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平;梁小冬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变程度与眼底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9月~2003年12月来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妊高征120例进行血压、尿蛋白、体肢水肿和眼底检查,检查结果分为正常者和眼底改变者,将眼底改变者又分为三期.结果血压越高,蛋白尿和水肿程度越严重,眼底改变的发生率及程度也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值分别<0.001,<0.01和<0.05).结论孕妇的眼底改变亦可诊断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其眼底改变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判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是否终止妊娠的重要指标.
作者:杜国芝;姚宝珠;周积满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引起不孕的主要因素及宫腹腔镜联合镜检在诊治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对诊断为不孕症的377例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镜检及相应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不孕患者190例,主要病因是盆腔黏连93例(48.95%),宫内膜息肉47例(24.74%),输卵管阻塞伴或不伴输卵管积水46例(24.21%);继发性不孕患者187例,主要病因是盆腔黏连154例(82.35%),输卵管阻塞伴或不伴输卵管积水85例(45.45%),多囊卵巢综合征19例(10.16%).宫腹腔镜联合镜检与单纯宫、腹腔镜诊疗不孕症相比,诊断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镜检,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为盆腔黏连、宫内膜息肉和输卵管阻塞伴或不伴输卵管积水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腹腔镜联合镜检实现了两种微创手术的优势互补,漏检率低,诊疗同步.
作者:宋美玉;周昌菊;马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珠海市4~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干预措施.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调查表>,对1 022名4~5岁儿童进行研究.结果4~5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79%,男、女儿童检出率分别为22.29%、15.09%,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差、父亲经常责备打骂孩子、儿童经常患病是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4~5岁儿童行为问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与父母教育的关系为密切.
作者:张红忠;梅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观察,总结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特点,进一步降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526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特点.结果526例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以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者为多,且合并2种以上心血管并发症者为多,晚期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难以纠正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宣传教育,重视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及早防治高血压及高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对进一步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爱荣;刘荣奎;王玉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输血对肾移植受者术前IL-2、IL-12、IL-6、IL-10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术前接受输血的肾移植受者分为去白细胞组和对照组,用一次性过滤器在输血前制备去白细胞血,两组观测病例分别为22例、18例.采用固相夹心ELISA法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前24 h内IL-2、IL-12、IL-6、IL-10的水平.结果肾移植受者去白细胞组IL-2、IL-12水平较对照组有所上升,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去白细胞组IL-6、IL-10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IL-2/IL-6、IL-12/IL-10的比值在二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与未去白细胞输血比较,去白细胞输血对肾移植受者IL-2、IL-12、IL-6、IL-10的水平变化无影响,白细胞去除对输血所致的Th1/Th2失衡可能没有影响.提示白细胞去除不会下调输血对肾移植的有利效应.
作者:刘竞;文锋;蒋铁斌;陈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乌体林斯联合阿昔洛韦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GH)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90例复发性GH患者随机分为乌体林斯组(54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免疫功能,并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乌体林斯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CD3、CD4及CD4/CD8比值升高,CD8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随访到3个月时乌体林斯组复发8例(14.8%),对照组复发13例(3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到6个月时乌体林斯组复发12例(22.2%),对照组复发28例(77.7%),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乌体林斯对复发性GH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并能降低GH的复发率.
作者:粟振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抗结核治疗中57例类赫氏反应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进行探讨,提高对类赫氏反应的认识.方法观察1990~2002年7 207例肺结核患者中57例发生类赫氏反应病例.结果类赫氏反应发生率0.79%,平均年龄32±0.2岁,多于抗结核治疗1~3月内发生,呈病灶暂时性或一过性恶化表现.结论类赫氏反应多发于初治年青患者,发生率低.其转归是良性的,只需坚持原方案治疗并对症处理则很快消失,无须更改治疗方案.
作者:樊晖;杜雨华;李雁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洛阳市居民死亡水平和死亡谱变动情况.方法采用ICD-9死因分类法进行微机统计处理.结果:1987~2000年居民死亡率稳定在5‰左右,死因构成以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居前六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X2 2000=148.5820,P<0.01);各年龄段死因不同. 结论慢性病防治是今后疾病控制的重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是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主要任务.
作者:宋现;张武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 方法对104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孕妇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率76.8%.选择择期剖宫产为52例.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试产.
作者:吴翠云;薛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4年7月27日,湘潭市发生一起食用空心菜引起3人严重中毒事件,经医院抢救后治愈.中毒菜样中检出三唑磷,证实这是一起由三唑磷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罗华;肖学成;李新华;江日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48例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4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气管内插管.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麻醉维持:静滴咪唑安定3 mg,持续吸入0.6%异氟醚,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瑞组以瑞芬太尼0.10~0.20 μg/(kg.min),异丙酚20~80 μg/(kg.min)泵入;芬组以芬太尼0.05~0.10μg/(kg.min),异丙酚20~80μg/(kg.min)泵入.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及24 h内不良反应.结果①瑞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芬组平稳,术毕收缩压较术前明显升高;②瑞组术中异丙酚用量较芬组少,术后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较芬组短;③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均无术中知晓.结论在老年患者麻醉维持中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优越、安全和经济.
作者:廖琴;陈道瑾;王明安;欧阳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从0~1岁婴儿痰标本中分离出的92株葡萄球菌的菌群分布及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 方法将痰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和麦康凯培养基,针对致病菌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专用药敏板、纸片做药敏试验,用WHONET5.2进行数据统计.结果0~1岁婴儿共分离出92株葡萄球菌,致病葡萄球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3%,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占37%.药敏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米诺环素、呋喃坦啶总的敏感率分别为100%,95.7%,98.9%.结论葡萄球菌是我院引起婴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但耐药情况并不严重,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和避免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出现尤为关键.
作者:蔡桂丰;潘广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脐带缠绕177例进行分析:①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缠绕的关系;②比较脐带缠绕对围生儿影响;③比较脐带缠绕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脐带过短仅一例发生脐带缠绕,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周数多于脐带正常长度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脐带过长易发生脐带缠绕,脐带缠绕的周数越多且脐带血运受阻,则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越高,手术产率越高.
作者:李素贞;周昌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和评价中小学女学生青春期发育,月经初潮与营养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自制调查卡片,由被调查学校的领导、班主任、校医发给有代表性的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的女学生,按表卡的各项内容和要求进行填写,并对月经初潮262名的中学生家长分组进行月平均生活费的调查.结果调查中小学女学生1 807人,月经初潮672人,初潮率为37.19%.家庭人平均月生活费100元以下和200元以上调查分别为103人和159人,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分别为14.04和13.71岁,有显著性差异T值=11.11,P<0.01.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比较分别为13.26和14.3岁,T值=37.27,P<0.01.结论中小学女学生月经初潮发生率的年龄分布与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也存在一定差距,营养状况与青春期发育有着密切的影响.
作者:李美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湖南省农村改厕对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感染效果.方法按不同地理方位及不同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类型分别选择6个县作为观察点,采用检测粪大肠菌值、寄生虫虫卵沉降率、人群问卷和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改厕村和未改厕村的肠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寄生虫感染、蔬菜虫卵残留检测及卫生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双瓮、三格和沼气式三种类型处理设施处理的粪液,其粪大肠菌值达标率分别为95.0%、93.5%和91.7%,寄生虫卵沉降率分别为90.0%、90.3%和87.5%,改厕村的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比未改厕村低67.0%,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低58.3%,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低56.3%.改厕组与对照组的蔬菜样品中,蠕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1.31%和20.51%.改厕村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农民对粪便与疾病、改厕与防病等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等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明显高于未改厕村.结论改厕后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对肠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和寄生虫感染均有不同程度的防病效果.农村改厕对农民的卫生知识、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有重大影响,并产生明显效果.
作者:杨云;李爱斌;文正葵;聂红专;谭开庭;章世清;周诗云;姚正才;鄢有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1年间收治的113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误诊病例23例(20.4%). 结果在23例恶性肿瘤中误诊为良性肿瘤15例(65.2%),炎症性疾病6例(26.1%),囊肿2例(8.7%).结论部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易漏诊,必须重视临床与影像学结合综合分析,以减少误诊.
作者:吴桂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掌握冷水滩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及肥胖状况,为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冷水滩2000~2004年连续5年的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资料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分析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结果冷水滩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年平均发生率21.9%,肥胖率5.7%.营养不良率和肥胖发生率与全国水平接近,并有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结论冷水滩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及肥胖问题应引起重视,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文细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羊膜腔外插管注射利凡诺配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终止10~16周妊娠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孕10~16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女性,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终孕的为对照组;加用羊膜腔外插管注利凡诺终孕的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临床研究证明羊膜腔外插管注利凡诺配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成功率高,且安全、方便、经济.
作者:彭新年;殷孟群;杨秀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建立热刺激动脉诱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动物模型.方法兔耳中央动脉中间2 cm处被热水(43±0.5)℃刺激,每天一次,每次3 h,共做3次.分别于造模后3 d、1周、2周、4周时取材,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及图象分析仪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中膜成分增生并突入血管腔内,造成管腔变狭.造模4周时管腔面积与造模3 d时、造模7 d时相比明显缩小(2.58±0.35)mm2/100比(3.25±0.59)mm2/100、(3.14±0.24)mm2/100,P<0.05.造模4周时中膜厚度及平滑肌细胞层数与造模3 d时、造模7 d时相比明显增加(100.5±15.5)tm比(69.2±16.1)μm、(71.4±16.3)μm,P<0.05;(11.6±0.8)层比(7.2±1.1)层、(6.5±1.7)层,P<0.05.结论血管外热刺激可以诱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该模型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作者:赵爱明;屈波;陈北阳;李迎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紫外线灯辐照强度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方法采取逐一排查方式,在排除电压、温度、湿度及紫外线灯本身质量等原因后,将不同品牌(A牌、B牌)30 W镇流器在同一组紫外线灯管测试对照,检测其镇流器输出功率,并测试其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结果A牌组镇流器输出功率均数为22.23 W,B牌组31.98W(P<0.01);A组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平均数X1=70.86 UW/cm2,合格率70.14%,B组X2=108.56 UW/cm2,合格率100%(P<0.01).结论A牌镇流器输出功率不达标为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容忽视.
作者:金冬;杨映江;揭时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