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平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人工流产受术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自愿采用手术终止妊娠的妇女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受术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受术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受术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受术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对人工流产受术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帮助其调节心理状态,缓解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受术者的配合度,减少术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使受术者的满意度大大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7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差异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显效人数27例,总有效率为69.2%,乙组的显效人数34例,总有效率为85%,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其优势明显,能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和血脂,改善饮食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守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情况与吸烟、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按患者的吸烟调查情况分为对照组(吸烟组)与观察组(不吸烟组),对此分析两组患者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以及年龄对患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OPD患病率(27.50%)较对照组(82.50%)低,且两组患者的患病情况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不断增高,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并非所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可患有COPD,但是其患病率却与患者吸烟、年龄的增长有极大的关系,可随着患者的吸烟、年龄增长而加速病情的恶化,进而极易促使患者全身病症的发生,因此及时控制吸烟、早期接受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的治疗以及对COPD的预防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缪志强;李新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6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高压氧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综合有效率(96.8%)显著高于对照组(80.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I评分(77.82±12.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5.53±10.28)分,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黄忠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途径,提出医疗机构的药物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80例由于用药不当问题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用药情况、不良反应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涉及了6大类、35种药物,以抗生素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患者为多,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其他种类的药物,差异显著;从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途径来看,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较为明显,占据比例50.00%。结论:药物管理工作缺失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需要加强药物管理措施,达到预防不良反应的目的。
作者:李树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护理中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进行不同护理管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VAS疼痛评分、阿片类止痛药使用率、护理满意度为(2.04±0.51)分、6.67%、96.67%,对照组分别为(5.29±1.27)分、26.67%、80%;观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全面护理管理较常规护理管理用于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护理中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唐冬梅;刘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7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平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予以生脉散合并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与常规胰岛素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同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为(6.2±0.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h血糖水平为(9.7±0.4)mmol/L,同样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脉散和六味地黄汤加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程正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生物制剂对风湿免疫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6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风湿免疫病患者65例,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n=25例)与观察组(n=40例),采用常规的抗风湿治疗法给予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益赛普给予观察组患者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益赛普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风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病患者采用益赛普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栾夏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主要是对护士在内分泌科工作中对学生实习期间带教工作中的体会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方法:对学生在内分泌专科实习中带教经验进行了总结,从而来提出几点建议。结果:在对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中,护理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带教老师中的主要力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结论:在学生临床带教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学生实习带教工作有很大的必要性,尤其是一些高年资护理人员,在带教工作中要有效指导学生,能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从而对学生临床工作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胡洪炜;李苏;陈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方法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6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患者入院后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干预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成功时间。结果:干预组抢救成功的29例,死亡人数为1例,抢救成功率为96.7%;对照组抢救成功的23例,死亡人数为7例,抢救成功率为76.7%,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抢救时间长度分别为(49.6±10.5)min、(75.8±12.6)min,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方式能够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抢救时间。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我科采用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36例周围性面瘫作为观察组,同期常规治疗3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关春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滴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理气活血滴丸,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改善、中医症候疗效、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绞痛、中医症候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理气活血滴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有改善中医症候、心电图缺血表现的作用,且未发生毒、副作用。
作者:王朝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口腔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150例(150颗牙)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分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人,其中观察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术后一周观察组的成功率是94.7%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并且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概率,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尉信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对急诊科N0护士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急诊科N0护士24名作为常规导师带教组,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急诊科N0护士24名作为PDCA组。观察两组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医生对N0护士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组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带带教组(P<0.05);医生对N0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带教组(P<0.05)。造成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低的原因主要为站位不准确,流程混淆。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急诊科N0护士定位抢救执行准确率,提高医生对N0护士配合满意度,确保抢救工作准确及时完成。
作者:肖乾;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的重要的临床价值,探究具体的孕期的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的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的孕期护理工作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孕期护理的基础上,对孕妇进行糖尿病和高血压基础疾病的健康教育的护理工作。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保健工作之后,观察组孕期妇女所出现的妊娠阶段的糖尿病以及妊娠阶段的高血压以及。结论:对孕期妇女采取孕期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可以高效地改善和降低孕妇出现妊娠阶段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病症的产生,另外对于降低剖宫产的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保障母婴的健康发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耀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256例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2013年来我院就诊肺结核病人2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指标,肺结核传播途径、症状、检查及治疗情况,患者对于此疾病的认知,患者工作环境、身体状况、营养与睡眠情况、是否吸烟喝酒和经济情况等。结果:256例患者中以女性为主,61-70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初中文化患者所占的比例大,为38.3%。其次为小学文化。对于疾病的传染途径、了解肺结核的防治机构和肺结核是否能治好等了解较少。大部分患者肺结核知识来源于广播电视和亲人好友。从患者生活状况来看,肺结核患者存在经济困难、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负面生活事件。结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此类患者特点包括:高龄,文化程度低,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负面生活事件较多等。
作者:谢家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的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156例,分析了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疗效,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妊娠包块大小、血β-HCG 值和不良反应。结果:有效率为92.9%。结论:宫外孕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保守治疗,疗效确切,治疗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与喜炎平联合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HFM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我科收治的HFMD 患儿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喜炎平治疗,治疗组予以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42%、95.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66%、80.28%(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结痂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与恢复饮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结论:干扰素与喜炎平联合应用于治疗小儿H F MD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临床症状的消退,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中实行加味黄芪建中汤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我院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44例,参照组患者治疗中予以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加味黄芪建中汤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复发率2.27%、总有效率95.45%显著优于参照组复发率22.72%、总有效率75.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将加味黄芪建中汤疗法应用在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杜峰;芦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月9月间收治的7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患以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参照组行单侧内钢板固定手术医治,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功能优良率较参照组显著较优,(P<0.05)。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患行双侧钢板内固定的效果高于单侧,且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该术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常继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