琼根据区域内人口流动带来的疟疾问题[2~6],建立了省际间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机制,施行三省(区)流动人口疟疾联合监测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
作者:李锦辉;林康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是通过动物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待评物质的毒性及潜在的危害,决定其能否进入市场或阐明安全使用条件,以达到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作用,保护人民健康的目的[1].
作者:胡怡秀;刘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对人类博卡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系统进化以及突变规律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如BLAST、CLUSTALW等程序对已经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中的人类博卡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人类博卡病毒基因组短小、结构简单;与其它博卡病毒基因组同源性高,尤其是犬细小病毒;目前GenBank中的5株人类博卡病毒根据进化关系分析可分为两群(CRD2、st2、CZ643和st1组成一群,WLL-1单独成群);统计突变发现人类博卡病毒NS1基因突变频率小,VP1/2基因突变频率高.结论 人类博卡病毒很可能是动物博卡病毒传染给人后的变种;稳定的NS1基因很可能成为开发疫苗和防治药物的重要靶点.
作者:罗迪贤;刘巧突;林应标;戴国知;夏承来;何志雄;张治明;许灿新;廖端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产生原因,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方法 对湖南省几所高校在校学生,发放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部分异常者进行访视与咨询.结果 大学生有自卑心理者为22.07%(1 876/8 499),男生19.69%(997/5 064),女生25.59(879/3 435);大一学生21.14%(1 392/6 586),大二学生23.70%(247/1 042),大三学生26.29%(198/753),大四学生33.05%(39/118).结论 大学生自卑心理较严重,且随年级增高而有增加趋势,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自信心理辅导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在大学低年级进行,高年级亦不容忽视,特别是毕业生更应重视.
作者:吴霞;赵晋湘;邓庆华;杨学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发展很快,但对于容量分析而言,由于仪器的缺乏,不能迅速地进入到微型化操作,采用吸量管和一些高分子材料组合成仪器代替滴定管,能达到容量分析实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较好地实现了容分析的微型化实验教学.
作者:季怀萍;李菁;涂立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的肝病患者,评价甲胎蛋白对肝癌诊断以及肝炎病情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29例AFP升高大于500 ng/ml的肝病患者,进行病种、病情、转归等分析.结果 (1)肝病患者中AFP明显升高但非原发性肝癌者在临床中较常见(88/229,38.43%);(2)肝硬化患者如果AFP明显升高,原发性肝癌可能性较大(134/177,75.71%),慢性或其他肝炎患者AFP明显升高者肝癌可能性较小(7/52,13.46%);(3)AFP明显升高乙型重型肝炎比其他预后好,好转治愈率50%比27:78%;(4)AFP明显升高患者联合GGT、ALP分析,有利于肝癌的诊断.结论 肝病患者AFP升高不一定是肝癌,联合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对诊断及病情预后有辅助作用.
作者:游绍莉;辛绍杰;皇甫玉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鱼胆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例鱼胆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对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胸片及双肾B超进行研究.结果 全部患者均出现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血红蛋白、肝、肾功等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 鱼胆中毒可至多脏器功能损害,受损以肾、肝、心及胃肠道为重,血液透析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新;蒋云生;郑云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探讨以红景天、刺五加为主要成份的TPSH保健品的抗疲劳作用.方法 将雄性KM小鼠按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和0.12、0.24、0.72 g/kg·bw 3个给药剂量组.在灌胃给予受试物30 d后测定各组小鼠负重游泳的持续时间、血清尿素水平、肝糖原含量及血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0.72 g/kgg·bw剂量能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水平和血乳酸曲线下面积(P<0.05),肝糖原储备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TPSH保健品具有抗疲劳作用.
作者:贺立勍;胡怡秀;周月婵;易传祝;张莹莹;钟才高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