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波泥;聂华林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和有偿献血血样合格率与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为搞好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长沙市1998~2002年的献血情况和血液检测情况做统计分析. 结果 1998~2002年无偿献血的血液合格率极显著高于有偿献血的血液合格率(P<0.001),检测的ALT、HBsAg、HCV-Ab、梅毒4项指标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有偿献血(P<0.001).结论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明显优于有偿献血的血液质量.
作者:史娟;李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前S1抗原(HBVpreS1-Ag)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及诊断乙型肝炎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276例携带乙型肝炎不同病毒标志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 preS1-Ag,HBV-M测定并与HBVDNA做对比分析,同时测定患者的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析前S1抗原与AST、ALT之间的关系.结果 HBV大三阳组与前S1抗原和HBV DNA符合率分别为70.8%,77.1%,P>0.05,患者血清HBV preS1-Ag、HBeAg和HBV DNA检出率高度符合.HBV小三阳组与前S1抗原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29.5%和26.2%,说明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276例患者中preS1Ag阳性组与preS1-Ag阴性组比较,ALT、AST升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S1抗原能够敏感的反映乙型肝炎的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
作者:秦立新;陈新瑞;陈远林;张仁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秋季腹泻一般由轮状病毒引起,多流行于每年秋冬季,是婴幼儿每年秋季腹泻流行主要的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蛋花汤样,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严重者可造成末梢循环衰竭,临床上却无特殊治疗方法.2003年1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108例秋季腹泻病人,随机分三组,分别给予病毒唑、穿琥宁、更昔洛韦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楼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纯净水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进行微生物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监控程序、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探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在纯净水生产中的应用,将生产过程的微生物危害因素降低到低限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作者:王金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东山区饮食业生产加工场所烹调油烟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摸清其污染水平及危害,探索积极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大、中、小规模的饮食店共48间,制定调查表格对其生产加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并对生产加工场所及就餐场所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将结果按照国家GB16153-1996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并加以比较.结果东山区饮食店生产加工场所空气质量的好坏与生产加工场所卫生状况、通风情况显著相关.在卫生状况较差的生产加工场所,CO、甲醛、可吸入颗粒及细菌总数等主要污染物浓度严重超标.结论加强饮食生产加工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审核通风排气状况,加强对其日常卫生管理,降低污染物浓度,有效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作者:许斌;付裕;张革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监测抗心肌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及心功能探讨常规法及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和卡维地洛组(常规治疗药物+卡维地洛),随访半年,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两种自身抗体及前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两种自身抗体滴度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卡维地洛组治疗后,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滴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径、舒张末径及NYHA分级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升高(P<0.01),卡维地洛组的上述变化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监测这两种自身抗体的滴度,可了解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的显著疗效.
作者:张伟;彭小玲;徐建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门诊收治的186例难治性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选用左氧氟沙星+坦索洛辛治疗,C组选用左氧氟沙星+坦索洛辛+芬必得治疗,疗程4~8周.用NIH-CPSI前列腺炎症状评分作为疗效判断的标准.结果 A组与B、C组之间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及P<0.01),B、C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α受体阻滞剂在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钟狂飚;蒋先镇;何乐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砷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工业毒物,其生产和使用十分广泛.2002年7月,我中心收治一起181例亚急性砷中毒病人,现将其原因、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谢先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作为21世纪第一个人类所面临的未知流行病,正迅速在全国和全球蔓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危害,改革开放25年日益强大日益生机勃勃的中国正面临一场突发性危机,SARS危机作为一场突如其来重大天灾从天而降,对我们的人民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也迅速传播于全球五大洲,进而成为全球的重大危害,诚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布伦特兰所言:这是我在担任(WHO)总干事的整个任务内首次不知道病因情况.
作者:曹群良;裴汉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苦参碱注射液60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42例,以阿拓莫兰1.2 g静脉滴注,疗程8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HBVDNA和HBeAg,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HBV复制指标HBeAg滴度、HBV DNA拷贝数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复制指标HBeAg、HBVDNA的转阴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AST、ALT、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为有效的中药制剂.
作者:侯周华;谭德明;谢玉桃;鲁猛厚;谢建萍;刘国珍;汪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糖尿病(DM)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迅速增高,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第三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达国家中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总数的85%,发展中国家比例更高,青年2型DM患者逐年增加.DM属于多因子疾病,其发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是微血管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常伴有微循环异常,可致多脏器病变,病变分布广泛,尤以肾小球病变,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心肌及肌肉病变为多见,这成为决定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由多因素紧密相关协同作用所形成的病变,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能有一定的联系,进而开展了从分子生物水平到宏观流行病学的多方面研究.
作者:胡筱芸;王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肇庆市劳教所戒毒人员HIV、HBV、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吸毒人员进行询问调查后,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BV、梅毒血清检测.结果检测1 210名戒毒人员的抗-HIV、HBsAg、梅毒,检出感染HIV55人,阳性率为4.54%;感染HBsAg233人,阳性率为19.26%;梅毒52人,阳性率为4.30%.结论吸毒人员是HIV、HBV、梅毒感染高发人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这类人群的监测.
作者:何彩虹;程洁萍;郭凯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共同性内斜视与屈光状态的关系.方法对180例3~13岁内斜视儿童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给予全矫配镜,3~6个月确定内斜视分型.结果内斜视儿童的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多为中高度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以轻度远视为主.结论共同性内斜视与远视屈光状态密切相关,早期准确屈光检查,及时戴镜矫正屈光不正是内斜视防治的关键.
作者:熊师;陶利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系统探讨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常见的社会心理问题与社会心理综合干预方法.
作者:杨放如;郝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臭氧所致大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吸入臭氧制造损伤模型,同时灌胃番茄红素,6周后检测大鼠血清及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高、低剂量组与损伤模型组相比,SOD和GSH-Px活力升高,MDA含量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番茄红素对臭氧所致大鼠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辉;张清慧;潘洪志;那立欣;邱向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进行临床评价,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策略.方法总结分析1994~2003年剖宫产的病历资料;在2003年病历中随机筛选出116例社会因素剖宫产病例,并选取同期自然分娩病例进行1:1配对,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指标.结果 2003年剖宫产率为57.9%,约为10年前的2.6倍,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16.5%,上升为10年前的33倍;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产后体温、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新生儿体重高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可采取以下策略:加强宣传教育,更新产科医务人员的服务观念,提高医院产科整体质量,积极开展无痛分娩术及社会保险机构进行质控考核等.
作者:伍平;马建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RU实用量Hp(d)中的Hp(10)、Hp(3)、Hs(0.07)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个人剂量测量采用北京蓝道尔公司提供的X、γ、β射线胸章剂量计.结果表明Hp(d)中Hp(10)、Hp(3)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结论一般情况下可用Hp(10)导出Hp(3),由Hp(10)导出Hs(0.07)时则要根据不同的工种区别对待.
作者:谭雄;许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我院静脉营养(PN)支持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查阅2511份住院病历10258人次PN配制记录,详细分析其病种、营养评估、原始配制处方及动态营养监测指标等具体资料.结果 2511例患者PN支持情况按不同病种个体化评估与监测,研究表明各营养素的确定、配比及注意事项都有明显特征性.结论规范化的PN支持,能保证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作者:雷建平;朱胜平;王学锋;姚永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安仁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患病水平与分布特点,为保护学生视力、预防近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要求检测学生视力,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分别为5.8%、16.2%、40.6%.各学习阶段城镇学生视力低下率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小学生及初中生以轻度视力低下为主,高中生以中度视力低下为多.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而上升,预防视力低下应从小学抓起,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视力低下发生.
作者:张群力;凡琴;谭慧敏;侯美菊;周晓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加强其健康监护.方法对湘潭市423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结果受检者的神经衰弱综合症、口腔溃疡及晶状体混浊,发生率有随工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液学指标WBC随工龄的增加而降低,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异常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升高.结论长期小剂量的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机体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做好放射卫生防护至关重要.
作者:马金辉;那明;李三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