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梅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39例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骨化三醇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WOMAC评分、骨密度及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本组39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BALP、BGP 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RACP-5b、CTX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显著,对于缓解症状、促进疾病转归、改善骨代谢指标和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闫月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劣性。方法:选取2014年07月~2016年0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腰部重度疼痛、感染、内固定破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九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的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156例,分析了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疗效,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妊娠包块大小、血β-HCG 值和不良反应。结果:有效率为92.9%。结论:宫外孕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保守治疗,疗效确切,治疗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慢性乙肝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诊断为糖尿病且既往有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是选取同期的内分泌科收治的新发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诊断为糖尿病后采取相应降糖治疗后6个月以及12个月后空腹血糖、HbA1C 以及相关糖尿病知识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经过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空腹血糖水平和 HbA1C 水平均低于观察组。相关影响因素的考察结果表明观察组在自我管理能力、饮食依从性以及DKT得分上均显著落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病毒数量与乙肝并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患者自身也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以及血糖控制相关知识,在临床的宣传教育上可以侧重相关的不足,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周曙芳;刘薇薇;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盆腹腔手术史对妇科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3例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其中40例行盆腔手术者视为观察组;43例无盆腔手术者视为常规组,对两组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的盆腹腔粘连发生率为80%,高于常规组的13.9%,(P<0.05),且既往盆腹腔手术的次数、类型以及原因均对盆腹腔粘连具有较高的影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中转开腹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行盆腹腔手术者可再次实施该手术,但术中需要防止出现中转开腹的情况。
作者:袁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临床观察探讨护理干预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平均进行辛伐他汀、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采取服用药物依从性评价问卷,两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实验组患者服用药物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增加阵发性房颤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减少患者房颤持续时间、房颤负荷以及房颤发生率。
作者:王瑞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中,治愈28例(33.3%),显效32例(38.1%),有效18例(21.4%),无效6例(7.1%),总有效率为92.9%。症状缓解平均时间为(11.9±2.8)d,溃疡愈合平均时间为(40.6±6.4)d。随访6个月,1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1.9%。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消化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无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廖富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现今,接种疫苗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计划免疫工作在城市医院的进展较为成功,但在乡镇卫生院中仍存在一些弊端。对此,本文从各个角度探讨了目前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预防接种设备问题、接种人员资格问题、疫苗管理问题、计划免疫宣传工作问题等,并积极探索,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作者:安仕勇;王来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在药物的使用上也出现了更多的新型药物,而这些药物在实际的安全使用中,也极有可能发生混淆的现象。如何加强对此类药物的安全管理,也就成为了当下社会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从安全管理的对策进行分析,探究其中不断发展的安全管理对策。
作者:何仕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尿素乳酸软膏治疗寻常型鱼鳞病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尿素乳酸软膏治疗寻常型鱼鳞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软膏基层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尿素乳酸软膏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第2周、第4周总有效率均为100%,第4周痊愈率明显高于第2周,对照组第2周总有效率为85.36%,第4周总有效率均为90.24%,第4周痊愈率明显高于第2周,实验组两阶段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阶段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经过此次实验研究表明运用尿素乳酸软膏治疗寻常型鱼鳞病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疗效,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郭坤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资料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76例病人均分为2组,一组应用缬沙坦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应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疗效较好,而且改善各项指标明显不,不良反应少,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陈启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5例 Hp 阳性的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胀、腹痛/腹部灼热感、焦虑/抑郁等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提升Hp阳性的 FD 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其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耳鸣的患者采用祛瘀豁痰汤进行治疗,并对祛瘀豁痰汤在耳鸣治疗中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18例耳鸣患者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耳聋左慈丸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祛瘀豁痰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同等治疗周期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明显,其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祛瘀豁痰汤能够对耳鸣的患者起到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故而,可以在耳鸣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鹿角霜与抗生素联合在急性乳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所接收与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而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和鹿角霜进行治疗,然后对照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断哺乳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抗生素与鹿角霜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效果较为明显,对哺乳造成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跃宏;郭晓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生育政策调整后,基层医院产科所采用的分娩方式变化进行了对比。方法:收集我院产科不同阶段的4600例住院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其中在2014年1月至9月实施了“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前的病历和在2016年1月至9月实施政策后的病历各2300例,对不同时期产妇的分娩方式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实施“二孩政策”后进行阴道分娩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剖宫产的比例则有所上升。结论:将两组数据相比,2016年生育政策实施后采用阴道分娩的比例下降,剖宫产的比例升高,同时孕期合并症和瘢痕子宫的产妇增多,提示“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产妇结构和生育方式已产生影响,产科工作难度增加,医院产科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助产形势的变化。
作者:王治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病例数60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比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参比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创面感染、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的人数少于参比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对比结果同样显著(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具有较好的作用,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麦晓纯;王雅燕;黄敏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安全、精确的PICC尖端定位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经我院静疗小组评估后需行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方法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体表测量法行PICC置管。比较两组方法PICC导管尖端一次性到达上腔静脉(SVC)的成功率,和一次性到达佳位置即SVC下段和SVC与右心房交界处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到达佳位置的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行PICC置管,可提高PICC尖端一次性到达佳位置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霞;吴宏;黄小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临床疾病病发原因和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于2013年6月到2016年2月所接收老年眩晕患者80例作为本组调查对象,行分组处理后借助不同疗法治疗,判定其治疗结果。结果:全部老年眩晕患者中,男31例,女49例,男女比例为1∶1.58,女性老年患者略高于男性老年患者。发病高的两类情况为慢性主观性头晕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分别占35.0%和28.8%。不同方法治疗后,患者临床疾病好转率为86.25%。结论:临床诱发老年人眩晕的主要因素为慢性主观性头晕,根据患者临床病症对症治疗效果突出,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钱丽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方式。将两组患者对该类疾病的认知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传染病的认知程度比较高,达到95.0%,而对照组患者对于传染病的认知程度为50.0%,两组患者对于传染病的认知情况差异比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传染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传染病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并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肾内科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并急性左心衰住院患者共102例,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强心加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72例,在常规强心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治疗,观察两组心衰缓解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56.7%,观察组有效率97.2%。结论硝普钠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并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卢芳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