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模拟分娩”在临产妇中的应用分析

谈金萍;刘胜霞

关键词:临产妇, 模拟分娩, 技巧,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模拟分娩”在临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300例在本院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前年同期在本院分娩2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2组产妇心里状态、疼痛程度、分娩方式。结果:2组产妇在心里状态、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三项指标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模拟分娩”可有效缓解临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强分娩过程中疼痛的耐受力,提高产妇配合助产士的生产能力,降低了剖宫产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产科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信息化技术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分析

    信息化对于提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意义重大,本文将信息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与传统纸质文书管理作一简要对比,揭示信息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的必要性。

    作者:白文瑾;焦桂生;王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劣差异

    目的: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劣性。方法:选取2014年07月~2016年0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腰部重度疼痛、感染、内固定破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九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诊治的消化道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第4周的治疗有效率是72.00%,第6周的治疗有效是86.00%;而对照组患者第4周的治疗有效率是84.00%,第6周的治疗有效率是94.00%。观察组患者第4周和第6周的治疗有效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P<0.05,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汪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冠心病患者经过体外反搏辅助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明确体外反搏是否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方法:将60例UA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3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拜阿司匹林、调脂药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中医症候积分以及临床症状积分,统计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NYHA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中医症候积分、心绞痛症状均有改善,并且治疗组的疗效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可以明显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耳鼻喉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耳鼻喉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来该院行耳鼻喉手术的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舒适组患者手术后心率、疼痛程度、术后的血压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术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还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银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光子治疗仪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光子治疗仪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用光子治疗仪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治疗145例患者,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照疾病治疗标准进行统计,145例患者中痊愈115例,痊愈率为79.3%,有效27例,有效率为18.6%,无效3例,无效率为2.1%。结论:在耳鼻喉科疾病中采用光子治疗仪治疗相关疾病,临床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为患者带来等多健康福利。

    作者:蒋杏丽;李峰;高志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舌癌手术后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舌癌发病例数约占口颌面部癌的40%左右[1-3],特别是在我国南方,舌癌约占口腔癌的41.8%[4]。手术是治疗舌癌的有效方法[5],术后残存舌体、口底组织肿胀和舌后坠等原因导致患者张口受限、吞咽功能障碍,口腔机械自洁作用到干扰[6],血液分泌物淤积口腔内,易发生口腔感染[7],一旦发生感染,可致切口愈合不良、皮瓣坏死,严重影响其术后生存的质量[8],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舌癌术后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口腔护理以减轻患者痛苦和预防切口感染极为重要和必要[9]。为此我国护理人员在舌癌手术后口腔护理的方法、口腔护理液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陈莲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高龄患者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心理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患者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使用数字表法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影像科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高龄患者中的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情景模拟下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情况。结果:两组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冠状动脉CTA 检查的高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不良心理,促进检查成功率的提高。

    作者:夏文华;朱聚;柳青文;彭红;陈婧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术在重度痔手术后护理

    目的:详细探究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术后,对于3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换药护理、尿潴留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切除的黏膜环完整均匀,平均宽约(3.5~4.0)cm,中央见少许肌层,吻合口距齿线平均2.0cm,经过护理后均基本恢复。结论:手术是临床治疗痔疮的主要方式,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对此,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尽快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钟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在预防手术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预防手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外疝手术的72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较术前明显增多,且术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总感染率为1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可有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贺学荣;吕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于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20例,分为两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10例试验组强化护理干预,并比较分析两组血糖水平、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都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运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杨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膜前修补与单纯平片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对需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膜前修补与单纯平片修补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平片修补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及术后一般情况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膜前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万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尿素乳酸软膏治疗寻常型鱼鳞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尿素乳酸软膏治疗寻常型鱼鳞病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尿素乳酸软膏治疗寻常型鱼鳞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软膏基层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尿素乳酸软膏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第2周、第4周总有效率均为100%,第4周痊愈率明显高于第2周,对照组第2周总有效率为85.36%,第4周总有效率均为90.24%,第4周痊愈率明显高于第2周,实验组两阶段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阶段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经过此次实验研究表明运用尿素乳酸软膏治疗寻常型鱼鳞病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疗效,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郭坤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10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一般管理模式和人性化管理,模式,对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乙组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等指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0%,甲组护理管理满意率为70%。乙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阶段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其优势显著,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同时能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技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刺伤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本文主要针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害及预防进行充分的讨论。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容易造成护理人员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危害并引发经济损失。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临床带教及合理使用防护用具可减少针刺伤危险。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理人员的带教,有效减少了针刺伤的危害。

    作者:靳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尿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在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血尿素较为常见,与此同时高尿酸血症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与冠心病、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患病率存在相关性,独立性相对较强,通常情况下,血尿酸来源体内核酸代谢,属于可溶性抗氧化剂,一旦血尿酸水平呈现上升状态,会对血小板聚集起到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血栓发生率。为此,本问对血尿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现对心脑血管疾病做一综述。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对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择期实行PTCA加支架置入、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SCL-90)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CL-90评分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惧、偏执等心理状态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病接入性治疗中,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苗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头颅MRI诊断小脑静脉瘤一例报告

    患者,男性,60岁,无任何症状来我院检查,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mmHg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查头颅MRI 示右侧小脑靠近蚓部 T1 WI 及 T2 WI 显示点状长信号,周围有多条放射状细小等T1 WI、稍长T2 WI信号,呈水母头样分布,考虑右侧小脑静脉瘤。

    作者:张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经中药联合抗风湿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经中药联合抗风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在活动期给予中药、抗风湿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常规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通过中药联合抗风湿的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较佳,且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程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妇科疾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时经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取2016年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的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8.5±1.2)min、(11.7±1.6)min、(9.4±0.8)min 均短于对照组(16.5±2.4)min、(22.7±3.2)min、(18.5±2.5)min(P<0.05)。结论: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

    作者:张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