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聪
目的:研究对先天性耳瘘的患者佳的手术时间以及相应的手术方法。方法:本文主要采取的为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6年7月间来我院进行先天性耳瘘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例患者发生耳瘘感染,在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后进行了相应的手术治疗,其余12例患者均在非感染期进行了相应而定手术治疗。并选取同期10例先天性耳瘘且发生耳瘘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三天基础治疗后,在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处理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接受不同时期的手术治疗后,观察组30例患者手术均进行的较为顺利,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其中仅有感染控制后的患者疾病再次复发。10例患者手术成功4例,对手术未成功的患者,在对患者的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后,患者手术成功。结论:对先天性耳瘘的患者若患者无感染情况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手术方式以显微镜下的瘘管切除为主,若有感染的患者应在感染控制口立即进行手术,手术方法同上。
作者:印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6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高压氧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综合有效率(96.8%)显著高于对照组(80.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I评分(77.82±12.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5.53±10.28)分,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黄忠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在妇产科护理管理的过程当中使用激励机制,来进一步的探讨激励机制影响护理人员积极性以及患者满意度的程度。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各方面的激励管理,如:领导激励、环境激励、成就激励、教育激励以及感情激励等,同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进而进一步的分析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过程当中应用激励机制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程度。结果:应用激励机制不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人员的能动性以及积极性,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在没有进行激励机制只有百分之八十二,但是实施激励机制后,患者满意度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七,能够明显的看出实施前后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实施激励机制,不但能够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上去,同时还能够将温馨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进而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谢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加入银杏达莫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患者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paget 病的有效率为87.5%,鲍温病为100%,庞状癌为100%,鳞状细胞癌为90%,基底细胞癌为95%,日光性角化病为100%;患者不良反应较轻。结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的重要的临床价值,探究具体的孕期的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的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的孕期护理工作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孕期护理的基础上,对孕妇进行糖尿病和高血压基础疾病的健康教育的护理工作。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保健工作之后,观察组孕期妇女所出现的妊娠阶段的糖尿病以及妊娠阶段的高血压以及。结论:对孕期妇女采取孕期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可以高效地改善和降低孕妇出现妊娠阶段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病症的产生,另外对于降低剖宫产的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保障母婴的健康发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耀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结合外用黄金万红膏治疗50例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的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结合外荼黄金万红膏治疗神经性皮炎,每日一次;对照组采用皮炎平外荼患处治疗神经性皮炎,每日3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2%及28%。对照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4%及35%,无效率为21%。完全显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结合外用黄金万红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法显著、经济、方便,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杨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并与美托洛尔作对比。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调查对象。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30例,以药物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以药物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及83.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优于美托洛尔治疗。
作者:陈文海;石昌花;吴秉凤;姜纪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情感智能干预应用在帕金森患者中的效果进行研讨,并分析干预措施对病人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79例神经内科帕金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情感智能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心理状态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情感智能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帕金森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提高患者应对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优势。
作者:张崇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氧驱动雾化对小儿重症肺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的56例重症肺炎咳嗽患儿作为常规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的56例重症肺炎咳嗽患儿作为干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干预组患儿治愈率以及患儿喘憋、咳嗽、肺部湿罗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咳嗽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治疗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蔡菊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生育政策调整后,基层医院产科所采用的分娩方式变化进行了对比。方法:收集我院产科不同阶段的4600例住院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其中在2014年1月至9月实施了“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前的病历和在2016年1月至9月实施政策后的病历各2300例,对不同时期产妇的分娩方式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实施“二孩政策”后进行阴道分娩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剖宫产的比例则有所上升。结论:将两组数据相比,2016年生育政策实施后采用阴道分娩的比例下降,剖宫产的比例升高,同时孕期合并症和瘢痕子宫的产妇增多,提示“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产妇结构和生育方式已产生影响,产科工作难度增加,医院产科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助产形势的变化。
作者:王治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预见护理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2015年8月-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而后者采用预见护理,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探讨预见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预见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病况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金桃玲;冯百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报告1例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患者在住院期情绪稳定,发生2次低血糖之后逐渐消失,经过10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好转出院。教育患者怎样判断低血糖反应,如何预防低血糖发生,发生后实施了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以及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作者:付晓杰;邓燕青;王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产后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82例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产妇82例,根据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产妇均为41例,所、有产妇均以一般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优质产后护理干预,后统计各组的平均泌乳周期以及乳房胀痛产生几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无论在平均泌乳周期及乳房胀痛产生几率低于对照组,而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传统护理干预手段,采用优质产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同时缩短泌乳周期,减少产妇的不适感。
作者:周宗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5例 Hp 阳性的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胀、腹痛/腹部灼热感、焦虑/抑郁等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提升Hp阳性的 FD 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其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情绪的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患的不良情绪缓解情况和护理效果明显要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能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高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妊高症发病因素及其护理措施进行探究,为今后提升该疾病治疗效果提供一定帮助。方法:采取随机选择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一年时间内发生所收治6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采取数表法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前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后者施以优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难产与子痫发生率、新生儿体重与Apgar评分这些指标进行对比。结果:①两组患者难产与子痫发生率对比上,实验组分别为3.33%(1/30)、6.67%(2/30),对照组则为13.33%(4/30)、16.67%(5/3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②两组患者新生儿体重与Apgar评分对比上,实验组患者新生儿平均体重及评分为3.4±0.2(kg)、9.6±0.4,对照组则是2.8±0.2(kg)、8.4±0.2,同样是前者要优于后者。此外,上述对比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妊高症患者受基因遗传、胎盘或滋养叶等细胞缺血因素所影响而出现妊高症,此时除了采取针对性治疗手段外,优质护理地实施不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在提升孕妇与新生儿生存质量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者:潘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瑞舒伐他汀钙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表方法将其分为A、B、C 三组,每组各50例患者,3组患者均进行冠心病的常规临床治疗,对 A 组进行10mg的阿托伐他汀给药治疗,此外分别对B组、C组患者进行10mg、20mg的瑞舒伐他汀钙给药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后,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0%,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P<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以及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A、B两组,HDL-C水平则明显高于A、B两组;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同剂量的给药治疗效果不同,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患者血脂水平,安全性较高。
作者:肖柱旻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方法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6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患者入院后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干预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成功时间。结果:干预组抢救成功的29例,死亡人数为1例,抢救成功率为96.7%;对照组抢救成功的23例,死亡人数为7例,抢救成功率为76.7%,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抢救时间长度分别为(49.6±10.5)min、(75.8±12.6)min,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方式能够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抢救时间。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251例预防接种麻风疫苗的儿童,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儿童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儿童接种及时率、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满意度96.75%高于对照组88.28%(P<0.05);观察组儿童接种及时率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69.53%(P<0.05);观察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3.25%低于对照组9.38%(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显著,可提高儿童接种及时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