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中心风险防范措施对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周飞然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风险防范, 风险事件, 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自我防范措施。方法:将2015年1月~6月回收处理1250件的医疗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12月回收的1260件医疗器械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行自我防护措施教育。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职业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两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7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36%,观察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认真做好应对工作环境的具体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小消毒供应室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营造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软组织缺损坏死的护理体会

    软组织缺损坏死的修复是临床上一个棘手的问题,传统治疗方法需频繁换药,不仅工作量大,疗程长,且易出现创面感染、骨髓炎、MODS 等并发症。近年来我院引进德国 Ulm 大学创伤外科 Fleischman 博士首创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 VSD)[1]治疗软组织缺损坏死,取得满意效果。它是一项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新技术,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它能够彻底去除腔隙、创面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对创伤后的问题创面,经久不愈的慢性感染创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外科治疗技术的革新。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问题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西药房处方发放差错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开展数字化管理之前时间设为对照组,开展数字化管理之后时间设为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时间段西药房药品管理和药品发放差错情况,制作调查表,比较开展数字化管理前后,药品盘点时间、患者等候时间、药品报损率、账货相符率。结果:对照组西药房共调配处方250065例,差错发生率0.05%,观察组西药房共调配处方359608例,差错发生率0.02%;观察组期间的药品发放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期间的药品发放差错率;观察组时间盘点时间、等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时间段(P<0.05);观察组时间段的药品报损率0.02%明显低于对照组时间段0.05%,观察组时间段的帐货相符率99.98%明显高于对照组时间段99.95%(P<0.05)。结论:人工进行处方调剂和发放药品必然会发生差错,采用数字化管理西药药房可提高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质量,降低西药房发放药品差错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彦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肌氨肽苷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我科采用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36例周围性面瘫作为观察组,同期常规治疗3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关春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术后膝关节僵硬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8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采取入院编号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40)和优质组(n=40),传统组采取传统护理,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康复训练知识认知度、膝关节屈曲度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预防术后膝关节僵硬,可推广运用。

    作者:汪慕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为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护理之后的疼痛评级与生理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的产妇实施适宜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剖宫产后的疼痛,促进产妇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龚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观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阑尾炎手术患者,观察组再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伤口感染、伤口延迟恢复率、家属满意度的比较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防止患者的伤口感染,还可以得到患者家属的高度信任与满意,干预患者伤口的感染情况,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也相对较高。

    作者:胡一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隐裂性牙髓炎根管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隐裂性牙髓炎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随即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展开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均使用CEREC3进行全冠修复,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反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填充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能够显著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在65-85岁,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导致血管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B组4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C组40例为对照组。3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8周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测定。对评分改变进行疗效评定,对以MMSE得分为参考指标的疗效指数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MMSE和HDS评分优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指数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安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李凝香;雷新锋;王乐;边亚礼;何新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麻醉处理用于颅脑外伤急诊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60例重型颅脑外伤(TBI)行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和救治过程。方法:对60例TBI 患者实施一系列救治措施,麻醉诱导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又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浓度,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患者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使用引起颅内高压或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并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果:60例患者的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95%患者康复。结论:术前全面了解患者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评估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预测、预防颅脑外伤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围术期对患者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是提高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医护人员的防护

    随着医学的发展,化疗药物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的科室也不断扩大,化疗药物虽然对病人的病情治疗及生命延续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对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的健康防护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临床手术中发生的各种危害的途径和种类,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不断总结方法和经验,持续改进和完善流程,将术中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降到低。

    作者:李德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理气活血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滴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理气活血滴丸,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改善、中医症候疗效、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绞痛、中医症候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理气活血滴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有改善中医症候、心电图缺血表现的作用,且未发生毒、副作用。

    作者:王朝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创伤骨科患者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架结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等则低出对照组患者许多,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促进骨折的愈合,恢复患肢功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永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QCC对降低患者乳头皲裂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QCC品管圈对降低我科病房住院患者乳头皲裂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QCC品管圈小组,运用PACD循环,通过临床观察,共同确定QCC的活动主题,制定QCC活动的计划,运用柏拉图分析乳头皲裂发生的主要原因,共同探讨,落实各项改善措施,并监测 QCC活动获得的效果。结果:2014年6-7月,我科住院患者乳头皲裂发生率降至12.04%,与开展QCC活动前2014年4-5月的46.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并超过目标值。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有效降低我科住院患者乳头皲裂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并通过QCC品管圈活动,发挥每位护理人员工作的自主性及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科室的管理中,促进临床护理服务的提升。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62例患儿家属心理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旨在缓解护患、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某三甲儿童医院患儿家属作为调查对象,自制问卷,共回收462份问卷。结果:患儿家属对护理方面的心理需求高,主要体现在了解患儿病情、对医护技术水平上。其他对费用、环境、态度等也表现出较高的需求。结论:医护人员应积极、及时主动了解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正渝;杜秋华;聂晓娅;张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风险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风险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颅脑外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用护理管理的观察组(51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风险管理的观察组(51例)。比较分析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和GOS评分和护理差错和满意度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采用风险管理的观察组的GCS评分和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差错发生率(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颅脑外伤护理中的风险事件,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候丹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锁定钢板治疗88例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6月-2016年8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88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有38例,观察组患者有50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股骨近端骨折均一期愈合。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时间为66.5±6.8min,愈合时间为15.5±0.5周,出血量500±30ml,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时间为50.5±3.6m i n,愈合时间为9.6±0.5周,出血量300±40ml。经X2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解剖钢板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红林;侯海林;刘建平;金泉;徐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风险管理在外科病房护理中应用的回顾性分析

    随着中国医疗的发展,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容不得半点差错。我院普外科采用风险管理的模式进行日常护理工作的管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6年06月住院治疗的患者216例为研究对像,其中108例患者接收常规护理管理(A组);另外的108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B组),收集指标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书面论文,回顾分析并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曹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情绪的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患的不良情绪缓解情况和护理效果明显要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能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高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56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胃溃疡并发胃出血患者运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胃溃疡并发胃出血患者5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28人。给予对照组患者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运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2.9%,对照组为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5%,对照组为37.5%,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胃溃疡并发胃出血患者运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文先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3.40%,且护理满意度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4.47%,组间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