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94例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皇甫云

关键词:胃息肉, 胃镜检查, 病理, 治疗
摘要:目的:了解胃镜下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2012-2015阳煤集团总医院检出的294例胃息肉患者的内镜、病理资料和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60岁)为胃息肉高发人群(32.8%);单发息肉195例(66.3%),多发性息肉99例(33.67%);息肉主要位于胃体(36.3%);息肉直径<=0.5cm多见(%);息肉类型主要为增生性息肉162(55.4%)、胃底腺息肉85(28.8%)和炎症性息肉16(5.7%)。息肉治疗以活检钳钳除94例,内镜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联合高频电切除193例(65.6%),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2例,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3例,外科手术2例。结论:胃息肉直径较小,多为单发,息肉主要位于胃体,以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为主;治疗方式多选择内镜下切除,息肉切除后有复发的可能,应加强随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围产期护理干预在母乳喂养中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给予产妇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2月~2015.11月时间段在我院待产住院的产妇中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护理后的母乳喂养率(76.74%)和喂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86.05%),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围产期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和喂养质量效果明显。

    作者:乔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251例预防接种麻风疫苗的儿童,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儿童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儿童接种及时率、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满意度96.75%高于对照组88.28%(P<0.05);观察组儿童接种及时率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69.53%(P<0.05);观察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3.25%低于对照组9.38%(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显著,可提高儿童接种及时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三级管理要点

    目的:医院感染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增加原发疾病的治疗难度,延长住院时间与增加费用开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同时,如何对发生耐药菌感染的病人管理,将耐药菌院内感染的后果控制在低范围,是控制耐药菌感染的首要任务。

    作者:李兰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观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阑尾炎手术患者,观察组再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伤口感染、伤口延迟恢复率、家属满意度的比较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防止患者的伤口感染,还可以得到患者家属的高度信任与满意,干预患者伤口的感染情况,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也相对较高。

    作者:胡一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与喜炎平联合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HFM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我科收治的HFMD 患儿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喜炎平治疗,治疗组予以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42%、95.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66%、80.28%(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结痂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与恢复饮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结论:干扰素与喜炎平联合应用于治疗小儿H F MD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临床症状的消退,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胸外科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实施胸外科开胸术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临床分析,探究致使其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方法:收集65例行开胸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6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患者经过胸外科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属于比较常见的,为了预防这一状况的发生,要求术前医生对于患者的身体有充分的了解,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作者:胡银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当中抽取3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周萌萌;张英春;王丹丹;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细致化护理管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管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细致化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为120.53±9.34和80.45±7.580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138.76±11.23和96.52±7.40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为9.73分,高于对照组的7.23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率和卫生儿不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致化管理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手段,可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婴儿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存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与分析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原因与护理对策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门诊登记的58例肺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结果:58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耐 HR 的有33例,耐 HRS 的有4例,耐 HRE 有13例,耐HRES 有8例。同时,疗程为1个月的患者有3例,疗程为1~3个月的有13例,疗程为4~5个月的有12例,疗程为6~14个月的有25例,疗程超过15个月的有5例。此外,化疗方案合理的有15例,不规则服药患者有43例,占比75.0%。结论:耐多药肺结核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诊断不及时、疗程不足与化疗方案不合理、患者的防痨知识宣教欠缺等,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症的产生。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康妇炎胶囊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的抗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行人工流产术后的患者实施康妇炎胶囊治疗对预防其出现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后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10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康妇炎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炎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实施康妇炎胶囊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彭中桂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头孢他啶不良反应的诊治研究

    目的:分析头孢他啶在临床使用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头孢他啶不良反应患者,选择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研究可知,其中56%的患者累及器官为消化系统,24%的患者累及器官为皮肤黏膜,14%的患者累及器官为神经系统,6%的患者累及器官为心血管系统。结论:头孢他啶不良反应和用药剂量过大、年龄以及肾功能等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对其进行注射时需要对患者的反应进行严密观察,并选取相应的注射速度,当出现不良反应现象时应及时解决。

    作者:郑亚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术后膝关节僵硬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8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采取入院编号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40)和优质组(n=40),传统组采取传统护理,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康复训练知识认知度、膝关节屈曲度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预防术后膝关节僵硬,可推广运用。

    作者:汪慕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28例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28例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56例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解剖钢板手术法治疗,实验组采取微创稳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 线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微创稳定系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良好等优点,为胫骨近端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常规方法处理困难的复杂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曹宇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消毒供应中心风险防范措施对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自我防范措施。方法:将2015年1月~6月回收处理1250件的医疗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12月回收的1260件医疗器械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行自我防护措施教育。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职业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两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7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36%,观察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认真做好应对工作环境的具体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小消毒供应室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营造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

    作者:周飞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肿痛安胶囊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肿痛安胶囊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所收治的100例牙龈炎及智齿冠周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局部冲洗,对照组患者将碘甘油注入到盲袋,而研究组患者则是将盐水冲释肿痛安胶囊后注入到盲袋,每天换药一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以及患者牙龈炎指数的变化情况,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治疗5d以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龈炎状况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牙龈状况改善情况较为显著,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比对照组的88.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痛安胶囊对于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龈炎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围手术期护理用于妊娠伴卵巢肿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伴卵巢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实习医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6例妊娠伴卵巢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为95.65%,对照组为78.26%,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②并发症率:对照组26.09%,实验组4.35%,前者高于后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在妊娠伴卵巢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能降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的手术室配合要点分析

    目的:探析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和手术室配合护理(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死亡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的抢救中,采取手术室配合护理可加速患者体温恢复和苏醒,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润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62例患儿家属心理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旨在缓解护患、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某三甲儿童医院患儿家属作为调查对象,自制问卷,共回收462份问卷。结果:患儿家属对护理方面的心理需求高,主要体现在了解患儿病情、对医护技术水平上。其他对费用、环境、态度等也表现出较高的需求。结论:医护人员应积极、及时主动了解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正渝;杜秋华;聂晓娅;张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锁定钢板治疗88例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6月-2016年8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88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有38例,观察组患者有50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股骨近端骨折均一期愈合。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时间为66.5±6.8min,愈合时间为15.5±0.5周,出血量500±30ml,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时间为50.5±3.6m i n,愈合时间为9.6±0.5周,出血量300±40ml。经X2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解剖钢板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红林;侯海林;刘建平;金泉;徐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对比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

    目的:对比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月9月间收治的7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患以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参照组行单侧内钢板固定手术医治,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功能优良率较参照组显著较优,(P<0.05)。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患行双侧钢板内固定的效果高于单侧,且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该术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常继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