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荣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抑制剂对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实验组30例患者行常规内科治疗配合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对对照组30例患者行常规内科治疗。结果:经过相同一段时间治疗后,实验组的WMS、Blessed-Roth、MMSE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常规内科治疗配合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功能、提高PRL水平,且该疗法具有安全性。
作者:张争奇;曹明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中国医疗的发展,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容不得半点差错。我院普外科采用风险管理的模式进行日常护理工作的管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6年06月住院治疗的患者216例为研究对像,其中108例患者接收常规护理管理(A组);另外的108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B组),收集指标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书面论文,回顾分析并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曹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胎儿窘迫的临床观察以及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发现的胎儿窘迫中选取130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其分娩结局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经统计,本组胎儿剖宫产、助产分娩和阴道分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6.42%、20.00%和65.38,无死亡。②经分析,脐带因素、产妇因素和胎盘因素在胎儿窘迫中的发生率分别为50.77%、19.23%和30.00%。结论:通过密切的临床观察,及时给予心理干预、胎心和胎动监测等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产妇和胎儿的状态,促进安全分娩或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罗曾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历代医家论述和病例分析,浅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不和型失眠症状的效果。方法:通过复习名家医案总结半夏泻心汤治疗胃不和型失眠的临床效果。结果:胃不和型失眠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半夏泻心汤对脾胃不和型失眠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张妍;杨志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00例肝衰竭患者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同时合理的采取护理措施,通过后期检测来判断并发症的治疗效果。结果:PE 术后,TBIL、AST、ALT、NH3都有明显的降低,且PT也有着显著的缩短,但也出现一些并发症。结论:PE能够有效的改善肝衰竭患者的生化指标,但是会伴随出现一些并发症,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对其进行解决,从而减少机体的损伤。
作者:谢仕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劣性。方法:选取2014年07月~2016年0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腰部重度疼痛、感染、内固定破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九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肺曲霉菌病患者中,临床表现以咯血常见,CT表现多样性,以单发或多发团块影为主。其中,仅15例初步诊断考虑为肺曲霉菌病,16例被误诊为肺癌或肺结核。17例经手术治疗,12例经内科保守治疗,2例因个人因素放弃治疗。27例治疗后好转,2例死亡。结论:肺曲霉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对可疑病例应尽早取得组织病理学结果,及早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姜秋芳;刘瑞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信息化对于提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意义重大,本文将信息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与传统纸质文书管理作一简要对比,揭示信息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的必要性。
作者:白文瑾;焦桂生;王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耳鸣的患者采用祛瘀豁痰汤进行治疗,并对祛瘀豁痰汤在耳鸣治疗中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18例耳鸣患者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耳聋左慈丸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祛瘀豁痰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同等治疗周期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明显,其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祛瘀豁痰汤能够对耳鸣的患者起到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故而,可以在耳鸣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耳鼻喉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来该院行耳鼻喉手术的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舒适组患者手术后心率、疼痛程度、术后的血压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术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还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银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先天性耳瘘的患者佳的手术时间以及相应的手术方法。方法:本文主要采取的为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6年7月间来我院进行先天性耳瘘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例患者发生耳瘘感染,在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后进行了相应的手术治疗,其余12例患者均在非感染期进行了相应而定手术治疗。并选取同期10例先天性耳瘘且发生耳瘘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三天基础治疗后,在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处理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接受不同时期的手术治疗后,观察组30例患者手术均进行的较为顺利,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其中仅有感染控制后的患者疾病再次复发。10例患者手术成功4例,对手术未成功的患者,在对患者的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后,患者手术成功。结论:对先天性耳瘘的患者若患者无感染情况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手术方式以显微镜下的瘘管切除为主,若有感染的患者应在感染控制口立即进行手术,手术方法同上。
作者:印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并发症及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1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只给予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0%,对照组为25.5%,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68,P>0.05);研究组1、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0.4%,58.5%,40个月,均高于对照组为85.4%,30.3%,22个月;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生存率均降低,研究组下降幅度较小,两组曲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11,P=0.039<0.05)。结论: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闫观升;王志广;刘龙;张宏;李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以及酚妥拉明联合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给予平均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另给予川芎嗪注射液与酚妥拉明结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58.3%,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选择川芎嗪注射液以及酚妥拉明进行联合治疗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宗晓敏;张广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详细探究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术后,对于3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换药护理、尿潴留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切除的黏膜环完整均匀,平均宽约(3.5~4.0)cm,中央见少许肌层,吻合口距齿线平均2.0cm,经过护理后均基本恢复。结论:手术是临床治疗痔疮的主要方式,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对此,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尽快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钟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当中抽取3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周萌萌;张英春;王丹丹;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对临床妇产科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妇产科研究对象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服务实施管理;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服务实施管理。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接受临床妇产科治疗期间出现风险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临床妇产科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对临床妇产科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在妇产科护理管理的过程当中使用激励机制,来进一步的探讨激励机制影响护理人员积极性以及患者满意度的程度。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各方面的激励管理,如:领导激励、环境激励、成就激励、教育激励以及感情激励等,同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进而进一步的分析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过程当中应用激励机制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程度。结果:应用激励机制不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人员的能动性以及积极性,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在没有进行激励机制只有百分之八十二,但是实施激励机制后,患者满意度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七,能够明显的看出实施前后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实施激励机制,不但能够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上去,同时还能够将温馨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进而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谢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人流术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人流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变化及身体变化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人流术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车险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5例 Hp 阳性的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胀、腹痛/腹部灼热感、焦虑/抑郁等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提升Hp阳性的 FD 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其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研究所选择的盆腔炎患者,均为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5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总计80例。按照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将80例盆腔炎患者分为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以及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组间基本资料对比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更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