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在产科全麻中应用

王锋;卢雅静

关键词:产科, 剖宫产, 麻醉
摘要:产科剖宫产术多以椎管内麻醉为主,由于全身麻醉药物对胎儿呼吸的影响以及产妇术中可能引起误吸,全麻在产科剖腹产术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瑞芬太尼为新型短效麻醉性镇痛药,其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代谢快,长时间输注无蓄积作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在产科的全麻中应用甚少。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因不适宜应用椎管内麻醉而行全麻的产妇60例,应用瑞芬太尼辅助产科全麻,观察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研究分析

    目的:研究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方法:收取本门诊2595张抗菌药处方,收取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期间,根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等资料,对门诊抗菌药处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门诊2595张抗菌药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共有957张,占36.9%,主要存在问题为剂量错误、联用不当、给药频率不当、选药不合理等,前5位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肟、克拉霉素胶囊等,在处方中,单一用药、二药联用、三药联用、四药联用分别占抗菌药处方的94%、5.4%、0.2%、0.03%。结论:通过对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进行分析,针对门诊抗菌药处方所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实施相关管理措施,从而提高门诊抗菌药处方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研究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及实施手术的时机

    目的:分析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及实施手术的时机。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手术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内科治疗的方式,手术组采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以及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与手术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均有所改善,但是手术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23.08%,显著高于手术组患者死亡率7.69%,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早期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黄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细节护理在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运用细节护理后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孕产妇80例,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针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各方面质量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运用细节护理后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明显改善护理质量,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梅花针叩刺结合外用黄金万红膏治疗50例神经性皮炎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结合外用黄金万红膏治疗50例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的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结合外荼黄金万红膏治疗神经性皮炎,每日一次;对照组采用皮炎平外荼患处治疗神经性皮炎,每日3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2%及28%。对照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4%及35%,无效率为21%。完全显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结合外用黄金万红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法显著、经济、方便,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杨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该院134例胃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性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为67人。B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A组则采用泮托拉唑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A组治疗疗效优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较好,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提升治疗疗效,减轻损伤,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杨建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初探

    目的:研究和分析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的重要的临床价值,探究具体的孕期的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的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的孕期护理工作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孕期护理的基础上,对孕妇进行糖尿病和高血压基础疾病的健康教育的护理工作。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保健工作之后,观察组孕期妇女所出现的妊娠阶段的糖尿病以及妊娠阶段的高血压以及。结论:对孕期妇女采取孕期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可以高效地改善和降低孕妇出现妊娠阶段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病症的产生,另外对于降低剖宫产的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保障母婴的健康发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耀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细致化护理管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管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细致化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为120.53±9.34和80.45±7.580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138.76±11.23和96.52±7.40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为9.73分,高于对照组的7.23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率和卫生儿不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致化管理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手段,可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婴儿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存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不和型失眠之经验

    目的:对历代医家论述和病例分析,浅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不和型失眠症状的效果。方法:通过复习名家医案总结半夏泻心汤治疗胃不和型失眠的临床效果。结果:胃不和型失眠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半夏泻心汤对脾胃不和型失眠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张妍;杨志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光子治疗仪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光子治疗仪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用光子治疗仪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治疗145例患者,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照疾病治疗标准进行统计,145例患者中痊愈115例,痊愈率为79.3%,有效27例,有效率为18.6%,无效3例,无效率为2.1%。结论:在耳鼻喉科疾病中采用光子治疗仪治疗相关疾病,临床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为患者带来等多健康福利。

    作者:蒋杏丽;李峰;高志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本次主要对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对所有患者采用PFNA治疗。结果: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6.23±20.12)ml,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0.23±12.71)min,平均下地时间为(8.53±1.68)d。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6.56±1.12)周。依照Sander评分标准对患者的功能情况进行判断,其中28例患者为优,6例患者为良,2例患者为差,总优良率为94.44%。结论: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季建安;谷彩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在65-85岁,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导致血管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B组4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C组40例为对照组。3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8周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测定。对评分改变进行疗效评定,对以MMSE得分为参考指标的疗效指数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MMSE和HDS评分优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指数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安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李凝香;雷新锋;王乐;边亚礼;何新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在采用缩宫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共同治疗。采用称重法和容积法观察两组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可以在应用缩宫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DCA循环法提高急诊科N0护士定位抢救准确率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对急诊科N0护士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急诊科N0护士24名作为常规导师带教组,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急诊科N0护士24名作为PDCA组。观察两组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医生对N0护士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组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带带教组(P<0.05);医生对N0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带教组(P<0.05)。造成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低的原因主要为站位不准确,流程混淆。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急诊科N0护士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提高医生对N0护士配合满意度,确保抢救工作准确及时完成。

    作者:肖乾;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青光眼患者滴眼药方法的护理干预及效果

    目的:研究青光眼患者滴眼药方法的护理干预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专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滴眼药的掌握程度为优的有30例,其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例、79.55%(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很满意的有28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例、77.27%(P<0.05)。结论:在常规眼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青光眼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提高患者对正确应用滴眼药的掌握度,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观察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干预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81.9±6.7)分、(70.4±5.9)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讨论分析对肠易激综合症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变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诊断肠易激综合症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体化的护理干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对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3.3%,对照组为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SAS和SDS评定患者心理状态结果为:护理后实验组平均分为(42.3±11.4)分,对照组平均分为(59.3±13.4)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症实施护理干预后,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并评价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急性喉炎患儿88例均分为两组,先给予两组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4例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实施综合护理,评价分析不同护理应用效果。结果:两组的疗效、治疗情况(雾化治疗次数、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同时结合采用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冯俐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就受治疗的8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者按照不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n=27)、中危组(n=40例)和高危组(n=19例),比较不同组间血清Hcy水平。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按照危险分层进行分组后显示,不同危险分层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不同(P<0.05)。进行两两比较后显示,随着疾病危险程度增加,血清Hxt水平升高,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Hcy水平随着疾病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该指标可以作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评估指标。

    作者:贾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

    目的:研究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方法:依据教学安排将2014~2016三个年级的部分班级进行研究,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认识人体内各种变化运动,强调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学习效果、思想变化、价值观等一系列的改变。结果:通过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优良率达到99.6%。同时,学生在思想变化、自主学习能力、知识体系构建、医学价值观及对人体解剖的本质理解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加强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们构建清晰地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加深对人体解剖学的认识,并促进学生们养成正确的医学伦理和价值观念。

    作者:王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在社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社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应用现状及效果。方法:以近三年内我社区服务中心的386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按是否规律应用他汀类药物分为规律应用组和未规律应用组,分析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他汀类药物应用情况与应用效果。结果:386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规律他汀类药物应用率仅为61.92%。规律应用组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指征二级预防有效控制率为87.87%,明显高于未规律应用组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指征二级预防有效控制率的66.67%,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X2=24.071,P<0.05)。结论: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规律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控制其高危因素指征,但由于社区心血管患者规律他汀类药物应用率仍然较低,因此,他汀类药物在社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作者:张天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