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术在重度痔手术后护理

钟丽玲

关键词:重度痔, PPH术, 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详细探究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术后,对于3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换药护理、尿潴留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切除的黏膜环完整均匀,平均宽约(3.5~4.0)cm,中央见少许肌层,吻合口距齿线平均2.0cm,经过护理后均基本恢复。结论:手术是临床治疗痔疮的主要方式,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对此,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尽快促进患者恢复。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耳鼻喉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耳鼻喉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来该院行耳鼻喉手术的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舒适组患者手术后心率、疼痛程度、术后的血压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术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还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银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影响极其各自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30例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随机区组法将其分为65例对照组和65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分别治疗患者,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水平、结石完全清除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其结石完全清除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观察组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胆漏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更低,其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相比,腔镜联合术式治疗手术时间更短,其康复速度更快,并且能有效的减轻术中创伤和术后疼痛的程度,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能做到有效的预防,其临床价值要高于传统开放术式。

    作者:林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卫市戒毒维持治疗者脱失原因调查

    目的:了解中卫市戒毒维持治疗的脱失原因,为进一步推动戒毒维持治疗健康发展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89例脱失戒毒维持治疗进行电话和家属随访调查。结果:中卫市戒毒维持治疗门诊脱失率61.49%,在参加戒毒维持治疗期间因偷吸毒品被公安机关强制戒毒或劳教戒毒而脱失率8.30%;因偷、抢、骗及其他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羁押而脱失率40.83%;因生病、怀孕、脱失率29.76%;自认为已戒断而脱失率13.49%;死亡4.15%;脱失原因不明0.69%;因外出务工、做生意而脱失率2.76%。脱失人员治疗期间尿吗啡检测阳性率为19.72%。注射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艾滋病、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3],不安全的注射吸毒行为是造成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兴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疼痛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疼痛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2例老年患者,按照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评价其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1d、术后6h、12h、1d的VAS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4%,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后疗效显著,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彭红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观察加减温经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加减温经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以25例为一组。干预组患者采用温经方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6.0%、76.0%,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有2例头痛病例,有1例潮热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干预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病例,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减温经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陈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当中抽取3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周萌萌;张英春;王丹丹;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硼酸氧化锌粉治疗皮肤皱褶处皮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硼酸氧化锌粉治疗皮肤皱褶处皮炎的效果。方法: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选取60例皮肤皱褶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及时清除局部刺激物,清洗待干,控制和转移刺激物来源。观察组患者皮肤皱褶处外用硼酸氧化锌粉;对照组氧化锌油外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时间(2±0.5)d,对照组的治愈时间(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酸氧化锌粉能有效控制和治疗皮肤皱褶处皮炎,并且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陆建芳;柳蒙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研究分析

    目的:研究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方法:收取本门诊2595张抗菌药处方,收取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期间,根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等资料,对门诊抗菌药处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门诊2595张抗菌药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共有957张,占36.9%,主要存在问题为剂量错误、联用不当、给药频率不当、选药不合理等,前5位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肟、克拉霉素胶囊等,在处方中,单一用药、二药联用、三药联用、四药联用分别占抗菌药处方的94%、5.4%、0.2%、0.03%。结论:通过对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进行分析,针对门诊抗菌药处方所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实施相关管理措施,从而提高门诊抗菌药处方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爱照护模式对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关爱照护模式对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普通照护模式,观察组行关爱照护模式,分别与治疗前,护理干预1周后以及出院1月后通过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焦虑、抑郁以及症状自评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护理干预1周后和出院后1个月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后1周以及出院后1个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干预1周后,对照组SAS评分没有显著变化,出院后1个月也没有显著变化。与观察组治疗前相比,护理干预1周后,SAS评分显著降低,出院后1个月的数据也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干预1周和出院后1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1周后,SCL-90分项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以及其他评分上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再出院后1个月,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SCL-90各子项没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中,行关爱照顾模式1周后患者SCL-90各子项中除敌对外,各子项均有显著差异,且出院1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除敌对项外,观察组其余项目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关爱照护模式理念先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示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邹景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50例产后尿潴留的病因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对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病区在2016年5月-2016年10月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病情况,总结其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50例中49例膀胱功能恢复,膀胱恢复率为98.00%,1例带尿管出院,经过预后干预之后,患者病情好转,经过院外调养后恢复。结论:临床上对于产后尿潴留产妇,需要加强产后护理,这对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对剖宫产率及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对剖宫产率及母乳喂养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接受的300名孕产妇,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产前检查与健康指导,研究组孕产妇接受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对两组孕产妇妇的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孕产妇的剖宫产更低而母乳喂养率更高,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能够提高产妇对于剖宫产和母乳喂养的认识,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加入银杏达莫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94例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胃镜下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2012-2015阳煤集团总医院检出的294例胃息肉患者的内镜、病理资料和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60岁)为胃息肉高发人群(32.8%);单发息肉195例(66.3%),多发性息肉99例(33.67%);息肉主要位于胃体(36.3%);息肉直径<=0.5cm多见(%);息肉类型主要为增生性息肉162(55.4%)、胃底腺息肉85(28.8%)和炎症性息肉16(5.7%)。息肉治疗以活检钳钳除94例,内镜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联合高频电切除193例(65.6%),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2例,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3例,外科手术2例。结论:胃息肉直径较小,多为单发,息肉主要位于胃体,以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为主;治疗方式多选择内镜下切除,息肉切除后有复发的可能,应加强随访。

    作者:皇甫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10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一般管理模式和人性化管理,模式,对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乙组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等指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0%,甲组护理管理满意率为70%。乙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阶段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其优势显著,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同时能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技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劣差异

    目的: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劣性。方法:选取2014年07月~2016年0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腰部重度疼痛、感染、内固定破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九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S)与经皮肾镜钬激光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结石直径6~10mm及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失败结石直径10~20mm 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17例236侧。采用FURS97例(104侧)作为FURS组,采用PCNL120例(132侧)作为PCNL组。比较2组治疗结石的手术时间、碎石成功率、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结果:FURS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热8例(2.1%),未出现严重并发症。PCNL 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热9例(7.5%),术中、术后明显出血3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愈2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无效,行患侧肾切除1例。FURS组手术时间长于PCNL 组,血红蛋白下降值小于PCNL 组,住院天数短于PCNL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2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结石直径6~10mm行ESWL 失败及结石直径10~20mm 的输尿管上段结石,FURS碎石与PCNL 疗效相近,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FURS取石术后患者恢复更快。

    作者:罗宣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喉炎时采用布地奈德和地塞米松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为期,共挑选患儿98例。其中49例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所得数据记Ⅰ组;另外49例患儿则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所得数据记Ⅱ组,两组均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模式。结果:Ⅰ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明显高于Ⅱ组71.43%(35/49),同时Ⅰ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Ⅱ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喉炎时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疗效更好,并且可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宣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56例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的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156例,分析了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疗效,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妊娠包块大小、血β-HCG 值和不良反应。结果:有效率为92.9%。结论:宫外孕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保守治疗,疗效确切,治疗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妇科护理过程中患者隐私保护的探讨

    目的:调查妇科护理工作中患者隐私保护状况,探讨对患者的隐私保护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12月妇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的妇科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患者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加强患者的隐私保护。结果:实施了隐私保护的实验组妇科患者,其隐私的泄露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护理中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对隐私采取保护措施,将保护隐私变成一种习惯与责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苏国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以大量腹水伴发假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报道

    1病例简介患者女,19岁,因“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4天”于2015-7-16入院。患者4天前感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及腹泻。次日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并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无好转。后患者腹胀明显加重,腹部逐渐膨隆并停止排气排便。2015-7-15转至某市级人民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15×109/L;生化示白蛋白32.7g/L、直接胆红素8.5μmol/L、尿素16.29mmpl/L、肌酐135μmol/L;肿瘤标志物 CA125171.9U/ml;腹水常规示红细胞+,透明黄色,无凝块,总蛋白62.6g/L,未查到癌细胞。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腹胀及腹部膨隆情况逐渐加重。患者2015-7-16入住山东省中医院普外科,入院症见:患者胃肠减压通畅,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草绿色液体,未进饮食,眠差,无发热,无排气排便,小便量可。查体:患者精神差,营养一般,腹部膨隆,未见明显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部手术瘢痕。腹软,上腹部压痛,无明显腹肌紧张,肝浊音界减小,肝肾区无明显扣击痛,腹部扣诊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未闻及,无气过水声,双下肢无明显水肿。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年,口服强的松、羟氯喹治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36×109/L,性粒细胞百分比84.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9.55×109/L;生化示白蛋白30.4g/、尿素18.99mmpl/L、尿酸630μmol/L、肌酐132μmol/L;凝血功能示:血浆D-二聚体14.5μg/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49.12μg/ml;全腹部强化CT示小肠管壁弥漫性肿胀,腹水,轻度脾大。CT影像可见部分小肠成“靶心”样改变。腹部穿刺抽出40ml 腹水,淡黄色,质清亮。初步诊断为:1.肠梗阻,2.腹水原因待查,3.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上给予胃肠减压、灌肠、胃肠外营养、抗感染等肠梗阻对症治疗。治疗1天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考虑患者肠梗阻诊断成立,故给予肠梗阻的相关对症治疗。但患者入院时伴发大量腹水,发病后腹部逐渐膨隆,3天即腹大如鼓,腹水原因不明,有肾病、腹膜病变、下腔静脉梗阻、腹腔肿瘤、肠系膜血管病变可能。因既往患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不能排除狼疮活动期血管病变造成。患者 CA125升高可能由炎症反应导致。2015-7-17患者面部出现面部蝶形红斑,请多个科室会诊,给予行相关免疫学血液检查示:补体 C3<0.172g/L、补体 C4<60g/L、抗双链DNA抗体定量216.17IU/ml、抗核抗体测定(ANA)定量阳性(+)胞浆型1:1000;24小时尿蛋白定量0.47g/24h。终明确诊断为:1.系统性红斑狼疮,2.假性肠梗阻。明确诊断后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免疫球蛋白20g iv.drip 一次、甲强龙80mg iv.drip Bid,2d后患者出现少量排气排便,腹痛消失,腹胀明显减轻,肠鸣音逐渐改善,减少激素用量至80 mg/d。患者肠梗阻症消失后,转入风湿科进行进一步治疗至出院。

    作者:李晨;周永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