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叶
目的:探讨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28例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56例胫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解剖钢板手术法治疗,实验组采取微创稳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 线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微创稳定系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良好等优点,为胫骨近端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常规方法处理困难的复杂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曹宇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在妇产科护理管理的过程当中使用激励机制,来进一步的探讨激励机制影响护理人员积极性以及患者满意度的程度。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各方面的激励管理,如:领导激励、环境激励、成就激励、教育激励以及感情激励等,同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进而进一步的分析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过程当中应用激励机制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程度。结果:应用激励机制不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人员的能动性以及积极性,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在没有进行激励机制只有百分之八十二,但是实施激励机制后,患者满意度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七,能够明显的看出实施前后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实施激励机制,不但能够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上去,同时还能够将温馨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进而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谢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医院感染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增加原发疾病的治疗难度,延长住院时间与增加费用开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同时,如何对发生耐药菌感染的病人管理,将耐药菌院内感染的后果控制在低范围,是控制耐药菌感染的首要任务。
作者:李兰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法在治疗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9例患者,分别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中显效和有效的人数有21例和5例,总有效率为66.7%,乙组中显效和有效的人数有29例和4例,总有效率为84.6%,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欧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入院护理评估表的改进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病房护士22名,由护士随机选择本专科新入院患者,共400例,并分别应用改进入院护理评估表与传统入院护理评估表评估。同时,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护士评价改进表的情况了解。结果:认为改进评估表内容实用的护士共19名,占86.4%;认为改进表可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利于判断患者护理问题的护士共17名,占77.3%;认为改进表方便掌握患者病情的护士共16名,占72.7%;认为改进表较传统表时间增多的护士共20名,占90.1%。结论:护理评估表是确保整体护理顺利实施和保障护理程序有效应用的重要工具,也是促使护理质量大程度提高的重要环节,临床需对其充分重视,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连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生物制剂对风湿免疫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6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风湿免疫病患者65例,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n=25例)与观察组(n=40例),采用常规的抗风湿治疗法给予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益赛普给予观察组患者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益赛普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风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病患者采用益赛普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栾夏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全胸腹腔内脏反位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系指心肺横隔肝脾及胃肠等内脏的位置呈180°反位似正常人的镜面像而循环呼吸及消化功能均正常。此类患者仅占总人数0.01%[1],临床上全内脏反位较少见,开腹切除右位脾脏,尤其是内脏全部反位型右位脾脏的几乎未见报道,相关手术经验也较缺乏。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常见腹腔脏器损伤性疾病,发生率占腹部损伤20%~40%,占开放性损伤的10%左右,常合并多脏器损伤与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医生应给予高度重视[2],且常合并头、胸、四肢、脊柱、肝肾等脏器疾病,病情凶险[3]。治疗多以手术修补或脾脏切除为主,部分脾脏全切患者术后可有免疫功能低下,发生凶险性感染的可能性大幅提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4]。笔者结合对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全内脏反位脾破裂患者的手术治疗并复习文献,探讨全内脏反位脾破裂的诊疗经过、注意事项及手术技巧。
作者:吴一杰;潘耀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影响极其各自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30例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随机区组法将其分为65例对照组和65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分别治疗患者,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水平、结石完全清除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其结石完全清除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观察组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胆漏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更低,其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相比,腔镜联合术式治疗手术时间更短,其康复速度更快,并且能有效的减轻术中创伤和术后疼痛的程度,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能做到有效的预防,其临床价值要高于传统开放术式。
作者:林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8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观察。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作为镇静药物,对照组选用常规镇静药物进行麻醉辅助处理,观察对比2组患者镇静效果和对生命体征指标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潮气量、镇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22.5%),2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麻醉前后自主呼吸频率、MAP、HR 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作为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辅助镇静药物,效果良好,且对患者生命体征无显著影响。
作者:黎安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实施。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10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给予其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给予其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普及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健康教育普及度与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具有极高的临床意义,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依从性,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杨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药品检验过程中的必要性以及措施。方法:总结在药品检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确保药品质量。结果:我们要积极处理和改正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影响药品质量的不良影响因素。结论:质量控制在药品检验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可以剔除市场上对人体有害的劣质药物,从而进一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
作者:赵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组间比较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8%),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效果较好,不仅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手术疤痕小,美观,神经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建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手术方式进行研究,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小骨窗颅后凹减压以及人工硬脑膜修补的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术后1个月进行磁共振成像的复查,治疗效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来进行,评价结果为:15例患者治疗的效果较好,评分为好,占比为75%;4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差,评分为差,占比为20%,1例患者死亡,占比为5%。对存活的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并采用tator评分的标准进行评价:10例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6例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3例患者的症状变化不明显。其总有效率为80%,安全评价:随访期间,未有患者出现脑膨出、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小骨窗颅后凹减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颅后凹的压力,使硬脑膜能够得到完整的重建,保证脑脊液通畅,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兴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在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效果,为今后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消化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中,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的典型症状积分、食管外症状积分与总积分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典型症状积分、食管外症状积分与总积分分别为(2.31±0.59)分、(0.49±0.18)分、(2.26±0.42)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并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在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陈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加减温经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以25例为一组。干预组患者采用温经方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6.0%、76.0%,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有2例头痛病例,有1例潮热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干预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病例,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减温经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陈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在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下的生存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选取的患者在院期间均获得专业的血压降低治疗,每位患者离开医院时血压均得到稳定控制。根据对每位高血压患者所行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人员均分至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与个体化延续护理的观察组,记录护理数据,根据记录结果,评价两组患者在两天后及一个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无论在躯干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以及精力等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通过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临床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赵凤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方式。将两组患者对该类疾病的认知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传染病的认知程度比较高,达到95.0%,而对照组患者对于传染病的认知程度为50.0%,两组患者对于传染病的认知情况差异比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传染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传染病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肺炎小儿患者,把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干预。就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恢复效果。结果: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佩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尿毒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心得。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传统组,干预组和传统组各30例,干预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均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组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的消极情绪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7%,传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3.3%,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高,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亚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方法:收取本门诊2595张抗菌药处方,收取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期间,根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等资料,对门诊抗菌药处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门诊2595张抗菌药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共有957张,占36.9%,主要存在问题为剂量错误、联用不当、给药频率不当、选药不合理等,前5位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肟、克拉霉素胶囊等,在处方中,单一用药、二药联用、三药联用、四药联用分别占抗菌药处方的94%、5.4%、0.2%、0.03%。结论:通过对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进行分析,针对门诊抗菌药处方所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实施相关管理措施,从而提高门诊抗菌药处方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