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辉;罗学滨;祝斌;顾焕华;黄柏英
目的综合分析噪声对神经行为功能改变的效应关系,取得敏感性行为指标.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国内1994~2003年发表的有关噪声与神经行为关系的文献进行汇总、归纳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各项行为指标得分接触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行为效应大小均大于0.2.结论噪声接触可引起认知能力、情感及心理运动能力的改变.目标追踪、简单反应时、紧张、数字跨度和疲劳是较敏感的指标.
作者:王亚东;杨海燕;陈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病人血中炎症参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血白细胞(WB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情况,揭示冠心病病人炎症变化过程.方法通过对24例正常人(NC),4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AMI)、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UAP)及21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SAP)的超敏CRP、全血WBC及血清HDL-C三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揭示炎症反应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表现.结果四组研究对象中Hs-CRP变化明显,特别在AMI中升高快;Hs-CRP与WBC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关系(P<0.05),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存在有炎症反应过程.在疾病发病的某一时期,三个指标同时检测具有一致性.
作者:胡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观察,总结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特点,进一步降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526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特点.结果526例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以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者为多,且合并2种以上心血管并发症者为多,晚期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难以纠正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宣传教育,重视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及早防治高血压及高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对进一步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爱荣;刘荣奎;王玉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铅进入人体内后,抑制亚铁络合酶的活性,阻碍原卟啉与锌络合,血液中游离原卟啉增多[1,2].<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中已将血液锌原卟啉含量的检测作为铅作业工人的必检项目之一.为了保护工人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发生,我们于2003年对该厂铅作业工人进行了ZPP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妮;何春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湖南省安仁县1972~2003年乙脑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安仁县1972~2003年间的乙脑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X2等统计学检验.结果湖南省安仁县1972~2003年乙脑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X2=456.5,P<0.01),年平均发病率为7.62/10万;学龄前儿童占总病例数的83.75%;乙脑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7、8月是发病的高峰月,占全年病例数的83.71%. 结论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且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计划免疫.
作者:李成华;谭徽;张群力;凡秀吉;黄民主;陈伟;谭梅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痰涂片检查是肺结核病人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化疗方案和疗效考核的主要方法或手段.做好痰涂片检查,加强质量控制是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对在2004年4月督导时现场复核的90张痰涂片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了解云南省部分县的痰涂片检查质量.
作者:张泽尧;贾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老年期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年间诊治的1 924例MG,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小儿期MG(≤14岁)、成年期MG(15~59岁)及老年期MG(≥60岁).采用x2检验比较三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期MG在整个MG中只占5.5%,男性发病者较多见(男:女=1.4:1),以延髓支配肌肉首发者多见,合并胸腺瘤者多而合并其他自体免疫病者少,以延髓支配肌肉首发而误诊为脑血管病者多见,病死率高,但死于肌无力者少.结论老年期MG与成年期、小儿期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及时掌握其特点将有助于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华力明;吕新华;何正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外科手术学教学对医学生临床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要提高和稳定手术学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课前规范化培训,强化技术操作的正规化、标准化训练;重视素质培养,把手术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地配合;紧密贯彻教学要求.素质教育应加强医德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科学态度以及外科专业素质.只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更强临床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作者:刘文亮;吴洪涛;陈游;段伦喜;陈飞;易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和评价中小学女学生青春期发育,月经初潮与营养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自制调查卡片,由被调查学校的领导、班主任、校医发给有代表性的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的女学生,按表卡的各项内容和要求进行填写,并对月经初潮262名的中学生家长分组进行月平均生活费的调查.结果调查中小学女学生1 807人,月经初潮672人,初潮率为37.19%.家庭人平均月生活费100元以下和200元以上调查分别为103人和159人,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分别为14.04和13.71岁,有显著性差异T值=11.11,P<0.01.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比较分别为13.26和14.3岁,T值=37.27,P<0.01.结论中小学女学生月经初潮发生率的年龄分布与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也存在一定差距,营养状况与青春期发育有着密切的影响.
作者:李美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该文报告了对鞍钢1 035名男性职工高血脂认知行为的调查情况,结果显示,对40岁以上的人应每年常规测量一次血脂的观点,赞同率为78.2%;认为高血脂能导致脑血栓为75.7%,高血压能导致冠心病为56.0%,高血脂能导致糖尿病为26.6%,高血脂导致以上三种疾病仅为18.2%,不知道高血脂会如何发展为14.5%;对如何预防血脂的措施,认为应少吃高脂肪食物为72.6%、应增加体力活动为54.1%、应控制体重为36.1%、应少吃盐为33.9%、应服降脂药为34.9%;职工对高血脂的认识,20岁组和50岁组高于30岁组和40岁组,文化程度高的好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职工中血脂的检测,40岁以上的人两年内为15.3%,五年内为17.5%,职工自报高血脂患病率为5.2%,自报高血脂发生率37.5%,自报高血脂发生率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上升.提示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为职工提供方便的社区服务.
作者:车亚芬;刘黎明;曲弘;董春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运用国际较先进的导乐陪伴分娩方法,观察这种方法对产程、分娩、母乳喂养的影响及助产士满意度.方法对随机分组的120例导乐分娩及120例非导乐分娩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产妇对护士和助产士的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发现导乐陪伴分娩组缩短了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P<0.01);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P<0.005);产妇对助产士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提高了产科的服务质量,在确保母婴安全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喻坚;陈丹;李田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性病门诊HIV检测意义重大,其检测阳性率逐年增高,而检测率高低受性病患者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影响,与接诊医生的相应指导有关.
作者:丁胜非;王郭清;江洋;刘达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998年洪灾对湖北省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及相关的因素.方法对湖北省洪灾前后的传染病疫情及部分灾区流行的疾病个案进行了分析. 结果1998年与1997年、1993~1997年的平均水平相比,甲、乙类传染病的总发生率分别下降了4.21%和22.95%.1999年与1997年、199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0.97%和17.50%.受灾县与非受灾县、全省和全国相比,灾期消化道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上升较明显;灾后第二年,除了消化道传染病外,呼吸道传染病的上升也较显著.结论1998年洪涝灾害后,部分受灾县传染病的发病率虽有上升;但与1991和1996年比,传染病的总发生率反而下降.
作者:曾光;陈伟;张险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和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1 017例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培养检测.结果1 017例受检患者的支原体培养,阳性为503例(49.5%).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为327例(32.2%),人型支原体(Mh)阳性为31例(3.0%),UU+Mh阳性145例(14.2%),支原体对药物敏感的分别是交沙霉素(93.8%)、强力霉素(88.9%)、克拉霉素(71.8%);中介度高的是司帕沙星(44.9%),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的中介度分别为25.5%及20.3%;耐药高的是壮观霉素(95.8%),其次为可乐必妥(57.8%)和红霉素(51.7%).结论诊治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应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依据诊断,选择敏感的药物治疗.
作者:蔡瑞云;李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文章指出了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提出了改善现状的方法,首先建立新型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平台:社区卫生信息平台、社区卫生人才平台、社区卫生设备与资金平台,其次利用平台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医疗绿色通道、规范双向转诊、开展慢病监控、加强健康教育和促进、强化妇幼保健、重视社区科研、关注残障康复.并总结了成效:健全了社区健康监测和分析,提高了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作者:李文艳;薛俐;袁洪;聂萍;黄君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华容县健康人群乙型肝炎(乙肝)感染率及免疫水平,探讨健康人群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对2 290名前来华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门诊要求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按年龄、性别分组进行5项标志物(HBVM)的分析比较.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12.93%,男、女分别为16.53%、10.00%,差异有显著性(P<0.01);抗-HBs总阳性率为49.61%,其中男性为46.93%,女性为51.72%,各年龄组间抗-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HBVM全阴率为31.44%,男性为31.49%,女性为31.41%,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人群中乙肝感染率高,免疫水平低,易感者多,建议制定成人乙肝疫苗扩大免疫计划,及时对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减少乙肝发病率.
作者:戴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掌握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的控制疫情.现将邹平县1996年以来的62例布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如下.
作者:王在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苯和二硫化碳对雌性小鼠体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静式吸入法分别用苯和二硫化碳染毒NIH成年雌性小鼠15 d(2 h/d),分析受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结果苯染毒低、中、高剂量组浓度分别为706、1 922、4 864 mg/m3,三剂量组的微核细胞率依次为7.2‰、7.3‰、8.3‰,与阴性对照组(2.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硫化碳染毒低、中、高剂量组浓度分别为199、651、1 209 mg/m3,三剂量组的微核细胞率依次为3.0‰、4.2‰、5.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苯和二硫化碳均能诱导雌性小鼠体细胞微核增加.
作者:曾庆民;郑履康;邓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莱姆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莱姆病患者39例,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21例在抗生素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方剂(白虎汤加减),西医对照组18例单纯使用抗生素,疗程21 d.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优于西医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西医对照组(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莱姆病较好的方法.
作者:黄煌;郭皖北;刘汉胜;刘庆武;钟录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48例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4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气管内插管.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麻醉维持:静滴咪唑安定3 mg,持续吸入0.6%异氟醚,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瑞组以瑞芬太尼0.10~0.20 μg/(kg.min),异丙酚20~80 μg/(kg.min)泵入;芬组以芬太尼0.05~0.10μg/(kg.min),异丙酚20~80μg/(kg.min)泵入.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及24 h内不良反应.结果①瑞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芬组平稳,术毕收缩压较术前明显升高;②瑞组术中异丙酚用量较芬组少,术后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较芬组短;③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均无术中知晓.结论在老年患者麻醉维持中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优越、安全和经济.
作者:廖琴;陈道瑾;王明安;欧阳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