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婷华;陈超;凌鑫;李燕;宁志强;陆海林
目的:了解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旨在缓解护患、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某三甲儿童医院患儿家属作为调查对象,自制问卷,共回收462份问卷。结果:患儿家属对护理方面的心理需求高,主要体现在了解患儿病情、对医护技术水平上。其他对费用、环境、态度等也表现出较高的需求。结论:医护人员应积极、及时主动了解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需求,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正渝;杜秋华;聂晓娅;张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我科采用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36例周围性面瘫作为观察组,同期常规治疗3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关春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可能性及原因,以及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呼吸内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从回顾式分析的结果来看,老年呼吸内科病例感染的风险是比较大的,120例中有27例感染,总感染率为22.5%。其中以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感染为常见。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可知,感染现象的出现和老年病例住院不及时、病情严重,以及抗生素药物使用过多等原因相关。结论:老年呼吸内科患者的感染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对其加强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治疗时需结合患者自身特点,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从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开胸腹腔镜联合下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的麻醉管理,评价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例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使用的是35 Fr/Ch双腔支气管导管,采用的是双肺听诊定位,开胸时行单肺通气,腹腔镜时行双肺通气。结果: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维持稳定,手术时间8h30min,单肺通气5h。总结: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行开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手术麻醉效果理想,手术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应用及推广。
作者:邓国富;姚智;付守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慢性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对比治疗期间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和对糖尿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糖尿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覃红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1病例简介患者女,19岁,因“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4天”于2015-7-16入院。患者4天前感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及腹泻。次日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并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无好转。后患者腹胀明显加重,腹部逐渐膨隆并停止排气排便。2015-7-15转至某市级人民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15×109/L;生化示白蛋白32.7g/L、直接胆红素8.5μmol/L、尿素16.29mmpl/L、肌酐135μmol/L;肿瘤标志物 CA125171.9U/ml;腹水常规示红细胞+,透明黄色,无凝块,总蛋白62.6g/L,未查到癌细胞。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腹胀及腹部膨隆情况逐渐加重。患者2015-7-16入住山东省中医院普外科,入院症见:患者胃肠减压通畅,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草绿色液体,未进饮食,眠差,无发热,无排气排便,小便量可。查体:患者精神差,营养一般,腹部膨隆,未见明显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部手术瘢痕。腹软,上腹部压痛,无明显腹肌紧张,肝浊音界减小,肝肾区无明显扣击痛,腹部扣诊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未闻及,无气过水声,双下肢无明显水肿。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年,口服强的松、羟氯喹治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36×109/L,性粒细胞百分比84.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9.55×109/L;生化示白蛋白30.4g/、尿素18.99mmpl/L、尿酸630μmol/L、肌酐132μmol/L;凝血功能示:血浆D-二聚体14.5μg/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49.12μg/ml;全腹部强化CT示小肠管壁弥漫性肿胀,腹水,轻度脾大。CT影像可见部分小肠成“靶心”样改变。腹部穿刺抽出40ml 腹水,淡黄色,质清亮。初步诊断为:1.肠梗阻,2.腹水原因待查,3.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上给予胃肠减压、灌肠、胃肠外营养、抗感染等肠梗阻对症治疗。治疗1天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考虑患者肠梗阻诊断成立,故给予肠梗阻的相关对症治疗。但患者入院时伴发大量腹水,发病后腹部逐渐膨隆,3天即腹大如鼓,腹水原因不明,有肾病、腹膜病变、下腔静脉梗阻、腹腔肿瘤、肠系膜血管病变可能。因既往患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不能排除狼疮活动期血管病变造成。患者 CA125升高可能由炎症反应导致。2015-7-17患者面部出现面部蝶形红斑,请多个科室会诊,给予行相关免疫学血液检查示:补体 C3<0.172g/L、补体 C4<60g/L、抗双链DNA抗体定量216.17IU/ml、抗核抗体测定(ANA)定量阳性(+)胞浆型1:1000;24小时尿蛋白定量0.47g/24h。终明确诊断为:1.系统性红斑狼疮,2.假性肠梗阻。明确诊断后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免疫球蛋白20g iv.drip 一次、甲强龙80mg iv.drip Bid,2d后患者出现少量排气排便,腹痛消失,腹胀明显减轻,肠鸣音逐渐改善,减少激素用量至80 mg/d。患者肠梗阻症消失后,转入风湿科进行进一步治疗至出院。
作者:李晨;周永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运用细节护理后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孕产妇80例,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针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各方面质量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运用细节护理后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明显改善护理质量,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腹股沟疝患者50例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50例次老年腹股沟疝。在局麻下实施内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结果:50例均手术顺利,随访1-2年无1例复发。术后切口轻度脂肪液化2例,局部异物感2例,短期疼痛1例,阴囊积液或积血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12%。经对症处理后正常出院或门诊随诊。无切口感染、疝复发等其他并发症及合并疾病加重。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老年腹股沟疝内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及麻醉适应范围更广、简捷易推广、术后恢复快、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探讨。
作者:徐继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原因与护理对策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门诊登记的58例肺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结果:58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耐 HR 的有33例,耐 HRS 的有4例,耐 HRE 有13例,耐HRES 有8例。同时,疗程为1个月的患者有3例,疗程为1~3个月的有13例,疗程为4~5个月的有12例,疗程为6~14个月的有25例,疗程超过15个月的有5例。此外,化疗方案合理的有15例,不规则服药患者有43例,占比75.0%。结论:耐多药肺结核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诊断不及时、疗程不足与化疗方案不合理、患者的防痨知识宣教欠缺等,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症的产生。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60例重型颅脑外伤(TBI)行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和救治过程。方法:对60例TBI 患者实施一系列救治措施,麻醉诱导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又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浓度,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患者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使用引起颅内高压或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并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果:60例患者的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95%患者康复。结论:术前全面了解患者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评估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预测、预防颅脑外伤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围术期对患者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是提高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7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和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35例),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肿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针对提升中药房信息管理水平的价值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明确各项医疗信息,提升药房的工作效率;实时更新药品信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转变药品管理方式,保证药物的质量安全等方面,并一些提升中药房信息管理水平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够推动中药房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姚飞;龙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详细探究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术后,对于3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换药护理、尿潴留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切除的黏膜环完整均匀,平均宽约(3.5~4.0)cm,中央见少许肌层,吻合口距齿线平均2.0cm,经过护理后均基本恢复。结论:手术是临床治疗痔疮的主要方式,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对此,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尽快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钟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方式。将两组患者对该类疾病的认知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传染病的认知程度比较高,达到95.0%,而对照组患者对于传染病的认知程度为50.0%,两组患者对于传染病的认知情况差异比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传染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传染病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对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病区在2016年5月-2016年10月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病情况,总结其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50例中49例膀胱功能恢复,膀胱恢复率为98.00%,1例带尿管出院,经过预后干预之后,患者病情好转,经过院外调养后恢复。结论:临床上对于产后尿潴留产妇,需要加强产后护理,这对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将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输液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诊输液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3例患者为1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中,而实验组则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不同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人际关系敏感评分、焦虑评分、安全意识行为发生率均明显较优,各项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输液中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明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静脉使用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肝肾阴虚型IDA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6月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血生胶囊。分别于治疗3个月及停止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肝肾阴虚型缺铁性贫血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莎;陈秀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尿毒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心得。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传统组,干预组和传统组各30例,干预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均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组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的消极情绪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7%,传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3.3%,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高,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亚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03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家属满意率68%,穿刺成功率70%,乙组的家属满意率和成功率为88.6%和90.5%,乙组的满意率和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小儿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能保证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于急性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本研究对象为8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均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随机分成研究组、参照组,各具病例数为40例。将常规治疗冠心病举措应用于参照组,于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展开早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及对比疗效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cTnl、NT-proBNP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同时比较LVEDd和LVEF,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急性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更能获得佳治疗效果,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陈会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