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梅;王勇
目的:探究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03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家属满意率68%,穿刺成功率70%,乙组的家属满意率和成功率为88.6%和90.5%,乙组的满意率和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小儿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能保证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慢性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对比治疗期间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和对糖尿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糖尿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覃红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鹿角霜与抗生素联合在急性乳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所接收与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而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和鹿角霜进行治疗,然后对照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断哺乳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抗生素与鹿角霜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效果较为明显,对哺乳造成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跃宏;郭晓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当中抽取3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周萌萌;张英春;王丹丹;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6例采用的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的子宫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都要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止血有效率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的止血,但是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手术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都较短,术后的并发症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丽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均有一定疗效,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起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伟平;薛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在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下的生存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选取的患者在院期间均获得专业的血压降低治疗,每位患者离开医院时血压均得到稳定控制。根据对每位高血压患者所行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人员均分至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与个体化延续护理的观察组,记录护理数据,根据记录结果,评价两组患者在两天后及一个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无论在躯干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以及精力等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通过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临床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赵凤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应答不佳的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其优化治疗措施。方法:我们对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其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常规、生物学指标以及病毒学指标等,随访观察时间24周为观测的时间点。结果:经过治疗与观察我们发现,治疗24周以后,只有24例患者HBV DNA阴转,且其e抗原血清转换良好,血清 HBV DNA 水平与其无明显相关性,总体上显示应答效果不佳;经过半年时间的随访,HBV DNA的复发折有15例,其复发比率为18.75%,e抗原血清学转换者维持应答。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 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24周时 HBe Ag 血清学转换率和 HBV DNA阴转率与治疗前血清ALT水平密切相关,停药后具有持续应答效应。
作者:白彦菊;姜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方法:收取本门诊2595张抗菌药处方,收取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期间,根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等资料,对门诊抗菌药处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门诊2595张抗菌药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共有957张,占36.9%,主要存在问题为剂量错误、联用不当、给药频率不当、选药不合理等,前5位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肟、克拉霉素胶囊等,在处方中,单一用药、二药联用、三药联用、四药联用分别占抗菌药处方的94%、5.4%、0.2%、0.03%。结论:通过对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进行分析,针对门诊抗菌药处方所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实施相关管理措施,从而提高门诊抗菌药处方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新疆石河子市急诊开放性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揭示急诊开放性损伤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本地区急诊创伤的预防和急救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石河子市某三甲医院急诊外科4836例开放性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急诊开放性损伤高发年龄段在14~39岁(49.26%,2382/4836),男女患者比例为2.96:1。(2)常见损伤部位为头部(49.98%,2417/4836)、四肢(40.16%,1942/4836)。(3)首要致伤原因为交通伤(47.64%,2304/4836),其次是坠落伤/摔倒(24.19%,1170/4836),第三是锐器损伤(18.05%,873/4836)。结论:应完善本地区院前急救系统,加强开放性损伤高发时间段的管理,加大交通安全、高空作业安全等宣传力度,重点进行头部、手的防护。
作者:谭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将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输液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诊输液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3例患者为1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中,而实验组则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不同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人际关系敏感评分、焦虑评分、安全意识行为发生率均明显较优,各项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输液中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明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肺炎小儿患者,把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干预。就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恢复效果。结果: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佩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下治疗不孕不育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所收取的38例不孕不育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19例(以输卵管常规插管通液治疗)和观察组19例(采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两组,观察分析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用于治疗不孕不育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帮助病患治疗以及改善输卵管阻塞情况,从而提高受孕率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魏淑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择期实行PTCA加支架置入、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SCL-90)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CL-90评分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惧、偏执等心理状态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病接入性治疗中,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苗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静脉使用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肝肾阴虚型IDA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6月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血生胶囊。分别于治疗3个月及停止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肝肾阴虚型缺铁性贫血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莎;陈秀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取我社区2014年1月-2016年8月老年高血压患者82例进行分组研究。简单组进行简单护理,系统组进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水平;依从情况和住院情况;护理前和出院时患者血压、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系统组跟简单组比较,护理满意水平更高,P<0.05;系统组相较于简单组依从情况更好,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更少,P<0.05;护理前两组血压、生活质量相似,P>0.05;出院时系统组相较于简单组血压、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方式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情况,改善血压,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住院负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月9月间收治的7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患以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参照组行单侧内钢板固定手术医治,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功能优良率较参照组显著较优,(P<0.05)。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患行双侧钢板内固定的效果高于单侧,且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该术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常继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该院134例胃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性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为67人。B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A组则采用泮托拉唑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A组治疗疗效优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较好,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提升治疗疗效,减轻损伤,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杨建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加入银杏达莫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组间比较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8%),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效果较好,不仅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手术疤痕小,美观,神经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建会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