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张玉林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左心衰,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达标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护理质量达标率为90.0%;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70.0%、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10±2.5)d,对照组为(15.75±4.5)d,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高,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与应用的护理模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围手术期护理用于妊娠伴卵巢肿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伴卵巢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实习医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6例妊娠伴卵巢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为95.65%,对照组为78.26%,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②并发症率:对照组26.09%,实验组4.35%,前者高于后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在妊娠伴卵巢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能降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术在重度痔手术后护理

    目的:详细探究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术后,对于3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换药护理、尿潴留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切除的黏膜环完整均匀,平均宽约(3.5~4.0)cm,中央见少许肌层,吻合口距齿线平均2.0cm,经过护理后均基本恢复。结论:手术是临床治疗痔疮的主要方式,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对此,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尽快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钟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观察加减温经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加减温经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以25例为一组。干预组患者采用温经方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6.0%、76.0%,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有2例头痛病例,有1例潮热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干预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病例,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减温经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陈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分析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16例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结合相关流行病学以及病理机制要求确定治疗方式。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系数逐渐恢复正常,Hb、WBC、N、EOS等系数指标趋于正常,治疗后的患者肝功能出现缓解趋势,其中ALT、AST、ALP、GGT系数趋于正常,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肝脏寄生虫感染的因素比较多,以生食泥鳅为主,感染几率比较大,需要结合临床特征变化,及时进行治疗,缓解临床不良反应。

    作者:薛卫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评价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3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式,以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为主,将其分为A组和B组,分别应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综合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7例患者有显效人数33例,总有效率86.8%,B组为69.4%,A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B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7%,B 组的不良反应率为8.3%,B 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 A 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其优势显著,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近年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控制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指出了要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以及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对该课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作者:沈爱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对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骨科收取的50例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选择手术治疗,观察组选取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2%,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0%,观察组患者负重时长、住院时长、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选择手术治疗除了可以提升其整体优良率,可推广。

    作者:晏中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门诊小儿静脉输液的系统化护理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门诊输液治疗的121例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治疗的115例患儿的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与7.0%,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护理人员服务态、总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68±2.36、94.23±1.78、95.52±2.47、95.89±3.34与78.21±1.89、83.68±2.35、78.35±3.21、80.38±3.82,两组间上述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小儿输液患儿中实施系统化护理,可以减少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卜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开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1例的麻醉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开胸腹腔镜联合下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的麻醉管理,评价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例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使用的是35 Fr/Ch双腔支气管导管,采用的是双肺听诊定位,开胸时行单肺通气,腹腔镜时行双肺通气。结果: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维持稳定,手术时间8h30min,单肺通气5h。总结: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行开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手术麻醉效果理想,手术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应用及推广。

    作者:邓国富;姚智;付守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头孢他啶不良反应的诊治研究

    目的:分析头孢他啶在临床使用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头孢他啶不良反应患者,选择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研究可知,其中56%的患者累及器官为消化系统,24%的患者累及器官为皮肤黏膜,14%的患者累及器官为神经系统,6%的患者累及器官为心血管系统。结论:头孢他啶不良反应和用药剂量过大、年龄以及肾功能等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对其进行注射时需要对患者的反应进行严密观察,并选取相应的注射速度,当出现不良反应现象时应及时解决。

    作者:郑亚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28例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28例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56例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解剖钢板手术法治疗,实验组采取微创稳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 线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微创稳定系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良好等优点,为胫骨近端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常规方法处理困难的复杂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曹宇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后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82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82例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产妇82例,根据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产妇均为41例,所、有产妇均以一般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优质产后护理干预,后统计各组的平均泌乳周期以及乳房胀痛产生几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无论在平均泌乳周期及乳房胀痛产生几率低于对照组,而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传统护理干预手段,采用优质产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同时缩短泌乳周期,减少产妇的不适感。

    作者:周宗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ECT合并抗抑郁药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障碍对照研究

    对我院住院和门诊抑郁障碍病人进行MECT合并抗抑郁药与单用抗抑郁药物随机对照研究,用HAMD CGI和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显示:MECT合并抗抑郁药疗效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且起效时间短,虽部分病人存在短暂性认知缺损,但随时间推移均可逆,自杀自伤风险明显降低。

    作者:郭春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62例患儿家属心理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旨在缓解护患、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某三甲儿童医院患儿家属作为调查对象,自制问卷,共回收462份问卷。结果:患儿家属对护理方面的心理需求高,主要体现在了解患儿病情、对医护技术水平上。其他对费用、环境、态度等也表现出较高的需求。结论:医护人员应积极、及时主动了解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正渝;杜秋华;聂晓娅;张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细节护理在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运用细节护理后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孕产妇80例,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针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各方面质量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运用细节护理后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明显改善护理质量,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肺炎小儿患者,把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干预。就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恢复效果。结果: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佩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当中抽取3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周萌萌;张英春;王丹丹;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模拟分娩”在临产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模拟分娩”在临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300例在本院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前年同期在本院分娩2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2组产妇心里状态、疼痛程度、分娩方式。结果:2组产妇在心里状态、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三项指标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模拟分娩”可有效缓解临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强分娩过程中疼痛的耐受力,提高产妇配合助产士的生产能力,降低了剖宫产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产科推广应用。

    作者:谈金萍;刘胜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和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接收的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65例,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6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一年内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复发率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鼻窦炎,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创伤小且术后复发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施其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观察围产期护理干预在母乳喂养中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给予产妇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2月~2015.11月时间段在我院待产住院的产妇中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护理后的母乳喂养率(76.74%)和喂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86.05%),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围产期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和喂养质量效果明显。

    作者:乔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