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达标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护理质量达标率为90.0%;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70.0%、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10±2.5)d,对照组为(15.75±4.5)d,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高,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与应用的护理模式。
作者:张玉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对策。方法:医院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诊治的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70例,并且这些患者都伴随有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在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7.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进行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呕吐的概率,还可以疏导患者的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对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病区在2016年5月-2016年10月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病情况,总结其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50例中49例膀胱功能恢复,膀胱恢复率为98.00%,1例带尿管出院,经过预后干预之后,患者病情好转,经过院外调养后恢复。结论:临床上对于产后尿潴留产妇,需要加强产后护理,这对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在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效果,为今后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消化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中,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的典型症状积分、食管外症状积分与总积分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典型症状积分、食管外症状积分与总积分分别为(2.31±0.59)分、(0.49±0.18)分、(2.26±0.42)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并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在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陈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冠心病患者经过体外反搏辅助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明确体外反搏是否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方法:将60例UA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3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拜阿司匹林、调脂药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中医症候积分以及临床症状积分,统计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NYHA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中医症候积分、心绞痛症状均有改善,并且治疗组的疗效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可以明显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于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随机选择未实施细节护理期间(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和实施细节护理期间(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两组患者,每组各102例,其中未实施细节护理为对照组,实施细节护理期间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秋梅;罗润娥;谢咏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西药房处方发放差错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开展数字化管理之前时间设为对照组,开展数字化管理之后时间设为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时间段西药房药品管理和药品发放差错情况,制作调查表,比较开展数字化管理前后,药品盘点时间、患者等候时间、药品报损率、账货相符率。结果:对照组西药房共调配处方250065例,差错发生率0.05%,观察组西药房共调配处方359608例,差错发生率0.02%;观察组期间的药品发放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期间的药品发放差错率;观察组时间盘点时间、等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时间段(P<0.05);观察组时间段的药品报损率0.02%明显低于对照组时间段0.05%,观察组时间段的帐货相符率99.98%明显高于对照组时间段99.95%(P<0.05)。结论:人工进行处方调剂和发放药品必然会发生差错,采用数字化管理西药药房可提高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质量,降低西药房发放药品差错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彦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6次/日,连续用药8周。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鱼腥草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为74.6%;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9.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鱼腥草滴眼液能够显著地缓解干眼症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祝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风险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颅脑外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用护理管理的观察组(51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风险管理的观察组(51例)。比较分析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和GOS评分和护理差错和满意度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采用风险管理的观察组的GCS评分和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差错发生率(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颅脑外伤护理中的风险事件,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候丹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趋势,给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365例疑诊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支原体感染率为51.23%(187/365),其中解脲支原体感染占91.98%(172/187),单纯解脲支原体感染对交沙霉素、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49%、6.39%、9.30%,总体耐药率较低。结论:解脲支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交沙霉素和加替沙星对其有很好的疗效,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作者:钏艾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伤科急诊的常见骨折之一,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该骨折发生呈现上升趋势,老年人的桡骨远端骨折多以粉碎型多见。笔者对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深入研究,使得多数患者避免开刀手术治疗。近年来采用手法复位前臂开窗式石膏夹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指导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疗法简易安全实用,患者骨折皆能满意疗效。为此,笔者对2012年09月-2015年09月期间,门诊就诊的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66例用手法复位前臂开窗式石膏夹固定进行治疗,患者全部随访,现总结报告且报道如下。
作者:贾江波;张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的6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概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19±2.33)分、(28.81±2.45)分,P值小于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效果较佳,能够改善患者护理依从性及不良心理,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杨洪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实施胸外科开胸术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临床分析,探究致使其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方法:收集65例行开胸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6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患者经过胸外科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属于比较常见的,为了预防这一状况的发生,要求术前医生对于患者的身体有充分的了解,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作者:胡银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到2016年8月这段时间在我院就诊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配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比较,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情况均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向长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手术方式进行研究,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小骨窗颅后凹减压以及人工硬脑膜修补的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术后1个月进行磁共振成像的复查,治疗效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来进行,评价结果为:15例患者治疗的效果较好,评分为好,占比为75%;4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差,评分为差,占比为20%,1例患者死亡,占比为5%。对存活的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并采用tator评分的标准进行评价:10例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6例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3例患者的症状变化不明显。其总有效率为80%,安全评价:随访期间,未有患者出现脑膨出、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小骨窗颅后凹减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颅后凹的压力,使硬脑膜能够得到完整的重建,保证脑脊液通畅,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兴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在65-85岁,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导致血管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B组4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C组40例为对照组。3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8周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测定。对评分改变进行疗效评定,对以MMSE得分为参考指标的疗效指数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MMSE和HDS评分优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指数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安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李凝香;雷新锋;王乐;边亚礼;何新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接收的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65例,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6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一年内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复发率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鼻窦炎,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创伤小且术后复发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施其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尿毒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心得。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传统组,干预组和传统组各30例,干预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均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组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的消极情绪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7%,传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3.3%,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高,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亚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性出血预防效果,并总结出血预测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不作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抗病毒(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内、3~4月内、5~6月内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内出血发生率(2.22%)与对照组(4.4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4个月内(4.44%)、5~6月内出血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11.11%、13.33%),观察组出血总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组间差异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对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性出血预防效果较好,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对出血高危因素进行防控及干预,从而提高出血预防水平。
作者:张青蓝;董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促进糖尿病足伤口愈合的因素。方法: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例行内科治疗后观察其伤口愈合情况生化资料及并发症好转情况。结果:治疗后完全痊愈71例(59.17)治疗无效例(1.67)。PG、hPG、HbA1c、BP、LDL、ABI、皮温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控制好血糖、BP、LDL提高ABI及皮温有利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结论: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切实有效。
作者:黄智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