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

吴宗文

关键词:微创介入术, 不良事件, 预防
摘要:目的:详细探究患者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例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以及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臭氧消融术+硬膜外前间隙松解术进行治疗。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例行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8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氧过敏,过敏症状胸闷,气促,心悸,血压升高等并发症,经上氧,地塞米松10 mg缓慢静推后,症状好转。结论:在对患者行疼痛科微创介入术过程中,要求医生能够准确掌握疼痛科各类微创介入术适应证,针对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够降低疼痛科患者经微创介入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内脏反位并脾破裂手术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全胸腹腔内脏反位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系指心肺横隔肝脾及胃肠等内脏的位置呈180°反位似正常人的镜面像而循环呼吸及消化功能均正常。此类患者仅占总人数0.01%[1],临床上全内脏反位较少见,开腹切除右位脾脏,尤其是内脏全部反位型右位脾脏的几乎未见报道,相关手术经验也较缺乏。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常见腹腔脏器损伤性疾病,发生率占腹部损伤20%~40%,占开放性损伤的10%左右,常合并多脏器损伤与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医生应给予高度重视[2],且常合并头、胸、四肢、脊柱、肝肾等脏器疾病,病情凶险[3]。治疗多以手术修补或脾脏切除为主,部分脾脏全切患者术后可有免疫功能低下,发生凶险性感染的可能性大幅提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4]。笔者结合对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全内脏反位脾破裂患者的手术治疗并复习文献,探讨全内脏反位脾破裂的诊疗经过、注意事项及手术技巧。

    作者:吴一杰;潘耀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6次/日,连续用药8周。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鱼腥草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为74.6%;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9.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鱼腥草滴眼液能够显著地缓解干眼症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祝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开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1例的麻醉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开胸腹腔镜联合下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的麻醉管理,评价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例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使用的是35 Fr/Ch双腔支气管导管,采用的是双肺听诊定位,开胸时行单肺通气,腹腔镜时行双肺通气。结果: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维持稳定,手术时间8h30min,单肺通气5h。总结: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行开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手术麻醉效果理想,手术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应用及推广。

    作者:邓国富;姚智;付守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早期综合护理用于脑梗塞患者语言与肢体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次主要对早期综合护理用于脑梗塞患者语言与肢体功能康复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脑梗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取常规护理者为参照组,在参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综合护理者为试验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语言和肢体功能的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改善显著。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综合护理不仅可促进其语言及肢体功能的恢复,还可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作者:刘慧;唐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信息化技术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分析

    信息化对于提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意义重大,本文将信息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与传统纸质文书管理作一简要对比,揭示信息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的必要性。

    作者:白文瑾;焦桂生;王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肝内外胆管结石经微创方法治疗时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时优质护理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提供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满意度。结果: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前后经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SDS、SAS 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改善(降低),但研究组SDS、SAS、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缓解其负面情绪,对维持护患关系良好性及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尿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在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血尿素较为常见,与此同时高尿酸血症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与冠心病、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患病率存在相关性,独立性相对较强,通常情况下,血尿酸来源体内核酸代谢,属于可溶性抗氧化剂,一旦血尿酸水平呈现上升状态,会对血小板聚集起到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血栓发生率。为此,本问对血尿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现对心脑血管疾病做一综述。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对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骨科收取的50例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选择手术治疗,观察组选取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2%,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0%,观察组患者负重时长、住院时长、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选择手术治疗除了可以提升其整体优良率,可推广。

    作者:晏中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应答不佳的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优化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应答不佳的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治疗措施。方法:我们对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其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常规、生物学指标以及病毒学指标等,随访观察时间24周为观测的时间点。结果:经过治疗与观察我们发现,治疗24周以后,只有24例患者HBV DNA阴转,且其e抗原血清转换良好,血清 HBV DNA 水平与其无明显相关性,总体上显示应答效果不佳;经过半年时间的随访,HBV DNA的复发折有15例,其复发比率为18.75%,e抗原血清学转换者维持应答。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 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24周时 HBe Ag 血清学转换率和 HBV DNA阴转率与治疗前血清ALT水平密切相关,停药后具有持续应答效应。

    作者:白彦菊;姜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观察加减温经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加减温经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以25例为一组。干预组患者采用温经方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6.0%、76.0%,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有2例头痛病例,有1例潮热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干预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病例,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减温经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陈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医护人员的防护

    随着医学的发展,化疗药物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的科室也不断扩大,化疗药物虽然对病人的病情治疗及生命延续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对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的健康防护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临床手术中发生的各种危害的途径和种类,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不断总结方法和经验,持续改进和完善流程,将术中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降到低。

    作者:李德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法复位前臂开窗式石膏夹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伤科急诊的常见骨折之一,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该骨折发生呈现上升趋势,老年人的桡骨远端骨折多以粉碎型多见。笔者对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深入研究,使得多数患者避免开刀手术治疗。近年来采用手法复位前臂开窗式石膏夹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指导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疗法简易安全实用,患者骨折皆能满意疗效。为此,笔者对2012年09月-2015年09月期间,门诊就诊的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66例用手法复位前臂开窗式石膏夹固定进行治疗,患者全部随访,现总结报告且报道如下。

    作者:贾江波;张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细节护理在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运用细节护理后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孕产妇80例,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针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各方面质量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运用细节护理后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明显改善护理质量,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究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对策。方法:医院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诊治的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70例,并且这些患者都伴随有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在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7.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进行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呕吐的概率,还可以疏导患者的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肿痛安胶囊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肿痛安胶囊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所收治的100例牙龈炎及智齿冠周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局部冲洗,对照组患者将碘甘油注入到盲袋,而研究组患者则是将盐水冲释肿痛安胶囊后注入到盲袋,每天换药一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以及患者牙龈炎指数的变化情况,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治疗5d以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龈炎状况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牙龈状况改善情况较为显著,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比对照组的88.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痛安胶囊对于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龈炎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并与美托洛尔作对比。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调查对象。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30例,以药物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以药物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及83.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优于美托洛尔治疗。

    作者:陈文海;石昌花;吴秉凤;姜纪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

    目的:详细探究患者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例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以及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臭氧消融术+硬膜外前间隙松解术进行治疗。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例行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8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氧过敏,过敏症状胸闷,气促,心悸,血压升高等并发症,经上氧,地塞米松10 mg缓慢静推后,症状好转。结论:在对患者行疼痛科微创介入术过程中,要求医生能够准确掌握疼痛科各类微创介入术适应证,针对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够降低疼痛科患者经微创介入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吴宗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并评价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急性喉炎患儿88例均分为两组,先给予两组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4例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实施综合护理,评价分析不同护理应用效果。结果:两组的疗效、治疗情况(雾化治疗次数、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同时结合采用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冯俐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细节护理对于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于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随机选择未实施细节护理期间(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和实施细节护理期间(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两组患者,每组各102例,其中未实施细节护理为对照组,实施细节护理期间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秋梅;罗润娥;谢咏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CEA、NSE、CYFRA21-1、CAl25在不同类型肺癌中水平的比较及治疗的评价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多种肺癌标志物的分析,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吴江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肿瘤科住院采用一线方案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共计74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年龄66±19岁,其中男43例,女31例,腺癌29例,鳞癌22例,小细胞肺癌23例;对照组为肺部CT未见异常的健康人群。结果:CEA在腺癌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为58.6%;NSE 在小细胞肺癌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为73.9%;CYFRA21-1在鳞癌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为72.7%;CA125在腺癌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为72.4%。在与对照组的比较中,腺癌组CEA、CYFRA21-1、CA1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鳞癌组仅CYFRA21-1显著高于对照组;小细胞肺癌组仅NSE 高于对照组;与腺癌组比较中,鳞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中的CEA、CA125均低于腺癌组;与小细胞肺癌组比较中,鳞癌组和腺癌组NSE均低于小细胞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位腺癌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明显,治疗四周期后肿瘤大小、CEA、CYFRA21-1、CA125均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在肺癌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曹婷华;陈超;凌鑫;李燕;宁志强;陆海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