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异性免疫牛奶对HBV和HCV的预防感染作用研究

尹文;雷迎峰;杨敬;吕欣;薛小平;李毅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预防, 免疫牛奶
摘要:目的观察正常人饮用免疫牛奶预防HBV和HCV感染的作用,同时观察正常人饮用免疫牛奶预防其他病原体感染的作用.方法选用符合条件的人员共164人,不分男女、年龄,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食用免疫牛奶和普通牛奶3个月,检测饮用牛奶前后实验人群的血清HBsAg和抗HCV,记录有无感冒及感冒次数等.结果免疫牛奶组与普通牛奶组相比,有预防HBV感染的作用,但对预防HCV感染无作用;该免疫牛奶对预防流感病毒感染也有一定作用.结论该免疫牛奶可以提高人体抗HBV和感冒病毒的能力.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珠海市4~5岁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珠海市4~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干预措施.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调查表>,对1 022名4~5岁儿童进行研究.结果4~5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79%,男、女儿童检出率分别为22.29%、15.09%,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差、父亲经常责备打骂孩子、儿童经常患病是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4~5岁儿童行为问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与父母教育的关系为密切.

    作者:张红忠;梅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998年洪灾对湖北省传染病流行的影响

    目的探讨1998年洪灾对湖北省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及相关的因素.方法对湖北省洪灾前后的传染病疫情及部分灾区流行的疾病个案进行了分析. 结果1998年与1997年、1993~1997年的平均水平相比,甲、乙类传染病的总发生率分别下降了4.21%和22.95%.1999年与1997年、199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0.97%和17.50%.受灾县与非受灾县、全省和全国相比,灾期消化道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上升较明显;灾后第二年,除了消化道传染病外,呼吸道传染病的上升也较显著.结论1998年洪涝灾害后,部分受灾县传染病的发病率虽有上升;但与1991和1996年比,传染病的总发生率反而下降.

    作者:曾光;陈伟;张险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 879例血清标本常见6种病毒联合检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人群对EBV、COXV、ADV、RSV、CMV及HSV-Ⅰ 6种常见病毒的IgM抗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期间2 879例湘雅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进行了6种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联合检测. 结果EBV、COXV、ADV、RSV、CMV、HSV-Ⅰ的阳性率分别为8.58%、5.70%、1.63%、2.92%、5.73%、4.10%,其中EBV明显比其它病毒感染阳性率高(P<0.05).每年夏秋COXV、CMV与HSV-Ⅰ相对该病毒其它季节感染率明显高(P<0.05),EBV感染无明显季节差异(P>0.05),秋冬季RSV感染率、秋季ADV感染率也比该病毒其它季节明显增高(P<0.05).EBV在青少年儿童中感染率和COXV在青春期及成年人感染率均比该病毒其它年龄组高(P<0.05),而ADV、RSV、CMV及HSV-Ⅰ在各年龄段中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长沙地区人群对这6种病毒的感染程度存在季节和年龄差异.应该根据不同季节、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作者:龚志军;陈学东;周辉;李旭贞;刘文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某部特种作业部队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特种作业人员的患病情况.方法选择某部特种作业人员和非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调查,利用X2分析的方法进行半年患病情况比较,并按照ICD-9分类方法统计特种作业人员所患疾病情况.结果特种作业人员半年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所患疾病和自觉症状中有些可能与工作环境和防护不当有关. 结论应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和健康保护工作.

    作者:郝永建;高淑萍;刘全斌;王卓;郭宝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交警人员脂肪肝与血脂、血糖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交警人员脂肪肝与血脂、血糖的相互关系.方法将脂肪肝、血脂、血糖增高的检出率用卡方检验和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血脂及血糖增高检出率分别为38.54%、55.24%、9.39%;TG、HDL-C浓度分布与相应脂肪肝检出率之间存在直线正和负相关(r=0.7587,-0.8140,P<0.05);血糖浓度分布与相应脂肪肝检出率亦存在正相关(r=0.9391,P<0.05);不同程度脂肪肝的高血脂和高血糖检出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X2=188.85,77.25,P<0.001),其相关密切程度分别为P=0.012,0.009.结论控制血脂尤其是TG增高、HDL-C的降低和血糖增高、是防止脂肪肝发生的重要措施.高血脂、脂肪肝发生年龄均有提前趋势,发现有血脂、血糖增高或肥胖者应定期做肝B超检查.

    作者:罗建;李军;王利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怀化市某区不同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怀化市某区不同人群有关艾滋病的知识知晓及知识来源情况.方法抽取怀化市某区18岁以上不同人群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怀化市某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差异.人们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均为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 结论怀化市某区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传播策略.

    作者:徐小生;凌建军;赵赟;周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90张痰涂片检查质量结果分析

    痰涂片检查是肺结核病人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化疗方案和疗效考核的主要方法或手段.做好痰涂片检查,加强质量控制是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对在2004年4月督导时现场复核的90张痰涂片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了解云南省部分县的痰涂片检查质量.

    作者:张泽尧;贾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湖南省农村改厕对控制肠道传染病和蠕虫感染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湖南省农村改厕对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感染效果.方法按不同地理方位及不同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类型分别选择6个县作为观察点,采用检测粪大肠菌值、寄生虫虫卵沉降率、人群问卷和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改厕村和未改厕村的肠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寄生虫感染、蔬菜虫卵残留检测及卫生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双瓮、三格和沼气式三种类型处理设施处理的粪液,其粪大肠菌值达标率分别为95.0%、93.5%和91.7%,寄生虫卵沉降率分别为90.0%、90.3%和87.5%,改厕村的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比未改厕村低67.0%,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低58.3%,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低56.3%.改厕组与对照组的蔬菜样品中,蠕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1.31%和20.51%.改厕村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农民对粪便与疾病、改厕与防病等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等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明显高于未改厕村.结论改厕后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对肠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和寄生虫感染均有不同程度的防病效果.农村改厕对农民的卫生知识、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有重大影响,并产生明显效果.

    作者:杨云;李爱斌;文正葵;聂红专;谭开庭;章世清;周诗云;姚正才;鄢有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SARS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含量的变化及结果分析

    目的测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与补体C3、C4含量的变化,探讨SARS病毒感染和机体体液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42例SARS患者血清中IgA、IgG、IgM与补体C3、C4含量.结果SARS患者血清中IgA、IgG及C3较正常对照组及无感染组均明显降低,其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恢复期IgA、IgM、C3含量增高,其他指标降低,IgA指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感染SARS病毒后机体免疫力低下,SARS发病后可能导致体液免疫抑制;两者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病毒感染如何抑制免疫功能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凤平;单万水;谷任峰;林东红;单金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与控制职业病危害效果的影响因素

    为了控制日趋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是一种重要措施.此文分别从制定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目的意义、重要保障和影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控制职业病危害效果的因素等对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研究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作深入研究.

    作者:杭一平;熊敏如;陈小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膜腔外插管注药配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羊膜腔外插管注射利凡诺配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终止10~16周妊娠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孕10~16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女性,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终孕的为对照组;加用羊膜腔外插管注利凡诺终孕的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临床研究证明羊膜腔外插管注利凡诺配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成功率高,且安全、方便、经济.

    作者:彭新年;殷孟群;杨秀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素质教育在七年制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外科手术学教学对医学生临床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要提高和稳定手术学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课前规范化培训,强化技术操作的正规化、标准化训练;重视素质培养,把手术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地配合;紧密贯彻教学要求.素质教育应加强医德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科学态度以及外科专业素质.只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更强临床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作者:刘文亮;吴洪涛;陈游;段伦喜;陈飞;易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抗结核治疗中57例类赫氏反应观察和分析

    目的通过对抗结核治疗中57例类赫氏反应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进行探讨,提高对类赫氏反应的认识.方法观察1990~2002年7 207例肺结核患者中57例发生类赫氏反应病例.结果类赫氏反应发生率0.79%,平均年龄32±0.2岁,多于抗结核治疗1~3月内发生,呈病灶暂时性或一过性恶化表现.结论类赫氏反应多发于初治年青患者,发生率低.其转归是良性的,只需坚持原方案治疗并对症处理则很快消失,无须更改治疗方案.

    作者:樊晖;杜雨华;李雁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花旗参胶囊对雄性小鼠耐力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花旗参胶囊对健康小鼠耐受力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3个剂量组:135、270、540 mg/kg.bw,经口给予小鼠连续灌胃30 d后分别进行小鼠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氮测定、肝糖原测定及血乳酸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1),使小鼠运动时产生的血清尿素氮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使小鼠肝糖原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高、中剂量组使小鼠在运动后血乳酸的升高值明显下降(P<0.05),在安静20 min后血乳酸的消除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花旗参胶囊有明显增强运动耐力和解除疲劳的作用.

    作者:陈冠敏;黄宗锈;郑丽红;杨丽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泰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泰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方法将发病资料按不同月份和年度分类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由1995年的35.5/10万上升至2003的79.38/10万;其中甲型肝炎由1995年的9.6/10万下降至2003年的3.55/10万;乙型肝炎由1995年的21.19/10万上升至2003年91.03/10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月及3~8月份为病毒性肝炎的多发季节.结论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乙型肝炎病例是病毒肝炎的主要构成.

    作者:徐燕;邵峰;吕志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营口市2004年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调查

    为了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全面了解营口市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防止餐饮具消毒不合格引起疾病的传播.2004年对全市839家餐饮单位餐具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

    作者:苑家富;张媚颖;林春梅;吴稚平;金丽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深圳市人群中双酚A含量的血清学调查

    目的了解双酚A在深圳市人群血清中污染现况,为双酚A与人类生殖健康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性体检的健康人的血清,100份为双酚A的职业性密切接触者,100份为无任何双酚A职业接触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双酚A的职业密切接触者100%检出,双酚A含量均大于27.16 ug/L大值为41.61 ug/L;非职业接触者51%检出,检出小值为0.58 ug/L,大值为13.54 ug/L.结论职业密切接触者与非职业接触者血清中双酚A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职业密切接触者血清中双酚A检出率高于非职业接触者.

    作者:汪莉;何继宝;李风华;刘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一起三唑磷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2004年7月27日,湘潭市发生一起食用空心菜引起3人严重中毒事件,经医院抢救后治愈.中毒菜样中检出三唑磷,证实这是一起由三唑磷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罗华;肖学成;李新华;江日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 方法对104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孕妇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率76.8%.选择择期剖宫产为52例.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试产.

    作者:吴翠云;薛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衡阳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改良碘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01株淋球菌共检出PPNG 32株(31.7%)、TRNG 20株(19.8%),对四环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及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4.1%、91.1%、89.1%和2.0%,未发现耐头孢曲松钠的菌株.淋球菌交叉耐药情况较为严重,79.2%菌株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呈现交叉耐药,84.2%菌株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呈现交叉耐药.结论头孢曲松钠和大观霉素仍可作为衡阳地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大观霉素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作者:杨胜辉;吴移谋;余敏君;胡四海;谭立志;赵飞骏;黄澍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