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磊
随着医学的发展,化疗药物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的科室也不断扩大,化疗药物虽然对病人的病情治疗及生命延续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对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的健康防护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临床手术中发生的各种危害的途径和种类,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不断总结方法和经验,持续改进和完善流程,将术中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降到低。
作者:李德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该院134例胃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性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为67人。B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A组则采用泮托拉唑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A组治疗疗效优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较好,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提升治疗疗效,减轻损伤,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杨建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含义笼统的讲是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少的并发症,保证患者佳生活和工作能力。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必须找出影响透析充分性的因素并不断改善,以保证透析充分性。
作者:葛茂琳;余双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胎儿窘迫的临床观察以及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发现的胎儿窘迫中选取130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其分娩结局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经统计,本组胎儿剖宫产、助产分娩和阴道分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6.42%、20.00%和65.38,无死亡。②经分析,脐带因素、产妇因素和胎盘因素在胎儿窘迫中的发生率分别为50.77%、19.23%和30.00%。结论:通过密切的临床观察,及时给予心理干预、胎心和胎动监测等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产妇和胎儿的状态,促进安全分娩或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罗曾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医院感染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增加原发疾病的治疗难度,延长住院时间与增加费用开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同时,如何对发生耐药菌感染的病人管理,将耐药菌院内感染的后果控制在低范围,是控制耐药菌感染的首要任务。
作者:李兰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QCC品管圈对降低我科病房住院患者乳头皲裂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QCC品管圈小组,运用PACD循环,通过临床观察,共同确定QCC的活动主题,制定QCC活动的计划,运用柏拉图分析乳头皲裂发生的主要原因,共同探讨,落实各项改善措施,并监测 QCC活动获得的效果。结果:2014年6-7月,我科住院患者乳头皲裂发生率降至12.04%,与开展QCC活动前2014年4-5月的46.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并超过目标值。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有效降低我科住院患者乳头皲裂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并通过QCC品管圈活动,发挥每位护理人员工作的自主性及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科室的管理中,促进临床护理服务的提升。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详细探究患者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例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以及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臭氧消融术+硬膜外前间隙松解术进行治疗。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例行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8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氧过敏,过敏症状胸闷,气促,心悸,血压升高等并发症,经上氧,地塞米松10 mg缓慢静推后,症状好转。结论:在对患者行疼痛科微创介入术过程中,要求医生能够准确掌握疼痛科各类微创介入术适应证,针对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够降低疼痛科患者经微创介入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吴宗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取2016年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的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8.5±1.2)min、(11.7±1.6)min、(9.4±0.8)min 均短于对照组(16.5±2.4)min、(22.7±3.2)min、(18.5±2.5)min(P<0.05)。结论: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
作者:张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过程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伴随着各种高端科技在检验医学中的不断运用,有力地确保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有效性,为患者疾病的迅速诊断,快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患者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医学检验也提出了更高,更优,更精,更准的要求。本文从临床开具申请单到标本的采集再到标本的处理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及常见影响因素逐一进行了阐述,完善检验程序,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作者:罗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脑梗塞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2016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45%和77.2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加速患者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作者:孙德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7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平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予以生脉散合并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与常规胰岛素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同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为(6.2±0.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h血糖水平为(9.7±0.4)mmol/L,同样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脉散和六味地黄汤加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程正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本文主要针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害及预防进行充分的讨论。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容易造成护理人员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危害并引发经济损失。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临床带教及合理使用防护用具可减少针刺伤危险。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理人员的带教,有效减少了针刺伤的危害。
作者:靳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择期实行PTCA加支架置入、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SCL-90)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CL-90评分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惧、偏执等心理状态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病接入性治疗中,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苗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高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80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微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传统组(61.5%)(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再出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存活率,术后患者身体恢复状况较好,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张渠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精准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贵州省人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 IBDS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当日引流量、出血量、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和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当日引流量、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6.76%)高于对照组(73.45%).PH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58%)低于对照组(38.42%)。PH 组结石残留率(8.46%)低于IH 组(12.48%)(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IBDS 可明显改善患者胆汁淤积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和结石残留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常元;刘振华;冯新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氧驱动雾化对小儿重症肺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的56例重症肺炎咳嗽患儿作为常规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的56例重症肺炎咳嗽患儿作为干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干预组患儿治愈率以及患儿喘憋、咳嗽、肺部湿罗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咳嗽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治疗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蔡菊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进行石淋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效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120例石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范围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进行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96.7%治疗有效率,对照组具有66.7%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淋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架结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等则低出对照组患者许多,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促进骨折的愈合,恢复患肢功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永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45例冠心病患者心脏猝死的诱因调查与临床病理分析,了解冠心病猝死的一般规律。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及淄博市中心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6年10月因冠心病猝死的45例患者进行研究,在临床方面对猝死患者的猝死诱因、猝死发生季节、时间等进行调查,在病理方面对猝死患者心脏重量、左心室壁厚度及管腔狭窄程度、冠脉累及支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冠心病猝死主要诱因为情绪激动、劳累等因素,猝死多在白天发生,猝死患者的心脏重量增加,左室壁厚度增加。冠状动脉狭窄部位主要累及前降支,常有多支受累并存在不同程度狭窄。结论:冠心病猝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情绪激动等精神心理因素是主要诱因。冠状动脉的病变范围和程度与猝死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作者:孙瑶;孙琨;袁文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产科剖宫产术多以椎管内麻醉为主,由于全身麻醉药物对胎儿呼吸的影响以及产妇术中可能引起误吸,全麻在产科剖腹产术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瑞芬太尼为新型短效麻醉性镇痛药,其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代谢快,长时间输注无蓄积作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在产科的全麻中应用甚少。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因不适宜应用椎管内麻醉而行全麻的产妇60例,应用瑞芬太尼辅助产科全麻,观察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锋;卢雅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