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俐华
目的:分析梅尼埃病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诊治的BPPV患者88例,全部患者都符合BPPV的诊断标准。其中有50例患者符合梅尼埃病的诊断标准,并且这些患者都采用变位试验进行诊断,采用管石复位法进行治疗。然后分析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体位诱发实验可以知道,后半规管BPPV有37例(74.00%),水平半规管BPPV有13例(26.00%),后半规管BPPV明显多于水平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和后半规管BPPV一次复位的成功率都低,需经多次复位才能成功,并且该病的复发率较高;50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自发性眼震(22.00%),有30例发生半规管轻瘫(6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分析可以发现,梅尼埃病并发BPPV疾病的特点为:①女性患者的比例要高于男性患者的比例。②BPPV大多都并发于梅尼埃病之后。③该病持续时间较长。④半规管轻瘫比较多见。⑤梅尼埃病并发BPPV中大部分类型是后半规管BPPV。⑥BPPV治疗比较困难,一次复位的成功率低,需经多次复位才能成功,并且该病的复发率较高。
作者:葛李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对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病区在2016年5月-2016年10月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病情况,总结其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50例中49例膀胱功能恢复,膀胱恢复率为98.00%,1例带尿管出院,经过预后干预之后,患者病情好转,经过院外调养后恢复。结论:临床上对于产后尿潴留产妇,需要加强产后护理,这对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在关节镜下分别行半月板成形联合缝合术、半月板次全切除术、半月板全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屈曲、伸直等膝关节活动度(ROM)指标以及Lysholm评分。结果: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6.11%,2例出现并发症,经治疗恢复,患者膝关节ROM指标情况、Lysholm评分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罗崇富;张波;严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方法:收取本门诊2595张抗菌药处方,收取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期间,根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等资料,对门诊抗菌药处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门诊2595张抗菌药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共有957张,占36.9%,主要存在问题为剂量错误、联用不当、给药频率不当、选药不合理等,前5位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肟、克拉霉素胶囊等,在处方中,单一用药、二药联用、三药联用、四药联用分别占抗菌药处方的94%、5.4%、0.2%、0.03%。结论:通过对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进行分析,针对门诊抗菌药处方所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实施相关管理措施,从而提高门诊抗菌药处方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月9月间收治的7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患以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参照组行单侧内钢板固定手术医治,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功能优良率较参照组显著较优,(P<0.05)。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患行双侧钢板内固定的效果高于单侧,且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该术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常继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估神经导航辅助下微创技术治疗老年患者丘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180例老年丘脑出血的患者(≥60岁),发病后6-24小时经保守治疗后开颅手术。随机分为2组。通过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血肿外引流术患者为实验组,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6个月后有效率(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定义)。结果:对照麻醉时间较长(3.41±0.54 h vs.1.14±0.31 h,P<0.01),和血液损失更多(273±89 ml vs.93±34 ml,P<0.01)。两组间血肿清除率无显著差异(79.37±14.31% vs.80.19±20.05%,P>0.05)。实验者在手术后并发症中与对照组相比,气管切开(P<0.01)、肺感染(P<0.01)、低蛋白血症(P<0.0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括消化道溃疡与癫痫。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ADL I-III)锁孔组更好(P<0.05)。结论:应用神经导航辅助下微创穿刺置管治疗老年丘脑出血,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许明涛;许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患者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paget 病的有效率为87.5%,鲍温病为100%,庞状癌为100%,鳞状细胞癌为90%,基底细胞癌为95%,日光性角化病为100%;患者不良反应较轻。结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观察主要细菌的耐药性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同时总结预防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痰液标本中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共分离出11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0株,比例54.55%,占据比重较大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20.00%、14.55%与10.91%。革兰阳性菌40株,比例36.36%,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链球菌分别占据17株(比例15.45%)与14株(比例12.73%)。结论: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菌株培养可知,革兰阴性菌中占据比重较大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占据比重较大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链球菌,还包括部分真菌。药敏实验显示不同的感染细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或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感染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产后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82例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产妇82例,根据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产妇均为41例,所、有产妇均以一般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优质产后护理干预,后统计各组的平均泌乳周期以及乳房胀痛产生几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无论在平均泌乳周期及乳房胀痛产生几率低于对照组,而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传统护理干预手段,采用优质产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同时缩短泌乳周期,减少产妇的不适感。
作者:周宗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风险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颅脑外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用护理管理的观察组(51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风险管理的观察组(51例)。比较分析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和GOS评分和护理差错和满意度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采用风险管理的观察组的GCS评分和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差错发生率(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颅脑外伤护理中的风险事件,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候丹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收治的9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7例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平均面积和子宫肌瘤平均面积明显少于治疗前,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97例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在用药期间3例患者出现了轻度恶心的症状,4例患者出现阴道干燥的症状,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后,临床不良反应消失,优势明显。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少,对患者自身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道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室间隔缺损患儿1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实施食道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封堵成功,平均手术时长为(40.5±15.5)min,住院时长为(4.8±1.3),术后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有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显示,15例(100%)患者恢复良好。结论: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操作简易,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颖;舒刚;王瑞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患者,男性,60岁,无任何症状来我院检查,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mmHg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查头颅MRI 示右侧小脑靠近蚓部 T1 WI 及 T2 WI 显示点状长信号,周围有多条放射状细小等T1 WI、稍长T2 WI信号,呈水母头样分布,考虑右侧小脑静脉瘤。
作者:张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小儿感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7月诊治的80例小儿感冒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味小柴胡汤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是92.5%,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减轻、肺部音、体温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小儿感冒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消除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较小,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文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全程优化护理工作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某院急诊科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优化的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抢救工作之,对照组患者病情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的总时间、平均的住院时间均大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需要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还需要给予全程优化的护理工作,以此为患者的抢救工作争取更多的机会,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梁素云;谭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微针联合射频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面部敏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面部敏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按疗程接受微针联合射频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微针治疗,6次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面部皮肤的敏感程度的改善状况,分析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应用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对照组有效率达到8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临床治疗上,对患者实施微针联合射频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面部敏感症状,重建皮肤屏障功能,降低皮肤受外界刺激后的敏感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的理想效果,同时应用微针联合射频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仕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阐述手术室精密贵重器械的维护和保养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保证手术治疗工作的质量,构建良好的服务形象;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时间,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等方面,并提出一些手术室精密贵重器械的维护和保养的相关建议。
作者:彭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入院护理评估表的改进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病房护士22名,由护士随机选择本专科新入院患者,共400例,并分别应用改进入院护理评估表与传统入院护理评估表评估。同时,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护士评价改进表的情况了解。结果:认为改进评估表内容实用的护士共19名,占86.4%;认为改进表可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利于判断患者护理问题的护士共17名,占77.3%;认为改进表方便掌握患者病情的护士共16名,占72.7%;认为改进表较传统表时间增多的护士共20名,占90.1%。结论:护理评估表是确保整体护理顺利实施和保障护理程序有效应用的重要工具,也是促使护理质量大程度提高的重要环节,临床需对其充分重视,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连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并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肾内科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并急性左心衰住院患者共102例,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强心加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72例,在常规强心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治疗,观察两组心衰缓解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56.7%,观察组有效率97.2%。结论硝普钠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并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卢芳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困难气道麻醉中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困难气道麻醉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患者中,一次性成功插管患者有40例,另有20例患者经头颈位置与导管调整后反复三次成功内置管。结论:困难气道麻醉中应用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可观,可使患者的麻醉效果得到提高,并促进其尽早康复。
作者:席泽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