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玉玲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对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病区在2016年5月-2016年10月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病情况,总结其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50例中49例膀胱功能恢复,膀胱恢复率为98.00%,1例带尿管出院,经过预后干预之后,患者病情好转,经过院外调养后恢复。结论:临床上对于产后尿潴留产妇,需要加强产后护理,这对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中卫市戒毒维持治疗的脱失原因,为进一步推动戒毒维持治疗健康发展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89例脱失戒毒维持治疗进行电话和家属随访调查。结果:中卫市戒毒维持治疗门诊脱失率61.49%,在参加戒毒维持治疗期间因偷吸毒品被公安机关强制戒毒或劳教戒毒而脱失率8.30%;因偷、抢、骗及其他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羁押而脱失率40.83%;因生病、怀孕、脱失率29.76%;自认为已戒断而脱失率13.49%;死亡4.15%;脱失原因不明0.69%;因外出务工、做生意而脱失率2.76%。脱失人员治疗期间尿吗啡检测阳性率为19.72%。注射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艾滋病、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3],不安全的注射吸毒行为是造成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兴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择期实行PTCA加支架置入、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SCL-90)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CL-90评分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惧、偏执等心理状态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病接入性治疗中,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苗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规范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掌握妇幼保健院实际工作情况。方法:本文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40份妇幼卫生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对孕产妇保健服务情况进行统计。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采取一系列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优化措施,选取40份妇幼卫生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再对孕产妇保健服务情况进行统计。结果:通过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40份妇幼卫生信息以及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40份妇幼卫生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在采取一系列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优化措施后,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高危妊娠检出率、高危孕产妇检出率等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妇幼卫生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结论:在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强信息登记、统计管理,提高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为妇幼卫生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作者:杨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估神经导航辅助下微创技术治疗老年患者丘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180例老年丘脑出血的患者(≥60岁),发病后6-24小时经保守治疗后开颅手术。随机分为2组。通过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血肿外引流术患者为实验组,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6个月后有效率(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定义)。结果:对照麻醉时间较长(3.41±0.54 h vs.1.14±0.31 h,P<0.01),和血液损失更多(273±89 ml vs.93±34 ml,P<0.01)。两组间血肿清除率无显著差异(79.37±14.31% vs.80.19±20.05%,P>0.05)。实验者在手术后并发症中与对照组相比,气管切开(P<0.01)、肺感染(P<0.01)、低蛋白血症(P<0.0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括消化道溃疡与癫痫。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ADL I-III)锁孔组更好(P<0.05)。结论:应用神经导航辅助下微创穿刺置管治疗老年丘脑出血,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许明涛;许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详细探究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术后,对于3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换药护理、尿潴留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切除的黏膜环完整均匀,平均宽约(3.5~4.0)cm,中央见少许肌层,吻合口距齿线平均2.0cm,经过护理后均基本恢复。结论:手术是临床治疗痔疮的主要方式,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对此,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尽快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钟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实施胸外科开胸术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临床分析,探究致使其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方法:收集65例行开胸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6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患者经过胸外科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属于比较常见的,为了预防这一状况的发生,要求术前医生对于患者的身体有充分的了解,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作者:胡银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1组为对照组(n=35)采取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另1组为观察组(n=35)联合使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明显提高(P<0.05),对比两组ADL评分及NISS评分结果,观察组也具有明显优异性(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方法和保健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于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营养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儿的病因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和保健护理,观察和分析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指导之后,患儿的营养不良情况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及其家长获得了丰富的健康知识,行为更加规范,护理满意度得到大程度提升。结论:在了解小儿营养不良患儿的病因后,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指导,可以丰富患儿及其家属有关小儿营养不良及其治疗和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有助于规范家长行为,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过程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伴随着各种高端科技在检验医学中的不断运用,有力地确保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有效性,为患者疾病的迅速诊断,快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患者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医学检验也提出了更高,更优,更精,更准的要求。本文从临床开具申请单到标本的采集再到标本的处理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及常见影响因素逐一进行了阐述,完善检验程序,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作者:罗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胎盘早剥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从我院急诊室2014年~2015年抢救的98例胎盘早剥孕妇中抽取足月孕周44例,上半年22例下半年2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执行的是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执行的是医护一体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抢救时间、术后胎盘剥离面积、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出院后随访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医护一体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胎盘早剥病人的抢救效率,促进了母儿的愈后,使医疗护理质量及医患、护患的关系得到认可。
作者:章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在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血尿素较为常见,与此同时高尿酸血症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与冠心病、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患病率存在相关性,独立性相对较强,通常情况下,血尿酸来源体内核酸代谢,属于可溶性抗氧化剂,一旦血尿酸水平呈现上升状态,会对血小板聚集起到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血栓发生率。为此,本问对血尿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现对心脑血管疾病做一综述。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影响极其各自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30例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随机区组法将其分为65例对照组和65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分别治疗患者,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水平、结石完全清除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其结石完全清除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观察组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胆漏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更低,其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相比,腔镜联合术式治疗手术时间更短,其康复速度更快,并且能有效的减轻术中创伤和术后疼痛的程度,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能做到有效的预防,其临床价值要高于传统开放术式。
作者:林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伴卵巢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实习医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6例妊娠伴卵巢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为95.65%,对照组为78.26%,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②并发症率:对照组26.09%,实验组4.35%,前者高于后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在妊娠伴卵巢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能降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3.40%,且护理满意度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4.47%,组间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鹿角霜与抗生素联合在急性乳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所接收与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而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和鹿角霜进行治疗,然后对照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断哺乳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抗生素与鹿角霜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效果较为明显,对哺乳造成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跃宏;郭晓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并发症及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1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只给予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0%,对照组为25.5%,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68,P>0.05);研究组1、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0.4%,58.5%,40个月,均高于对照组为85.4%,30.3%,22个月;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生存率均降低,研究组下降幅度较小,两组曲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11,P=0.039<0.05)。结论: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闫观升;王志广;刘龙;张宏;李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取我社区2014年1月-2016年8月老年高血压患者82例进行分组研究。简单组进行简单护理,系统组进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水平;依从情况和住院情况;护理前和出院时患者血压、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系统组跟简单组比较,护理满意水平更高,P<0.05;系统组相较于简单组依从情况更好,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更少,P<0.05;护理前两组血压、生活质量相似,P>0.05;出院时系统组相较于简单组血压、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方式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情况,改善血压,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住院负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胎儿窘迫的临床观察以及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发现的胎儿窘迫中选取130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其分娩结局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经统计,本组胎儿剖宫产、助产分娩和阴道分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6.42%、20.00%和65.38,无死亡。②经分析,脐带因素、产妇因素和胎盘因素在胎儿窘迫中的发生率分别为50.77%、19.23%和30.00%。结论:通过密切的临床观察,及时给予心理干预、胎心和胎动监测等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产妇和胎儿的状态,促进安全分娩或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罗曾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的血液透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共31例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患者的血压、白蛋白、血糖、血肌酐以及BUN 指标变化情况,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生存率和死亡率。结果:患者通过血液透析治疗之后,心衰、胸腹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贫血等状况均出现明显改变,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明显改善。透析后,患者出现了发热、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并针对患者情况进行处理,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患者生存率为100%,并未出现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数据,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有效的控制了并发症发生率,稳定患者病情,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