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杜峰;芦伟

关键词:加味黄芪建中汤, 脾胃虚寒型胃溃疡, 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在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中实行加味黄芪建中汤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我院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44例,参照组患者治疗中予以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加味黄芪建中汤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复发率2.27%、总有效率95.45%显著优于参照组复发率22.72%、总有效率75.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将加味黄芪建中汤疗法应用在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化疗时间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按照护理方式区别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采用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所得护理总有效率数据发现,实验组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而言,给予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庞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固位形光固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固位形光固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牙体组织楔状缺损的患者,基于患者所采用的临床治疗方式,分为甲组与乙组(n=41)。甲组采用固位形治疗方式,乙组采用无固位形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以及修复后1年的不良反应问题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7.56%,显著高于乙组患者85.37%,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甲组患者治疗后1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乙组患者19.51%,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光固化树脂修复楔状修复中,固位形治疗的方式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青光眼患者滴眼药方法的护理干预及效果

    目的:研究青光眼患者滴眼药方法的护理干预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专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滴眼药的掌握程度为优的有30例,其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例、79.55%(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很满意的有28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例、77.27%(P<0.05)。结论:在常规眼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青光眼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提高患者对正确应用滴眼药的掌握度,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疼痛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疼痛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2例老年患者,按照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评价其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1d、术后6h、12h、1d的VAS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4%,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后疗效显著,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彭红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研究提升中药房信息管理水平的措施

    针对提升中药房信息管理水平的价值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明确各项医疗信息,提升药房的工作效率;实时更新药品信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转变药品管理方式,保证药物的质量安全等方面,并一些提升中药房信息管理水平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够推动中药房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姚飞;龙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研究分析

    目的:研究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方法:收取本门诊2595张抗菌药处方,收取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期间,根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等资料,对门诊抗菌药处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门诊2595张抗菌药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共有957张,占36.9%,主要存在问题为剂量错误、联用不当、给药频率不当、选药不合理等,前5位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肟、克拉霉素胶囊等,在处方中,单一用药、二药联用、三药联用、四药联用分别占抗菌药处方的94%、5.4%、0.2%、0.03%。结论:通过对门诊抗菌药处方调查及合理性进行分析,针对门诊抗菌药处方所存在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实施相关管理措施,从而提高门诊抗菌药处方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究健康教育在围产期妇女预防保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围产期妇女预防保健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围产期产妇中随机选取26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130名。安排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健康知识教育,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系统化预防保健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疾病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系统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围产期产妇预防保健,可有助于提升产妇保健护理的能力,降低母婴发病率,效果显著,应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7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和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35例),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肿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3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优质护理服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71例患者痊愈出院,痊愈率97.2%,2例患者因家属要求自动出院,效果良好。讨论:对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理观察,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痛苦,促进康复,提高治愈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邱明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实施标准化PPT健康教育对放射性核素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放射性核素治疗患者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让患者更好地接受隔离配合治疗,减少放射性核素的污染,避免对放射性敏感人群的影响,大限度地加速治疗患者体内核素的排出。方法: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选择80例接受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患者,年龄13-75岁,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均采用标准化PPT进行健康教育,以 PPT 形式集中授课:由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有针对性地制定授课内容。科室内由专业基础扎实、有讲授经验的护理人员采用 PPT 形式将授课内容图文并茂的向病人和(或)家属进行讲解。讲课结束后通过互动及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病人或家属意见和需求,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进一步优化健康教育内容,完善PPT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而增进病人对疾病和核素治疗的正确认识,提高其诊疗依从性,改善和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书面及口头教育的形式。结论:通过标准化的PPT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住院隔离期间的依从性,加强了护患沟通机会,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护士的学习主动性。

    作者:郑双芝;孙美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在产科全麻中应用

    产科剖宫产术多以椎管内麻醉为主,由于全身麻醉药物对胎儿呼吸的影响以及产妇术中可能引起误吸,全麻在产科剖腹产术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瑞芬太尼为新型短效麻醉性镇痛药,其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代谢快,长时间输注无蓄积作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在产科的全麻中应用甚少。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因不适宜应用椎管内麻醉而行全麻的产妇60例,应用瑞芬太尼辅助产科全麻,观察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锋;卢雅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后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82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82例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产妇82例,根据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产妇均为41例,所、有产妇均以一般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优质产后护理干预,后统计各组的平均泌乳周期以及乳房胀痛产生几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无论在平均泌乳周期及乳房胀痛产生几率低于对照组,而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传统护理干预手段,采用优质产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同时缩短泌乳周期,减少产妇的不适感。

    作者:周宗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口腔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150例(150颗牙)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分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人,其中观察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术后一周观察组的成功率是94.7%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并且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概率,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尉信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药事管理工作中合理用药质询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在临床的药事管理工作之中合理应用用药质询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所收治的临床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170份用药处方,对比患者在实施前、后应用的效果。结果:经合理用药质询的实施之后,不合理用药的应用率显著比实施之前低。通过统计学的分析,存在着P<0.05的明显差异。结论:针对临床患者在临床的药事管理工作之中合理应用用药质询,能够显著降低用药不合理所带来的风险,提升了药学服务的总质量,可在临床药事的管理工作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海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性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20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传统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损伤经控制性手术治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且避免更多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性出血预测及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性出血预防效果,并总结出血预测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不作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抗病毒(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内、3~4月内、5~6月内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内出血发生率(2.22%)与对照组(4.4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4个月内(4.44%)、5~6月内出血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11.11%、13.33%),观察组出血总发生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组间差异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对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性出血预防效果较好,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对出血高危因素进行防控及干预,从而提高出血预防水平。

    作者:张青蓝;董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尿素乳酸软膏治疗寻常型鱼鳞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尿素乳酸软膏治疗寻常型鱼鳞病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尿素乳酸软膏治疗寻常型鱼鳞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软膏基层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尿素乳酸软膏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第2周、第4周总有效率均为100%,第4周痊愈率明显高于第2周,对照组第2周总有效率为85.36%,第4周总有效率均为90.24%,第4周痊愈率明显高于第2周,实验组两阶段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阶段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经过此次实验研究表明运用尿素乳酸软膏治疗寻常型鱼鳞病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疗效,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郭坤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法在治疗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9例患者,分别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中显效和有效的人数有21例和5例,总有效率为66.7%,乙组中显效和有效的人数有29例和4例,总有效率为84.6%,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欧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膜前修补与单纯平片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对需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膜前修补与单纯平片修补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平片修补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及术后一般情况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膜前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万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头颅MRI诊断小脑静脉瘤一例报告

    患者,男性,60岁,无任何症状来我院检查,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mmHg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查头颅MRI 示右侧小脑靠近蚓部 T1 WI 及 T2 WI 显示点状长信号,周围有多条放射状细小等T1 WI、稍长T2 WI信号,呈水母头样分布,考虑右侧小脑静脉瘤。

    作者:张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