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志;邱向红;李辉;金建文;于春林;赵景波
目的寻找经济、高效治疗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方法.方法将经内镜检查、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学检查证实有HP感染的132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67人,接受奥美拉唑+替硝唑+庆大霉素缓释片(OTG)治疗1周;B组65人,接受洛赛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LCA)治疗1周.停药后1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时对患者行C14呼吸试验确定HP根除率,必要时进行胃镜和尿素酶试验.结果 132例患者两种方案初次随访,HP清除率分别为86.5%和92.3%;6个月后第二次随访两种方案HP清除率分别为79.3%和87.7%.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OTG和LCA方案疗效相当,而OTG费用低,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案.
作者:李毅仁;徐美华;罗映辉;雷荣昌;余俊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加强其健康监护.方法对湘潭市423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结果受检者的神经衰弱综合症、口腔溃疡及晶状体混浊,发生率有随工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液学指标WBC随工龄的增加而降低,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异常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升高.结论长期小剂量的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机体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做好放射卫生防护至关重要.
作者:马金辉;那明;李三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焊工作业人群的泌尿系结石患病情况及职业环境对该病的影响.方法对接触组与对照组两组人群进行泌尿系B超检查.结果泌尿系结石患病率接触组为15.84%,对照组为3.91%.结论焊工作业环境与泌尿系结石发病有密切关系,建议将泌尿系B超检查纳入高温作业人群常规体检项目.
作者:曾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江苏省近年来AFP病例监测情况,2004年在全省范围内对近5年AFP病例进行主动搜索,结果显示:1)近年来全省AFP监测工作的基本情况良好,AFP病例的漏报率为1.35%;2)5例漏报病例中3例儿童在内科就诊,经了解内科医生报病意识较差;3)部分防疫站医生主动监测仅留于形式.
作者:冯永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3年3月3日~6月14日,铜川市耀州区发生麻疹暴发,共报告麻疹病例72例,无死亡,罹患率为179.12/10万.
作者:刘新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宁乡县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以指导学校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方法以高中新生为检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采集血清进行HBV标志物检测,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进行HBV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宁乡县学生人群HBsAg阳性率为5.04%,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g阳率呈递增的趋势;男生与女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02,P<0.005);山区学生与城区学生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χ2=13.20,P<0.005).HBsAg阳性学生以HBsAg阳性伴抗HBc,抗HBe阳性为主要感染模式.结论加强学生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强化HBsAg携带学生的卫生管理及开展健康教育是学校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熊灵芝;丁建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血中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测定时标本采集与保存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41例EDTA·K2抗凝血浆,肝素抗凝全血及EDTA·K2抗凝全血在室温(25±1)℃、4℃保存下0、24、72、120、168 h及冰冻1周后Phe和Tyr的浓度.结果肝素与EDTA·K2两种不同抗凝剂抗凝时全血中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测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中的Phe和Tyr浓度比血浆中的低.冰冻条件下一周内全血中的Phe和Tyr浓度保持稳定. 结论标本的保存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莫喜明;唐爱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分析化妆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用FPD检测器测定卡松.结果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剂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气相色谱法,FPD检测器(S滤光片,393 nm)测定卡松的检出浓度为0.75 ug/g,HPLC法测定卡松的检出浓度为4 ug/g.结论 FPDGC法测定卡松灵敏度较高.
作者:戴京晶;刘奋;梁伟;司徒潮满;张勇;丘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人体活性蛋白c是从人血浆提取的活性蛋白c重组产品,具有抗凝、抗炎的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表明,用它治疗败血症可以明显改善预后、降低败血症患者的病死率,为临床治疗败血症开辟了新路径.
作者:肖丽;鲁猛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秋季腹泻一般由轮状病毒引起,多流行于每年秋冬季,是婴幼儿每年秋季腹泻流行主要的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蛋花汤样,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严重者可造成末梢循环衰竭,临床上却无特殊治疗方法.2003年1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108例秋季腹泻病人,随机分三组,分别给予病毒唑、穿琥宁、更昔洛韦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楼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百部、枫树果对微小牛蜱的防制作用.方法湘南林区9个采样点对带有微小牛蜱的耕牛12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百部、枫树果乙醇提取液;1%的敌百虫溶液观察比较其对微小牛蜱的击倒作用以及对微小牛蜱的中枢神经团、生殖系统的影响.结果中药组较敌百虫组对微小牛蜱中枢神经团、雄蜱生殖孔有明显的损害作用(P<0.01),中草药组和敌百虫组对微小牛蜱的击倒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组和敌百虫组对微小牛蜱均有明显的击倒作用,但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影响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中草药且有对人畜几乎无毒等优点.
作者:黄煌;欧录明;郭皖北;刘庆武;刘汉胜;周少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关于农村自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村自杀的流行病学特征、自杀方式、自杀原因及自杀预防,并分析了目前我国自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农村自杀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冯珊珊;肖水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用于测定早孕因子(EPF).方法筛选可稳定分泌抗EPF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制备腹水型单抗(McAb)并分离纯化,用改良碘化钠法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单抗,分析McAb的结合位点,通过抗体配对试验选择合适的捕获和检测McAb,建立双McAb-ELISA检测方法.结果筛选出二株稳定分泌抗EPF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两株单抗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双McAb夹心ELISA法测EPF活性灵敏度可达0.01 ug/ml,线性测定范围在0.01~10 ug/ml,2份同批血清标本分别重复8次测定,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7.7%,2份不同批血清分别重复6次测定,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5.8%.建立的双McAb-ELISA法灵敏度90.2%和特异度为92.8%.结论建立的双McAb夹心ELISA法,有优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稳定性强,而且简便、快速,适用于血清EPF检测,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易传祝;周泉;王家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发生的发病因素,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以寻求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间的135例羊水过少病例与同期羊水量正常的200例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羊水过少与脐带异常、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妊高征、胎儿畸形等关系密切.(2)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主要为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重儿,其围生儿死亡率为2.22%,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者(P<0.01).结论羊水过少是一种妊娠并发症,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对羊水过少的产妇,应严密监护,适时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黔东南州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和对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提供科学的本底资料,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县市1377名儿童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表明我州0~2岁儿童HBsA4g阳性率为4.21%.不同年龄、性别和民族的儿童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乙肝疫苗接种者和未接种者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推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是阻断乙肝病毒传播、降低儿童HBsAg携带率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尤其是首针及时接种率,积极推行安全注射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主要措施.
作者:卫芳;周峻;潘宏;苏亚玲;周小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桂阳县伤寒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桂阳县1997~2003年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县伤寒发病率1997年为16.45/10万,2003年下降至9.93/10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发病多见于夏秋季,5~9月份为高发;人群分布,男性多于女性,以农民、学生发病为主,发病年龄组以10~40岁为多.结论争取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三级防保网络,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广使用伤寒Vi疫苗接种、规范疫情报告、及时处理疫点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唐泰山;雷源茂;曹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对该院1999~2003年间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统计、总结和分析.结果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和不动杆菌是常见致病菌.细菌耐药率及ESBLS检出率明显上升.绝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三代头孢含酶抑制剂及阿米卡星较敏感,氨苄青霉素基本耐药.肠杆菌属中阴沟肠杆菌是近2年随移植中心迅速蔓延的致病菌.结论重视监测资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率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朱胜平;周建党;郑兰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分娩期处理、母婴结局.方法总结1996~2004年在我院产科住院20例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资料(血小板计数均<50×109/L).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原因依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白血病.治疗方法: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于术前或分娩期给予输新鲜血、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20例中5例阴道分娩,1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2例.结论在术前和分娩前若能及时补充新鲜血及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50×109/L以上者;无产科手术指征可阴道分娩,否则应剖宫产,这是避免或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有效方法.
作者:邵玉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RU实用量Hp(d)中的Hp(10)、Hp(3)、Hs(0.07)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个人剂量测量采用北京蓝道尔公司提供的X、γ、β射线胸章剂量计.结果表明Hp(d)中Hp(10)、Hp(3)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结论一般情况下可用Hp(10)导出Hp(3),由Hp(10)导出Hs(0.07)时则要根据不同的工种区别对待.
作者:谭雄;许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易行、直观可靠的方法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患者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用早孕试纸检测,测算出血HCG值.我们用此法辅助诊治葡萄胎10例,早早孕20例,异位妊娠10例,先兆流产12例.结果数据直观,增减趋势明显且与临床转归相符,其中10例葡萄胎血样用全自动化分析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早孕试纸定量监测血HCG是一种简便易行,直观可靠的监测手段,适用于基层妇产科应用.
作者:侯美菊;张群力;阳月娥;刘爱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