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黄忠宝

关键词:脑外伤, 认知功能障碍, 高压氧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6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高压氧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综合有效率(96.8%)显著高于对照组(80.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I评分(77.82±12.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5.53±10.28)分,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使用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光子治疗仪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光子治疗仪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用光子治疗仪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治疗145例患者,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照疾病治疗标准进行统计,145例患者中痊愈115例,痊愈率为79.3%,有效27例,有效率为18.6%,无效3例,无效率为2.1%。结论:在耳鼻喉科疾病中采用光子治疗仪治疗相关疾病,临床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为患者带来等多健康福利。

    作者:蒋杏丽;李峰;高志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中,治愈28例(33.3%),显效32例(38.1%),有效18例(21.4%),无效6例(7.1%),总有效率为92.9%。症状缓解平均时间为(11.9±2.8)d,溃疡愈合平均时间为(40.6±6.4)d。随访6个月,1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1.9%。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消化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无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廖富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当中抽取3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周萌萌;张英春;王丹丹;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雷贝拉唑治疗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在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效果,为今后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消化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中,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的典型症状积分、食管外症状积分与总积分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典型症状积分、食管外症状积分与总积分分别为(2.31±0.59)分、(0.49±0.18)分、(2.26±0.42)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并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在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陈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在预防手术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预防手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外疝手术的72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较术前明显增多,且术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总感染率为1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可有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贺学荣;吕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例服用甲巯咪唑导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报告1例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患者在住院期情绪稳定,发生2次低血糖之后逐渐消失,经过10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好转出院。教育患者怎样判断低血糖反应,如何预防低血糖发生,发生后实施了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以及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作者:付晓杰;邓燕青;王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研究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及实施手术的时机

    目的:分析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及实施手术的时机。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手术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内科治疗的方式,手术组采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以及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与手术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均有所改善,但是手术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23.08%,显著高于手术组患者死亡率7.69%,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早期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黄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精准肝切除术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比较精准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贵州省人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 IBDS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当日引流量、出血量、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和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当日引流量、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6.76%)高于对照组(73.45%).PH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58%)低于对照组(38.42%)。PH 组结石残留率(8.46%)低于IH 组(12.48%)(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IBDS 可明显改善患者胆汁淤积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和结石残留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常元;刘振华;冯新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有很多,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素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曲方丝弓在矫治前牙开合畸形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对前牙开合畸形患者实施多曲方丝弓矫治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前牙开合畸形患者60例,对其进行多曲方丝弓矫治,观察矫治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牙齿咬合良好,覆合覆盖正常,较矫正前上下前牙内收,下前牙直立。结论:对需行前牙开合畸形矫正的患者实施多曲方丝弓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泽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头颅MRI诊断小脑静脉瘤一例报告

    患者,男性,60岁,无任何症状来我院检查,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mmHg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查头颅MRI 示右侧小脑靠近蚓部 T1 WI 及 T2 WI 显示点状长信号,周围有多条放射状细小等T1 WI、稍长T2 WI信号,呈水母头样分布,考虑右侧小脑静脉瘤。

    作者:张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祛瘀豁痰汤治疗耳鸣18例探究

    目的:对耳鸣的患者采用祛瘀豁痰汤进行治疗,并对祛瘀豁痰汤在耳鸣治疗中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18例耳鸣患者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耳聋左慈丸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祛瘀豁痰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同等治疗周期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明显,其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祛瘀豁痰汤能够对耳鸣的患者起到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故而,可以在耳鸣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达标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护理质量达标率为90.0%;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70.0%、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10±2.5)d,对照组为(15.75±4.5)d,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高,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与应用的护理模式。

    作者:张玉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复用医疗器械的重要性。方法:将2015年1月后我院手术室的复用医疗器械送入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对比清洗前后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评分和包装评分。同时将2015年1月后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回顾分析2015年1月前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送入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后,复用医疗器械的包装评分和清洗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清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1%(P<0.05)。结论:将复用医疗器械送入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可有效改善复用医疗器械应用价值,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在社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社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应用现状及效果。方法:以近三年内我社区服务中心的386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按是否规律应用他汀类药物分为规律应用组和未规律应用组,分析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他汀类药物应用情况与应用效果。结果:386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规律他汀类药物应用率仅为61.92%。规律应用组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指征二级预防有效控制率为87.87%,明显高于未规律应用组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指征二级预防有效控制率的66.67%,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X2=24.071,P<0.05)。结论: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规律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控制其高危因素指征,但由于社区心血管患者规律他汀类药物应用率仍然较低,因此,他汀类药物在社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作者:张天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肿痛安胶囊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肿痛安胶囊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所收治的100例牙龈炎及智齿冠周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局部冲洗,对照组患者将碘甘油注入到盲袋,而研究组患者则是将盐水冲释肿痛安胶囊后注入到盲袋,每天换药一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以及患者牙龈炎指数的变化情况,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治疗5d以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龈炎状况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牙龈状况改善情况较为显著,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比对照组的88.0%明显偏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痛安胶囊对于治疗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龈炎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临床疾病病发原因和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于2013年6月到2016年2月所接收老年眩晕患者80例作为本组调查对象,行分组处理后借助不同疗法治疗,判定其治疗结果。结果:全部老年眩晕患者中,男31例,女49例,男女比例为1∶1.58,女性老年患者略高于男性老年患者。发病高的两类情况为慢性主观性头晕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分别占35.0%和28.8%。不同方法治疗后,患者临床疾病好转率为86.25%。结论:临床诱发老年人眩晕的主要因素为慢性主观性头晕,根据患者临床病症对症治疗效果突出,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钱丽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肌氨肽苷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我科采用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36例周围性面瘫作为观察组,同期常规治疗3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关春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探讨并对治疗过程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试验,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临床药物治疗,同时对治疗组采用运动治疗、电刺激治疗等多种早期康复疗法,后对两组患者在3个月后进行运动功能的评测。结果:两组的运动功能的评测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治疗组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该种疾病的患者的运动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及质量。

    作者:侯治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就受治疗的8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者按照不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n=27)、中危组(n=40例)和高危组(n=19例),比较不同组间血清Hcy水平。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按照危险分层进行分组后显示,不同危险分层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不同(P<0.05)。进行两两比较后显示,随着疾病危险程度增加,血清Hxt水平升高,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Hcy水平随着疾病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该指标可以作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评估指标。

    作者:贾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