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探析

周丽姣

关键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 护理干预方式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取我社区2014年1月-2016年8月老年高血压患者82例进行分组研究。简单组进行简单护理,系统组进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水平;依从情况和住院情况;护理前和出院时患者血压、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系统组跟简单组比较,护理满意水平更高,P<0.05;系统组相较于简单组依从情况更好,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更少,P<0.05;护理前两组血压、生活质量相似,P>0.05;出院时系统组相较于简单组血压、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方式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情况,改善血压,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住院负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上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均有一定疗效,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起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伟平;薛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于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20例,分为两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10例试验组强化护理干预,并比较分析两组血糖水平、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都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运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杨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妇科护理过程中患者隐私保护的探讨

    目的:调查妇科护理工作中患者隐私保护状况,探讨对患者的隐私保护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12月妇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的妇科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患者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加强患者的隐私保护。结果:实施了隐私保护的实验组妇科患者,其隐私的泄露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护理中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对隐私采取保护措施,将保护隐私变成一种习惯与责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苏国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ICU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ICU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ICU 接受气管插管及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2.22%,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56%,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语言沟通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月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组间比较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8%),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效果较好,不仅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手术疤痕小,美观,神经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建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诊治的消化道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第4周的治疗有效率是72.00%,第6周的治疗有效是86.00%;而对照组患者第4周的治疗有效率是84.00%,第6周的治疗有效率是94.00%。观察组患者第4周和第6周的治疗有效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P<0.05,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汪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肝肾阴虚型缺铁性贫血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使用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肝肾阴虚型IDA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6月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血生胶囊。分别于治疗3个月及停止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肝肾阴虚型缺铁性贫血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莎;陈秀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探讨并对治疗过程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试验,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临床药物治疗,同时对治疗组采用运动治疗、电刺激治疗等多种早期康复疗法,后对两组患者在3个月后进行运动功能的评测。结果:两组的运动功能的评测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治疗组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该种疾病的患者的运动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及质量。

    作者:侯治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治疗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2016年4月~2017年1月来该院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风险管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疗效差异。经比较,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对照组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为2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3.3%,组间两项指标差异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进而降低风险事件的实际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虞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资料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76例病人均分为2组,一组应用缬沙坦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应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疗效较好,而且改善各项指标明显不,不良反应少,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陈启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胎儿窘迫的临床观察及干预措施探究

    目的:对胎儿窘迫的临床观察以及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发现的胎儿窘迫中选取130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其分娩结局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经统计,本组胎儿剖宫产、助产分娩和阴道分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6.42%、20.00%和65.38,无死亡。②经分析,脐带因素、产妇因素和胎盘因素在胎儿窘迫中的发生率分别为50.77%、19.23%和30.00%。结论:通过密切的临床观察,及时给予心理干预、胎心和胎动监测等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产妇和胎儿的状态,促进安全分娩或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罗曾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口腔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150例(150颗牙)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分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人,其中观察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术后一周观察组的成功率是94.7%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并且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概率,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尉信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急性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分析急性农药中毒的抢救要点及主要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6年10月在我科抢救治疗的患者,共40例,根据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实验组患者接受急诊抢救及对症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按照一般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临床抢救护理效果及总体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CHE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性、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掌握急性农药中毒抢救要点,配合完善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抢救质量,减少风险发生。

    作者:詹素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和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接收的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65例,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6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一年内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复发率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鼻窦炎,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创伤小且术后复发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施其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究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对策。方法:医院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诊治的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70例,并且这些患者都伴随有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在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7.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进行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呕吐的概率,还可以疏导患者的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00例老年性胃溃疡的诊断和内科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胃溃疡的临床诊断及内科综合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性慢性胃溃疡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临床资料,总结老年慢性胃溃疡临床诊断及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均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且根据患者的具体发病情况予以雷贝拉唑、抗幽门螺杆菌、铝碳酸镁片、果胶秘等药物,并有效防治不良反应。终78例患者治愈,治愈率78%,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96例)治愈76例,治愈率79.17%。结论:老年性胃溃疡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胃镜检查及其他临床检查,尽早诊断,进一步实施内科综合治疗,继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湛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实施标准化PPT健康教育对放射性核素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放射性核素治疗患者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让患者更好地接受隔离配合治疗,减少放射性核素的污染,避免对放射性敏感人群的影响,大限度地加速治疗患者体内核素的排出。方法: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选择80例接受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患者,年龄13-75岁,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均采用标准化PPT进行健康教育,以 PPT 形式集中授课:由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有针对性地制定授课内容。科室内由专业基础扎实、有讲授经验的护理人员采用 PPT 形式将授课内容图文并茂的向病人和(或)家属进行讲解。讲课结束后通过互动及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病人或家属意见和需求,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进一步优化健康教育内容,完善PPT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而增进病人对疾病和核素治疗的正确认识,提高其诊疗依从性,改善和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书面及口头教育的形式。结论:通过标准化的PPT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住院隔离期间的依从性,加强了护患沟通机会,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护士的学习主动性。

    作者:郑双芝;孙美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评价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3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式,以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为主,将其分为A组和B组,分别应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综合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7例患者有显效人数33例,总有效率86.8%,B组为69.4%,A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B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7%,B 组的不良反应率为8.3%,B 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 A 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其优势显著,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社区产后访视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探讨

    目的:探究社区产后访视护理服务在及时筛查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减少后遗症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因黄疸住院的新生儿资料,共100例。观察组:对50例患儿采用社区产后访视护理服务,经过产后7、14天的访视,一个月回医院随防检查。对照组:未经过社区产后访视护理服务的50例患儿。对比两组黄疸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黄疸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社区产后访视护理服务可以及时发现病理性黄疸的患儿,能让患儿及时得到治疗,减少黄疸所带来的后遗症,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

    作者:谢峥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28例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28例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56例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解剖钢板手术法治疗,实验组采取微创稳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 线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微创稳定系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良好等优点,为胫骨近端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常规方法处理困难的复杂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曹宇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