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光眼患者滴眼药方法的护理干预及效果

李霞

关键词:青光眼, 滴眼药, 护理干预, 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青光眼患者滴眼药方法的护理干预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专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滴眼药的掌握程度为优的有30例,其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例、79.55%(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很满意的有28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例、77.27%(P<0.05)。结论:在常规眼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青光眼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提高患者对正确应用滴眼药的掌握度,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存在问题及对策

    现今,接种疫苗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计划免疫工作在城市医院的进展较为成功,但在乡镇卫生院中仍存在一些弊端。对此,本文从各个角度探讨了目前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预防接种设备问题、接种人员资格问题、疫苗管理问题、计划免疫宣传工作问题等,并积极探索,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作者:安仕勇;王来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女性定期妇科体检的必要性

    随着当代社会工作竟争压力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疾病也容易侵袭人体健康。很多人表面看起来很健康,殊不知身体可能已经潜伏着某些早期病理改变,很多妇科疾病在前期并无明显症状,而其潜在危险却是难以准确预料的,一旦突发,所带来的身体危害都是难以估计的。

    作者:杨林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结核患者的预防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肺结核患者80例,收治时间在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并将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防护理。结果: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护理后住院平均时间(11.23±1.15)天、服药依从率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肺结核患者住院平均时间(14.23±2.54)天、服药依从率75.00%(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采用预防护理,能有效减少住院平均时间,提高服药依从率。

    作者:丛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情绪的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患的不良情绪缓解情况和护理效果明显要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能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高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PBL教学方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PBL教学方法进行系统解剖学教学,调查分析教学后的课堂效果。结果:通过PBL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实践及交流合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结论:在系统解剖学的教学工作中,使用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对临床教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王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在65-85岁,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导致血管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B组4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C组40例为对照组。3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8周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测定。对评分改变进行疗效评定,对以MMSE得分为参考指标的疗效指数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MMSE和HDS评分优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指数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安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李凝香;雷新锋;王乐;边亚礼;何新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观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阑尾炎手术患者,观察组再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伤口感染、伤口延迟恢复率、家属满意度的比较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防止患者的伤口感染,还可以得到患者家属的高度信任与满意,干预患者伤口的感染情况,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也相对较高。

    作者:胡一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梅尼埃病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梅尼埃病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诊治的BPPV患者88例,全部患者都符合BPPV的诊断标准。其中有50例患者符合梅尼埃病的诊断标准,并且这些患者都采用变位试验进行诊断,采用管石复位法进行治疗。然后分析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体位诱发实验可以知道,后半规管BPPV有37例(74.00%),水平半规管BPPV有13例(26.00%),后半规管BPPV明显多于水平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和后半规管BPPV一次复位的成功率都低,需经多次复位才能成功,并且该病的复发率较高;50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自发性眼震(22.00%),有30例发生半规管轻瘫(6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分析可以发现,梅尼埃病并发BPPV疾病的特点为:①女性患者的比例要高于男性患者的比例。②BPPV大多都并发于梅尼埃病之后。③该病持续时间较长。④半规管轻瘫比较多见。⑤梅尼埃病并发BPPV中大部分类型是后半规管BPPV。⑥BPPV治疗比较困难,一次复位的成功率低,需经多次复位才能成功,并且该病的复发率较高。

    作者:葛李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究健康教育在围产期妇女预防保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围产期妇女预防保健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围产期产妇中随机选取26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130名。安排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健康知识教育,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系统化预防保健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疾病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系统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围产期产妇预防保健,可有助于提升产妇保健护理的能力,降低母婴发病率,效果显著,应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定

    目的:分析脑梗塞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2016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45%和77.2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加速患者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作者:孙德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影响极其各自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30例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随机区组法将其分为65例对照组和65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分别治疗患者,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水平、结石完全清除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其结石完全清除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观察组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胆漏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更低,其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相比,腔镜联合术式治疗手术时间更短,其康复速度更快,并且能有效的减轻术中创伤和术后疼痛的程度,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能做到有效的预防,其临床价值要高于传统开放术式。

    作者:林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喉炎时采用布地奈德和地塞米松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为期,共挑选患儿98例。其中49例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所得数据记Ⅰ组;另外49例患儿则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所得数据记Ⅱ组,两组均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模式。结果:Ⅰ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明显高于Ⅱ组71.43%(35/49),同时Ⅰ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Ⅱ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喉炎时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疗效更好,并且可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宣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分析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16例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结合相关流行病学以及病理机制要求确定治疗方式。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系数逐渐恢复正常,Hb、WBC、N、EOS等系数指标趋于正常,治疗后的患者肝功能出现缓解趋势,其中ALT、AST、ALP、GGT系数趋于正常,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肝脏寄生虫感染的因素比较多,以生食泥鳅为主,感染几率比较大,需要结合临床特征变化,及时进行治疗,缓解临床不良反应。

    作者:薛卫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50例产后尿潴留的病因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对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病区在2016年5月-2016年10月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病情况,总结其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50例中49例膀胱功能恢复,膀胱恢复率为98.00%,1例带尿管出院,经过预后干预之后,患者病情好转,经过院外调养后恢复。结论:临床上对于产后尿潴留产妇,需要加强产后护理,这对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56例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的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156例,分析了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疗效,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妊娠包块大小、血β-HCG 值和不良反应。结果:有效率为92.9%。结论:宫外孕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保守治疗,疗效确切,治疗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上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均有一定疗效,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起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伟平;薛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在产科全麻中应用

    产科剖宫产术多以椎管内麻醉为主,由于全身麻醉药物对胎儿呼吸的影响以及产妇术中可能引起误吸,全麻在产科剖腹产术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瑞芬太尼为新型短效麻醉性镇痛药,其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代谢快,长时间输注无蓄积作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在产科的全麻中应用甚少。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因不适宜应用椎管内麻醉而行全麻的产妇60例,应用瑞芬太尼辅助产科全麻,观察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锋;卢雅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应答不佳的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优化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应答不佳的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治疗措施。方法:我们对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其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常规、生物学指标以及病毒学指标等,随访观察时间24周为观测的时间点。结果:经过治疗与观察我们发现,治疗24周以后,只有24例患者HBV DNA阴转,且其e抗原血清转换良好,血清 HBV DNA 水平与其无明显相关性,总体上显示应答效果不佳;经过半年时间的随访,HBV DNA的复发折有15例,其复发比率为18.75%,e抗原血清学转换者维持应答。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 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24周时 HBe Ag 血清学转换率和 HBV DNA阴转率与治疗前血清ALT水平密切相关,停药后具有持续应答效应。

    作者:白彦菊;姜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刺伤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本文主要针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害及预防进行充分的讨论。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容易造成护理人员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危害并引发经济损失。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临床带教及合理使用防护用具可减少针刺伤危险。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理人员的带教,有效减少了针刺伤的危害。

    作者:靳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成效。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开展持续性质量改进工作,加强过程健康和反馈改进等环节控制,以3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护理质量结果。结果:通过持续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措施,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急救物品管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均显著上升,对比实施前的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有助于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