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

张群英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 预防接种,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251例预防接种麻风疫苗的儿童,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儿童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儿童接种及时率、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满意度96.75%高于对照组88.28%(P<0.05);观察组儿童接种及时率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69.53%(P<0.05);观察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3.25%低于对照组9.38%(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显著,可提高儿童接种及时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肿痛安胶囊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肿痛安胶囊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所收治的100例牙龈炎及智齿冠周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局部冲洗,对照组患者将碘甘油注入到盲袋,而研究组患者则是将盐水冲释肿痛安胶囊后注入到盲袋,每天换药一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以及患者牙龈炎指数的变化情况,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治疗5d以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龈炎状况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牙龈状况改善情况较为显著,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比对照组的88.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痛安胶囊对于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龈炎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于急性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本研究对象为8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均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随机分成研究组、参照组,各具病例数为40例。将常规治疗冠心病举措应用于参照组,于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展开早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及对比疗效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cTnl、NT-proBNP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同时比较LVEDd和LVEF,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急性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更能获得佳治疗效果,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陈会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7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63.2%),2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7.89%),2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李正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 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03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家属满意率68%,穿刺成功率70%,乙组的家属满意率和成功率为88.6%和90.5%,乙组的满意率和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小儿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能保证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评价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3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式,以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为主,将其分为A组和B组,分别应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综合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7例患者有显效人数33例,总有效率86.8%,B组为69.4%,A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B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7%,B 组的不良反应率为8.3%,B 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 A 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其优势显著,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并评价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急性喉炎患儿88例均分为两组,先给予两组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4例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实施综合护理,评价分析不同护理应用效果。结果:两组的疗效、治疗情况(雾化治疗次数、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同时结合采用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冯俐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成效。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开展持续性质量改进工作,加强过程健康和反馈改进等环节控制,以3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护理质量结果。结果:通过持续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措施,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急救物品管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均显著上升,对比实施前的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有助于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预防对策研究

    目的:探究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观察主要细菌的耐药性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同时总结预防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痰液标本中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共分离出11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0株,比例54.55%,占据比重较大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20.00%、14.55%与10.91%。革兰阳性菌40株,比例36.36%,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链球菌分别占据17株(比例15.45%)与14株(比例12.73%)。结论: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菌株培养可知,革兰阴性菌中占据比重较大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占据比重较大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链球菌,还包括部分真菌。药敏实验显示不同的感染细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或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感染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在关节镜下分别行半月板成形联合缝合术、半月板次全切除术、半月板全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屈曲、伸直等膝关节活动度(ROM)指标以及Lysholm评分。结果: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6.11%,2例出现并发症,经治疗恢复,患者膝关节ROM指标情况、Lysholm评分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罗崇富;张波;严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加味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采取加味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患者安全性状况。方法:选择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n=35)和联合组(n=35),西药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采取加味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骨钙素水平及安全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骨密度T值与西药组相比明显升高,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能提高血骨钙素水平,且安全性高,可推广运用。

    作者:刘水滨;肖波;林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与分析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原因与护理对策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门诊登记的58例肺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结果:58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耐 HR 的有33例,耐 HRS 的有4例,耐 HRE 有13例,耐HRES 有8例。同时,疗程为1个月的患者有3例,疗程为1~3个月的有13例,疗程为4~5个月的有12例,疗程为6~14个月的有25例,疗程超过15个月的有5例。此外,化疗方案合理的有15例,不规则服药患者有43例,占比75.0%。结论:耐多药肺结核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诊断不及时、疗程不足与化疗方案不合理、患者的防痨知识宣教欠缺等,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症的产生。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中,治愈28例(33.3%),显效32例(38.1%),有效18例(21.4%),无效6例(7.1%),总有效率为92.9%。症状缓解平均时间为(11.9±2.8)d,溃疡愈合平均时间为(40.6±6.4)d。随访6个月,1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1.9%。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消化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无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廖富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支气管炎与吸烟及年龄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情况与吸烟、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按患者的吸烟调查情况分为对照组(吸烟组)与观察组(不吸烟组),对此分析两组患者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以及年龄对患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OPD患病率(27.50%)较对照组(82.50%)低,且两组患者的患病情况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不断增高,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并非所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可患有COPD,但是其患病率却与患者吸烟、年龄的增长有极大的关系,可随着患者的吸烟、年龄增长而加速病情的恶化,进而极易促使患者全身病症的发生,因此及时控制吸烟、早期接受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的治疗以及对COPD的预防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缪志强;李新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临床观察探讨护理干预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平均进行辛伐他汀、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采取服用药物依从性评价问卷,两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实验组患者服用药物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增加阵发性房颤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减少患者房颤持续时间、房颤负荷以及房颤发生率。

    作者:王瑞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外伤应用早期颅骨修补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两组脑外伤患者均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进行颅骨修补手术的时间为初次减压术后的2个月后,观察组进行颅骨修补手术的时间为初次减压术后的2个月内。采用格拉斯哥(GCS)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中无死亡病例,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重度残疾与植物生存病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为19.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术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作者:杨一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观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阑尾炎手术患者,观察组再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伤口感染、伤口延迟恢复率、家属满意度的比较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防止患者的伤口感染,还可以得到患者家属的高度信任与满意,干预患者伤口的感染情况,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也相对较高。

    作者:胡一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实施分析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实施。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10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给予其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给予其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普及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健康教育普及度与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具有极高的临床意义,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依从性,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杨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轮状病毒肠炎1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轮状病毒(RV)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RV肠炎(呼吸道症状组)145例与无肠道外表现的RV肠炎(对照组)1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泻平均持续时间:呼吸道症状组(7.86±1.57)天,对照组(5.33±1.43)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呼吸道症状随腹泻好转而好转;腹泻停止时两组大便RV转阴情况比较:呼吸道症状组61例,对照组100例,2组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RV肠炎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较重、易反复、至腹泻停止时,RV转阴率低。

    作者:周跃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谈现阶段无菌物品储存与发放

    无菌物品从灭菌程序结束到病人使用,维持无菌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菌物品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1],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是减少和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保证。本文重点介绍落实对无菌物品有效性确认,包括过程监测结果和接受进入无菌物品发放区的确认无菌物品有效性的方法,阐述无菌物品存放区管理原则、消毒供应中心及临床科室无菌物品的储存以及无菌物品的发放准备和核对。

    作者:陈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在预防手术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预防手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外疝手术的72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较术前明显增多,且术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总感染率为1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可有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贺学荣;吕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