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麦晓纯;王雅燕;黄敏儿

关键词:全程护理,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病例数60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比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参比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创面感染、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的人数少于参比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对比结果同样显著(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具有较好的作用,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围产期护理干预在母乳喂养中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给予产妇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2月~2015.11月时间段在我院待产住院的产妇中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护理后的母乳喂养率(76.74%)和喂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86.05%),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围产期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和喂养质量效果明显。

    作者:乔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开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1例的麻醉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开胸腹腔镜联合下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的麻醉管理,评价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例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使用的是35 Fr/Ch双腔支气管导管,采用的是双肺听诊定位,开胸时行单肺通气,腹腔镜时行双肺通气。结果: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维持稳定,手术时间8h30min,单肺通气5h。总结: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行开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手术麻醉效果理想,手术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应用及推广。

    作者:邓国富;姚智;付守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在社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社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应用现状及效果。方法:以近三年内我社区服务中心的386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按是否规律应用他汀类药物分为规律应用组和未规律应用组,分析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他汀类药物应用情况与应用效果。结果:386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规律他汀类药物应用率仅为61.92%。规律应用组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指征二级预防有效控制率为87.87%,明显高于未规律应用组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指征二级预防有效控制率的66.67%,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X2=24.071,P<0.05)。结论: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规律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控制其高危因素指征,但由于社区心血管患者规律他汀类药物应用率仍然较低,因此,他汀类药物在社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作者:张天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组间比较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8%),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效果较好,不仅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手术疤痕小,美观,神经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建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女性定期妇科体检的必要性

    随着当代社会工作竟争压力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疾病也容易侵袭人体健康。很多人表面看起来很健康,殊不知身体可能已经潜伏着某些早期病理改变,很多妇科疾病在前期并无明显症状,而其潜在危险却是难以准确预料的,一旦突发,所带来的身体危害都是难以估计的。

    作者:杨林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梅尼埃病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梅尼埃病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诊治的BPPV患者88例,全部患者都符合BPPV的诊断标准。其中有50例患者符合梅尼埃病的诊断标准,并且这些患者都采用变位试验进行诊断,采用管石复位法进行治疗。然后分析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体位诱发实验可以知道,后半规管BPPV有37例(74.00%),水平半规管BPPV有13例(26.00%),后半规管BPPV明显多于水平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和后半规管BPPV一次复位的成功率都低,需经多次复位才能成功,并且该病的复发率较高;50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自发性眼震(22.00%),有30例发生半规管轻瘫(6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分析可以发现,梅尼埃病并发BPPV疾病的特点为:①女性患者的比例要高于男性患者的比例。②BPPV大多都并发于梅尼埃病之后。③该病持续时间较长。④半规管轻瘫比较多见。⑤梅尼埃病并发BPPV中大部分类型是后半规管BPPV。⑥BPPV治疗比较困难,一次复位的成功率低,需经多次复位才能成功,并且该病的复发率较高。

    作者:葛李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瑞舒伐他汀钙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表方法将其分为A、B、C 三组,每组各50例患者,3组患者均进行冠心病的常规临床治疗,对 A 组进行10mg的阿托伐他汀给药治疗,此外分别对B组、C组患者进行10mg、20mg的瑞舒伐他汀钙给药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后,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0%,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P<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以及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A、B两组,HDL-C水平则明显高于A、B两组;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同剂量的给药治疗效果不同,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患者血脂水平,安全性较高。

    作者:肖柱旻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PBL教学方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PBL教学方法进行系统解剖学教学,调查分析教学后的课堂效果。结果:通过PBL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实践及交流合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结论:在系统解剖学的教学工作中,使用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对临床教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王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医护人员的防护

    随着医学的发展,化疗药物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的科室也不断扩大,化疗药物虽然对病人的病情治疗及生命延续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对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的健康防护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临床手术中发生的各种危害的途径和种类,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不断总结方法和经验,持续改进和完善流程,将术中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降到低。

    作者:李德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影响2型糖尿病慢性乙肝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慢性乙肝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诊断为糖尿病且既往有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是选取同期的内分泌科收治的新发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诊断为糖尿病后采取相应降糖治疗后6个月以及12个月后空腹血糖、HbA1C 以及相关糖尿病知识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经过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空腹血糖水平和 HbA1C 水平均低于观察组。相关影响因素的考察结果表明观察组在自我管理能力、饮食依从性以及DKT得分上均显著落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病毒数量与乙肝并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患者自身也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以及血糖控制相关知识,在临床的宣传教育上可以侧重相关的不足,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周曙芳;刘薇薇;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中,治愈28例(33.3%),显效32例(38.1%),有效18例(21.4%),无效6例(7.1%),总有效率为92.9%。症状缓解平均时间为(11.9±2.8)d,溃疡愈合平均时间为(40.6±6.4)d。随访6个月,1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1.9%。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消化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无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廖富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川芎嗪注射液与酚妥拉明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以及酚妥拉明联合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给予平均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另给予川芎嗪注射液与酚妥拉明结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58.3%,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选择川芎嗪注射液以及酚妥拉明进行联合治疗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宗晓敏;张广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

    目的:详细探究患者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例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以及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臭氧消融术+硬膜外前间隙松解术进行治疗。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例行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8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氧过敏,过敏症状胸闷,气促,心悸,血压升高等并发症,经上氧,地塞米松10 mg缓慢静推后,症状好转。结论:在对患者行疼痛科微创介入术过程中,要求医生能够准确掌握疼痛科各类微创介入术适应证,针对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够降低疼痛科患者经微创介入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吴宗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究健康教育在围产期妇女预防保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围产期妇女预防保健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围产期产妇中随机选取26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130名。安排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健康知识教育,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系统化预防保健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疾病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系统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围产期产妇预防保健,可有助于提升产妇保健护理的能力,降低母婴发病率,效果显著,应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信息化技术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分析

    信息化对于提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意义重大,本文将信息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与传统纸质文书管理作一简要对比,揭示信息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的必要性。

    作者:白文瑾;焦桂生;王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隐裂性牙髓炎根管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隐裂性牙髓炎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随即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展开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均使用CEREC3进行全冠修复,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反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填充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能够显著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手术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分析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手术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肾结石患者,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划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n=38)。常规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常规组发生率21.4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方式,经皮肾输尿管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手术疗效更加理想,临床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有助于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广泛推广。

    作者:尹华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对剖宫产率及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对剖宫产率及母乳喂养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接受的300名孕产妇,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产前检查与健康指导,研究组孕产妇接受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对两组孕产妇妇的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孕产妇的剖宫产更低而母乳喂养率更高,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能够提高产妇对于剖宫产和母乳喂养的认识,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指导

    目的: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方法和保健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于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营养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儿的病因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和保健护理,观察和分析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指导之后,患儿的营养不良情况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及其家长获得了丰富的健康知识,行为更加规范,护理满意度得到大程度提升。结论:在了解小儿营养不良患儿的病因后,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指导,可以丰富患儿及其家属有关小儿营养不良及其治疗和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有助于规范家长行为,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乡镇卫生院常见痔的诊断与治疗

    痔是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的曲张静脉引起的团块,并因此而产生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痔是常见病,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高,常因有症状而影响劳动。

    作者:李宗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