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帆
目的:观察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促进糖尿病足伤口愈合的因素。方法: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例行内科治疗后观察其伤口愈合情况生化资料及并发症好转情况。结果:治疗后完全痊愈71例(59.17)治疗无效例(1.67)。PG、hPG、HbA1c、BP、LDL、ABI、皮温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控制好血糖、BP、LDL提高ABI及皮温有利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结论: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切实有效。
作者:黄智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治疗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2016年4月~2017年1月来该院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风险管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疗效差异。经比较,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对照组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为2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3.3%,组间两项指标差异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进而降低风险事件的实际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虞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下治疗不孕不育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所收取的38例不孕不育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19例(以输卵管常规插管通液治疗)和观察组19例(采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两组,观察分析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用于治疗不孕不育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帮助病患治疗以及改善输卵管阻塞情况,从而提高受孕率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魏淑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的6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概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19±2.33)分、(28.81±2.45)分,P值小于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效果较佳,能够改善患者护理依从性及不良心理,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杨洪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的血液透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共31例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患者的血压、白蛋白、血糖、血肌酐以及BUN 指标变化情况,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生存率和死亡率。结果:患者通过血液透析治疗之后,心衰、胸腹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贫血等状况均出现明显改变,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明显改善。透析后,患者出现了发热、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并针对患者情况进行处理,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患者生存率为100%,并未出现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数据,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有效的控制了并发症发生率,稳定患者病情,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法在治疗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9例患者,分别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中显效和有效的人数有21例和5例,总有效率为66.7%,乙组中显效和有效的人数有29例和4例,总有效率为84.6%,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欧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金刚藤胶囊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医院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金刚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与康妇消炎栓治疗相比,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金刚藤胶囊治疗效果理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轮状病毒(RV)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RV肠炎(呼吸道症状组)145例与无肠道外表现的RV肠炎(对照组)1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泻平均持续时间:呼吸道症状组(7.86±1.57)天,对照组(5.33±1.43)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呼吸道症状随腹泻好转而好转;腹泻停止时两组大便RV转阴情况比较:呼吸道症状组61例,对照组100例,2组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RV肠炎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较重、易反复、至腹泻停止时,RV转阴率低。
作者:周跃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选取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克霉唑阴道栓治疗法)和实验组(佛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法),观察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两组的实验总有效率数据分析,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当优先给予佛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进行治疗,以此来提升疗效。
作者:许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诊治的消化道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第4周的治疗有效率是72.00%,第6周的治疗有效是86.00%;而对照组患者第4周的治疗有效率是84.00%,第6周的治疗有效率是94.00%。观察组患者第4周和第6周的治疗有效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P<0.05,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汪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对急诊科N0护士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急诊科N0护士24名作为常规导师带教组,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急诊科N0护士24名作为PDCA组。观察两组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医生对N0护士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组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带带教组(P<0.05);医生对N0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带教组(P<0.05)。造成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低的原因主要为站位不准确,流程混淆。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急诊科N0护士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提高医生对N0护士配合满意度,确保抢救工作准确及时完成。
作者:肖乾;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取2016年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的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8.5±1.2)min、(11.7±1.6)min、(9.4±0.8)min 均短于对照组(16.5±2.4)min、(22.7±3.2)min、(18.5±2.5)min(P<0.05)。结论: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
作者:张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鹿角霜与抗生素联合在急性乳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所接收与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而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和鹿角霜进行治疗,然后对照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断哺乳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抗生素与鹿角霜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效果较为明显,对哺乳造成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跃宏;郭晓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于急性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本研究对象为8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均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随机分成研究组、参照组,各具病例数为40例。将常规治疗冠心病举措应用于参照组,于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展开早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及对比疗效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cTnl、NT-proBNP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同时比较LVEDd和LVEF,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急性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更能获得佳治疗效果,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陈会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意义。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4月期间实施护士分级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科室护士长、组长、高级责任护士以及初级责任护士分级管理的模式,做好各项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分级管理后护理管理质量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由93.28%上升至99.25%,数据差异对比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有序性、规范性开展,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何银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肿痛安胶囊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所收治的100例牙龈炎及智齿冠周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局部冲洗,对照组患者将碘甘油注入到盲袋,而研究组患者则是将盐水冲释肿痛安胶囊后注入到盲袋,每天换药一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以及患者牙龈炎指数的变化情况,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治疗5d以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龈炎状况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牙龈状况改善情况较为显著,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比对照组的88.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痛安胶囊对于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龈炎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急性喉炎患儿88例均分为两组,先给予两组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4例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实施综合护理,评价分析不同护理应用效果。结果:两组的疗效、治疗情况(雾化治疗次数、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同时结合采用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冯俐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临床疾病病发原因和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于2013年6月到2016年2月所接收老年眩晕患者80例作为本组调查对象,行分组处理后借助不同疗法治疗,判定其治疗结果。结果:全部老年眩晕患者中,男31例,女49例,男女比例为1∶1.58,女性老年患者略高于男性老年患者。发病高的两类情况为慢性主观性头晕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分别占35.0%和28.8%。不同方法治疗后,患者临床疾病好转率为86.25%。结论:临床诱发老年人眩晕的主要因素为慢性主观性头晕,根据患者临床病症对症治疗效果突出,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钱丽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无菌物品从灭菌程序结束到病人使用,维持无菌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菌物品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1],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是减少和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保证。本文重点介绍落实对无菌物品有效性确认,包括过程监测结果和接受进入无菌物品发放区的确认无菌物品有效性的方法,阐述无菌物品存放区管理原则、消毒供应中心及临床科室无菌物品的储存以及无菌物品的发放准备和核对。
作者:陈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均有一定疗效,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起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伟平;薛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