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福
目的:本次主要对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手术方式进行研究,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小骨窗颅后凹减压以及人工硬脑膜修补的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术后1个月进行磁共振成像的复查,治疗效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来进行,评价结果为:15例患者治疗的效果较好,评分为好,占比为75%;4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差,评分为差,占比为20%,1例患者死亡,占比为5%。对存活的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并采用tator评分的标准进行评价:10例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6例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3例患者的症状变化不明显。其总有效率为80%,安全评价:随访期间,未有患者出现脑膨出、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小骨窗颅后凹减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颅后凹的压力,使硬脑膜能够得到完整的重建,保证脑脊液通畅,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兴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临床疾病病发原因和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于2013年6月到2016年2月所接收老年眩晕患者80例作为本组调查对象,行分组处理后借助不同疗法治疗,判定其治疗结果。结果:全部老年眩晕患者中,男31例,女49例,男女比例为1∶1.58,女性老年患者略高于男性老年患者。发病高的两类情况为慢性主观性头晕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分别占35.0%和28.8%。不同方法治疗后,患者临床疾病好转率为86.25%。结论:临床诱发老年人眩晕的主要因素为慢性主观性头晕,根据患者临床病症对症治疗效果突出,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钱丽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256例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2013年来我院就诊肺结核病人2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指标,肺结核传播途径、症状、检查及治疗情况,患者对于此疾病的认知,患者工作环境、身体状况、营养与睡眠情况、是否吸烟喝酒和经济情况等。结果:256例患者中以女性为主,61-70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初中文化患者所占的比例大,为38.3%。其次为小学文化。对于疾病的传染途径、了解肺结核的防治机构和肺结核是否能治好等了解较少。大部分患者肺结核知识来源于广播电视和亲人好友。从患者生活状况来看,肺结核患者存在经济困难、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负面生活事件。结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此类患者特点包括:高龄,文化程度低,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负面生活事件较多等。
作者:谢家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原因与护理对策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门诊登记的58例肺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结果:58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耐 HR 的有33例,耐 HRS 的有4例,耐 HRE 有13例,耐HRES 有8例。同时,疗程为1个月的患者有3例,疗程为1~3个月的有13例,疗程为4~5个月的有12例,疗程为6~14个月的有25例,疗程超过15个月的有5例。此外,化疗方案合理的有15例,不规则服药患者有43例,占比75.0%。结论:耐多药肺结核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诊断不及时、疗程不足与化疗方案不合理、患者的防痨知识宣教欠缺等,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症的产生。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历代医家论述和病例分析,浅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不和型失眠症状的效果。方法:通过复习名家医案总结半夏泻心汤治疗胃不和型失眠的临床效果。结果:胃不和型失眠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半夏泻心汤对脾胃不和型失眠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张妍;杨志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估神经导航辅助下微创技术治疗老年患者丘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180例老年丘脑出血的患者(≥60岁),发病后6-24小时经保守治疗后开颅手术。随机分为2组。通过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血肿外引流术患者为实验组,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6个月后有效率(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定义)。结果:对照麻醉时间较长(3.41±0.54 h vs.1.14±0.31 h,P<0.01),和血液损失更多(273±89 ml vs.93±34 ml,P<0.01)。两组间血肿清除率无显著差异(79.37±14.31% vs.80.19±20.05%,P>0.05)。实验者在手术后并发症中与对照组相比,气管切开(P<0.01)、肺感染(P<0.01)、低蛋白血症(P<0.0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括消化道溃疡与癫痫。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ADL I-III)锁孔组更好(P<0.05)。结论:应用神经导航辅助下微创穿刺置管治疗老年丘脑出血,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许明涛;许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39例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骨化三醇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WOMAC评分、骨密度及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本组39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BALP、BGP 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RACP-5b、CTX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显著,对于缓解症状、促进疾病转归、改善骨代谢指标和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闫月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探讨并对治疗过程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试验,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临床药物治疗,同时对治疗组采用运动治疗、电刺激治疗等多种早期康复疗法,后对两组患者在3个月后进行运动功能的评测。结果:两组的运动功能的评测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治疗组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该种疾病的患者的运动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及质量。
作者:侯治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5例 Hp 阳性的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胀、腹痛/腹部灼热感、焦虑/抑郁等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提升Hp阳性的 FD 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其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择期实行PTCA加支架置入、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SCL-90)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CL-90评分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惧、偏执等心理状态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病接入性治疗中,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苗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干预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81.9±6.7)分、(70.4±5.9)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均有一定疗效,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起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伟平;薛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中国医疗的发展,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容不得半点差错。我院普外科采用风险管理的模式进行日常护理工作的管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6年06月住院治疗的患者216例为研究对像,其中108例患者接收常规护理管理(A组);另外的108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B组),收集指标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书面论文,回顾分析并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曹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妊高症发病因素及其护理措施进行探究,为今后提升该疾病治疗效果提供一定帮助。方法:采取随机选择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一年时间内发生所收治6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采取数表法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前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后者施以优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难产与子痫发生率、新生儿体重与Apgar评分这些指标进行对比。结果:①两组患者难产与子痫发生率对比上,实验组分别为3.33%(1/30)、6.67%(2/30),对照组则为13.33%(4/30)、16.67%(5/3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②两组患者新生儿体重与Apgar评分对比上,实验组患者新生儿平均体重及评分为3.4±0.2(kg)、9.6±0.4,对照组则是2.8±0.2(kg)、8.4±0.2,同样是前者要优于后者。此外,上述对比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妊高症患者受基因遗传、胎盘或滋养叶等细胞缺血因素所影响而出现妊高症,此时除了采取针对性治疗手段外,优质护理地实施不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在提升孕妇与新生儿生存质量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者:潘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在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下的生存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选取的患者在院期间均获得专业的血压降低治疗,每位患者离开医院时血压均得到稳定控制。根据对每位高血压患者所行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人员均分至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与个体化延续护理的观察组,记录护理数据,根据记录结果,评价两组患者在两天后及一个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无论在躯干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以及精力等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通过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临床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赵凤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腹股沟疝患者50例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50例次老年腹股沟疝。在局麻下实施内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结果:50例均手术顺利,随访1-2年无1例复发。术后切口轻度脂肪液化2例,局部异物感2例,短期疼痛1例,阴囊积液或积血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12%。经对症处理后正常出院或门诊随诊。无切口感染、疝复发等其他并发症及合并疾病加重。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老年腹股沟疝内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及麻醉适应范围更广、简捷易推广、术后恢复快、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探讨。
作者:徐继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含义笼统的讲是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少的并发症,保证患者佳生活和工作能力。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必须找出影响透析充分性的因素并不断改善,以保证透析充分性。
作者:葛茂琳;余双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20例,分为两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10例试验组强化护理干预,并比较分析两组血糖水平、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都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运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杨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在药物的使用上也出现了更多的新型药物,而这些药物在实际的安全使用中,也极有可能发生混淆的现象。如何加强对此类药物的安全管理,也就成为了当下社会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从安全管理的对策进行分析,探究其中不断发展的安全管理对策。
作者:何仕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以本院84例老年肝胆结石患者为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肝胆结石手术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肝胆管结石手术中实施舒适护理有明显的效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傅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