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东
目的:评估神经导航辅助下微创技术治疗老年患者丘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180例老年丘脑出血的患者(≥60岁),发病后6-24小时经保守治疗后开颅手术。随机分为2组。通过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血肿外引流术患者为实验组,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6个月后有效率(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定义)。结果:对照麻醉时间较长(3.41±0.54 h vs.1.14±0.31 h,P<0.01),和血液损失更多(273±89 ml vs.93±34 ml,P<0.01)。两组间血肿清除率无显著差异(79.37±14.31% vs.80.19±20.05%,P>0.05)。实验者在手术后并发症中与对照组相比,气管切开(P<0.01)、肺感染(P<0.01)、低蛋白血症(P<0.0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括消化道溃疡与癫痫。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ADL I-III)锁孔组更好(P<0.05)。结论:应用神经导航辅助下微创穿刺置管治疗老年丘脑出血,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许明涛;许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251例预防接种麻风疫苗的儿童,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儿童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儿童接种及时率、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满意度96.75%高于对照组88.28%(P<0.05);观察组儿童接种及时率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69.53%(P<0.05);观察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3.25%低于对照组9.38%(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显著,可提高儿童接种及时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右旋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患儿注射生理盐水,待患儿发生躁动注射丙泊酚进行镇定,观察组给予患儿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直到手术结束,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好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旋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患儿进行麻醉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卢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详细探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0例ICU行机械通气VAP患者以及20例未感染ICU行机械通气V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机械误吸情况、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H2受体拮抗使用情况、患者意识以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对策。结果:VAP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平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意识障碍发生率、机械性误吸、抗生素联合使用、H2受体拮抗的使用以及意识状态均有一定的联系。结论:造成患者出现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对此,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对策,这样才能保证IC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作者:付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冠心病患者经过体外反搏辅助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明确体外反搏是否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方法:将60例UA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3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拜阿司匹林、调脂药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中医症候积分以及临床症状积分,统计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NYHA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中医症候积分、心绞痛症状均有改善,并且治疗组的疗效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可以明显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7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平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予以生脉散合并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与常规胰岛素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同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为(6.2±0.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h血糖水平为(9.7±0.4)mmol/L,同样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脉散和六味地黄汤加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程正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情况与吸烟、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按患者的吸烟调查情况分为对照组(吸烟组)与观察组(不吸烟组),对此分析两组患者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以及年龄对患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OPD患病率(27.50%)较对照组(82.50%)低,且两组患者的患病情况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不断增高,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并非所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可患有COPD,但是其患病率却与患者吸烟、年龄的增长有极大的关系,可随着患者的吸烟、年龄增长而加速病情的恶化,进而极易促使患者全身病症的发生,因此及时控制吸烟、早期接受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的治疗以及对COPD的预防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缪志强;李新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取我社区2014年1月-2016年8月老年高血压患者82例进行分组研究。简单组进行简单护理,系统组进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水平;依从情况和住院情况;护理前和出院时患者血压、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系统组跟简单组比较,护理满意水平更高,P<0.05;系统组相较于简单组依从情况更好,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更少,P<0.05;护理前两组血压、生活质量相似,P>0.05;出院时系统组相较于简单组血压、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方式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情况,改善血压,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住院负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精准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贵州省人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 IBDS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当日引流量、出血量、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和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当日引流量、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6.76%)高于对照组(73.45%).PH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58%)低于对照组(38.42%)。PH 组结石残留率(8.46%)低于IH 组(12.48%)(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IBDS 可明显改善患者胆汁淤积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和结石残留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常元;刘振华;冯新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QCC品管圈对降低我科病房住院患者乳头皲裂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QCC品管圈小组,运用PACD循环,通过临床观察,共同确定QCC的活动主题,制定QCC活动的计划,运用柏拉图分析乳头皲裂发生的主要原因,共同探讨,落实各项改善措施,并监测 QCC活动获得的效果。结果:2014年6-7月,我科住院患者乳头皲裂发生率降至12.04%,与开展QCC活动前2014年4-5月的46.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并超过目标值。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有效降低我科住院患者乳头皲裂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并通过QCC品管圈活动,发挥每位护理人员工作的自主性及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科室的管理中,促进临床护理服务的提升。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60例重型颅脑外伤(TBI)行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和救治过程。方法:对60例TBI 患者实施一系列救治措施,麻醉诱导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又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浓度,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患者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使用引起颅内高压或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并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果:60例患者的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95%患者康复。结论:术前全面了解患者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评估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预测、预防颅脑外伤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围术期对患者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是提高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肿痛安胶囊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所收治的100例牙龈炎及智齿冠周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局部冲洗,对照组患者将碘甘油注入到盲袋,而研究组患者则是将盐水冲释肿痛安胶囊后注入到盲袋,每天换药一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以及患者牙龈炎指数的变化情况,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治疗5d以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龈炎状况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牙龈状况改善情况较为显著,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比对照组的88.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痛安胶囊对于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龈炎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基牙折断烤瓷牙行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烤瓷冠基牙折断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分别进行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治疗与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患者(57.50%)的相比明显较高(P<0.05)。试验组术后咬合力(5±0.60)、复诊次数(37±5.3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咬合力(12±1.89)、复诊次数(26±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烤瓷冠折断后基牙行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恢复牙齿形态及咬合力,对保留折断后基牙意义重大。
作者:陈宏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加入银杏达莫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8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观察。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作为镇静药物,对照组选用常规镇静药物进行麻醉辅助处理,观察对比2组患者镇静效果和对生命体征指标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潮气量、镇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22.5%),2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麻醉前后自主呼吸频率、MAP、HR 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作为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辅助镇静药物,效果良好,且对患者生命体征无显著影响。
作者:黎安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生物制剂对风湿免疫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6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风湿免疫病患者65例,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n=25例)与观察组(n=40例),采用常规的抗风湿治疗法给予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益赛普给予观察组患者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益赛普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风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病患者采用益赛普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栾夏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干预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81.9±6.7)分、(70.4±5.9)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慢性乙肝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诊断为糖尿病且既往有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是选取同期的内分泌科收治的新发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诊断为糖尿病后采取相应降糖治疗后6个月以及12个月后空腹血糖、HbA1C 以及相关糖尿病知识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经过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空腹血糖水平和 HbA1C 水平均低于观察组。相关影响因素的考察结果表明观察组在自我管理能力、饮食依从性以及DKT得分上均显著落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病毒数量与乙肝并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患者自身也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以及血糖控制相关知识,在临床的宣传教育上可以侧重相关的不足,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周曙芳;刘薇薇;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中国医疗的发展,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容不得半点差错。我院普外科采用风险管理的模式进行日常护理工作的管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6年06月住院治疗的患者216例为研究对像,其中108例患者接收常规护理管理(A组);另外的108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B组),收集指标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书面论文,回顾分析并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曹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口腔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150例(150颗牙)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分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人,其中观察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术后一周观察组的成功率是94.7%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并且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概率,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尉信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