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坤芳
目的: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方法和保健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于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营养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儿的病因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和保健护理,观察和分析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指导之后,患儿的营养不良情况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及其家长获得了丰富的健康知识,行为更加规范,护理满意度得到大程度提升。结论:在了解小儿营养不良患儿的病因后,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指导,可以丰富患儿及其家属有关小儿营养不良及其治疗和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有助于规范家长行为,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益气通腑汤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行妇科腹部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实验组20例。对于对照组,按腹部手术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对于实验组,在腹部手术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口服益气通腑汤。对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次数、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次数、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口服益气通腑汤,能够有效缩短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排气、排便时间,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阮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划分法将60名学生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n=30),常规组采用一般儿科临床护理教学方式,研究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实践成绩、理论成绩、各项操作技能评分以及学生的护理学习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学生各项实践成绩、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学生,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课程满意满意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80%,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价值较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儿科护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学习满意度,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吴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在儿童生长发育及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于本院保健科进行微量元素检查的小儿,其中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设定为观察组,不同意的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的儿童行常规保健护理,试验组中儿童在行等同于对照组常规保健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适量微量元素。结果:相较于观察组儿童,对照组中儿童出现微量元素缺失的情况更为严重,尤以锌离子和铁离子为显著;儿童家长对保健方案满意度也更高,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在常规儿童保健护理的基础上,适当地增添锌、铁等微量元素,有助于维持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避免儿童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微量元素缺失,确保儿童可以健康生长发育。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20例,分为两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10例试验组强化护理干预,并比较分析两组血糖水平、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都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运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杨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胃镜下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2012-2015阳煤集团总医院检出的294例胃息肉患者的内镜、病理资料和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60岁)为胃息肉高发人群(32.8%);单发息肉195例(66.3%),多发性息肉99例(33.67%);息肉主要位于胃体(36.3%);息肉直径<=0.5cm多见(%);息肉类型主要为增生性息肉162(55.4%)、胃底腺息肉85(28.8%)和炎症性息肉16(5.7%)。息肉治疗以活检钳钳除94例,内镜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联合高频电切除193例(65.6%),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2例,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3例,外科手术2例。结论:胃息肉直径较小,多为单发,息肉主要位于胃体,以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为主;治疗方式多选择内镜下切除,息肉切除后有复发的可能,应加强随访。
作者:皇甫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盆腹腔手术史对妇科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3例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其中40例行盆腔手术者视为观察组;43例无盆腔手术者视为常规组,对两组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的盆腹腔粘连发生率为80%,高于常规组的13.9%,(P<0.05),且既往盆腹腔手术的次数、类型以及原因均对盆腹腔粘连具有较高的影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中转开腹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行盆腹腔手术者可再次实施该手术,但术中需要防止出现中转开腹的情况。
作者:袁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的血液透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共31例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患者的血压、白蛋白、血糖、血肌酐以及BUN 指标变化情况,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生存率和死亡率。结果:患者通过血液透析治疗之后,心衰、胸腹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贫血等状况均出现明显改变,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明显改善。透析后,患者出现了发热、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并针对患者情况进行处理,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患者生存率为100%,并未出现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数据,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有效的控制了并发症发生率,稳定患者病情,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PBL教学方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PBL教学方法进行系统解剖学教学,调查分析教学后的课堂效果。结果:通过PBL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实践及交流合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结论:在系统解剖学的教学工作中,使用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对临床教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王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硼酸氧化锌粉治疗皮肤皱褶处皮炎的效果。方法: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选取60例皮肤皱褶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及时清除局部刺激物,清洗待干,控制和转移刺激物来源。观察组患者皮肤皱褶处外用硼酸氧化锌粉;对照组氧化锌油外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时间(2±0.5)d,对照组的治愈时间(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酸氧化锌粉能有效控制和治疗皮肤皱褶处皮炎,并且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陆建芳;柳蒙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在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血尿素较为常见,与此同时高尿酸血症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与冠心病、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患病率存在相关性,独立性相对较强,通常情况下,血尿酸来源体内核酸代谢,属于可溶性抗氧化剂,一旦血尿酸水平呈现上升状态,会对血小板聚集起到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血栓发生率。为此,本问对血尿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现对心脑血管疾病做一综述。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于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随机选择未实施细节护理期间(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和实施细节护理期间(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两组患者,每组各102例,其中未实施细节护理为对照组,实施细节护理期间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秋梅;罗润娥;谢咏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对临床妇产科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妇产科研究对象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服务实施管理;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服务实施管理。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接受临床妇产科治疗期间出现风险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临床妇产科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对临床妇产科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开展正性暗示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4年1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3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暗示组,每组1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暗示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正性暗示护理干预指导,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情况。结果:暗示组患者术中的心率、血压变化小,说明其应激反应小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开展正性暗示护理干预指导,能够减少应激反应,有利于外科手术效果的提高。
作者:赵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入院护理评估表的改进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病房护士22名,由护士随机选择本专科新入院患者,共400例,并分别应用改进入院护理评估表与传统入院护理评估表评估。同时,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护士评价改进表的情况了解。结果:认为改进评估表内容实用的护士共19名,占86.4%;认为改进表可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利于判断患者护理问题的护士共17名,占77.3%;认为改进表方便掌握患者病情的护士共16名,占72.7%;认为改进表较传统表时间增多的护士共20名,占90.1%。结论:护理评估表是确保整体护理顺利实施和保障护理程序有效应用的重要工具,也是促使护理质量大程度提高的重要环节,临床需对其充分重视,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连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妊高症发病因素及其护理措施进行探究,为今后提升该疾病治疗效果提供一定帮助。方法:采取随机选择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一年时间内发生所收治6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采取数表法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前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后者施以优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难产与子痫发生率、新生儿体重与Apgar评分这些指标进行对比。结果:①两组患者难产与子痫发生率对比上,实验组分别为3.33%(1/30)、6.67%(2/30),对照组则为13.33%(4/30)、16.67%(5/3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②两组患者新生儿体重与Apgar评分对比上,实验组患者新生儿平均体重及评分为3.4±0.2(kg)、9.6±0.4,对照组则是2.8±0.2(kg)、8.4±0.2,同样是前者要优于后者。此外,上述对比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妊高症患者受基因遗传、胎盘或滋养叶等细胞缺血因素所影响而出现妊高症,此时除了采取针对性治疗手段外,优质护理地实施不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在提升孕妇与新生儿生存质量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者:潘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全胸腹腔内脏反位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系指心肺横隔肝脾及胃肠等内脏的位置呈180°反位似正常人的镜面像而循环呼吸及消化功能均正常。此类患者仅占总人数0.01%[1],临床上全内脏反位较少见,开腹切除右位脾脏,尤其是内脏全部反位型右位脾脏的几乎未见报道,相关手术经验也较缺乏。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常见腹腔脏器损伤性疾病,发生率占腹部损伤20%~40%,占开放性损伤的10%左右,常合并多脏器损伤与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医生应给予高度重视[2],且常合并头、胸、四肢、脊柱、肝肾等脏器疾病,病情凶险[3]。治疗多以手术修补或脾脏切除为主,部分脾脏全切患者术后可有免疫功能低下,发生凶险性感染的可能性大幅提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4]。笔者结合对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全内脏反位脾破裂患者的手术治疗并复习文献,探讨全内脏反位脾破裂的诊疗经过、注意事项及手术技巧。
作者:吴一杰;潘耀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不同固位形光固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牙体组织楔状缺损的患者,基于患者所采用的临床治疗方式,分为甲组与乙组(n=41)。甲组采用固位形治疗方式,乙组采用无固位形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以及修复后1年的不良反应问题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7.56%,显著高于乙组患者85.37%,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甲组患者治疗后1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乙组患者19.51%,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光固化树脂修复楔状修复中,固位形治疗的方式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对我院住院和门诊抑郁障碍病人进行MECT合并抗抑郁药与单用抗抑郁药物随机对照研究,用HAMD CGI和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显示:MECT合并抗抑郁药疗效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且起效时间短,虽部分病人存在短暂性认知缺损,但随时间推移均可逆,自杀自伤风险明显降低。
作者:郭春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情感智能干预应用在帕金森患者中的效果进行研讨,并分析干预措施对病人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79例神经内科帕金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情感智能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心理状态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情感智能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帕金森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提高患者应对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优势。
作者:张崇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