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华
目的:分析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对剖宫产率及母乳喂养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接受的300名孕产妇,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产前检查与健康指导,研究组孕产妇接受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对两组孕产妇妇的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孕产妇的剖宫产更低而母乳喂养率更高,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能够提高产妇对于剖宫产和母乳喂养的认识,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ICU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ICU 接受气管插管及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2.22%,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56%,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语言沟通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月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肺结核患者80例,收治时间在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并将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防护理。结果: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护理后住院平均时间(11.23±1.15)天、服药依从率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肺结核患者住院平均时间(14.23±2.54)天、服药依从率75.00%(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采用预防护理,能有效减少住院平均时间,提高服药依从率。
作者:丛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就受治疗的8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者按照不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n=27)、中危组(n=40例)和高危组(n=19例),比较不同组间血清Hcy水平。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按照危险分层进行分组后显示,不同危险分层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不同(P<0.05)。进行两两比较后显示,随着疾病危险程度增加,血清Hxt水平升高,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Hcy水平随着疾病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该指标可以作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评估指标。
作者:贾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详细探究患者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例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以及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臭氧消融术+硬膜外前间隙松解术进行治疗。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例行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8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氧过敏,过敏症状胸闷,气促,心悸,血压升高等并发症,经上氧,地塞米松10 mg缓慢静推后,症状好转。结论:在对患者行疼痛科微创介入术过程中,要求医生能够准确掌握疼痛科各类微创介入术适应证,针对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够降低疼痛科患者经微创介入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吴宗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困难气道麻醉中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困难气道麻醉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患者中,一次性成功插管患者有40例,另有20例患者经头颈位置与导管调整后反复三次成功内置管。结论:困难气道麻醉中应用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可观,可使患者的麻醉效果得到提高,并促进其尽早康复。
作者:席泽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我科采用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36例周围性面瘫作为观察组,同期常规治疗3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关春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痔是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的曲张静脉引起的团块,并因此而产生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痔是常见病,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高,常因有症状而影响劳动。
作者:李宗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对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病区在2016年5月-2016年10月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病情况,总结其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50例中49例膀胱功能恢复,膀胱恢复率为98.00%,1例带尿管出院,经过预后干预之后,患者病情好转,经过院外调养后恢复。结论:临床上对于产后尿潴留产妇,需要加强产后护理,这对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光子治疗仪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用光子治疗仪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治疗145例患者,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照疾病治疗标准进行统计,145例患者中痊愈115例,痊愈率为79.3%,有效27例,有效率为18.6%,无效3例,无效率为2.1%。结论:在耳鼻喉科疾病中采用光子治疗仪治疗相关疾病,临床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为患者带来等多健康福利。
作者:蒋杏丽;李峰;高志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S)与经皮肾镜钬激光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结石直径6~10mm及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失败结石直径10~20mm 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17例236侧。采用FURS97例(104侧)作为FURS组,采用PCNL120例(132侧)作为PCNL组。比较2组治疗结石的手术时间、碎石成功率、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结果:FURS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热8例(2.1%),未出现严重并发症。PCNL 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热9例(7.5%),术中、术后明显出血3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愈2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无效,行患侧肾切除1例。FURS组手术时间长于PCNL 组,血红蛋白下降值小于PCNL 组,住院天数短于PCNL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2组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结石直径6~10mm行ESWL 失败及结石直径10~20mm 的输尿管上段结石,FURS碎石与PCNL 疗效相近,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FURS取石术后患者恢复更快。
作者:罗宣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腹股沟疝患者50例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50例次老年腹股沟疝。在局麻下实施内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结果:50例均手术顺利,随访1-2年无1例复发。术后切口轻度脂肪液化2例,局部异物感2例,短期疼痛1例,阴囊积液或积血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12%。经对症处理后正常出院或门诊随诊。无切口感染、疝复发等其他并发症及合并疾病加重。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老年腹股沟疝内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及麻醉适应范围更广、简捷易推广、术后恢复快、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探讨。
作者:徐继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实施胸外科开胸术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临床分析,探究致使其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方法:收集65例行开胸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6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患者经过胸外科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属于比较常见的,为了预防这一状况的发生,要求术前医生对于患者的身体有充分的了解,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作者:胡银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肺曲霉菌病患者中,临床表现以咯血常见,CT表现多样性,以单发或多发团块影为主。其中,仅15例初步诊断考虑为肺曲霉菌病,16例被误诊为肺癌或肺结核。17例经手术治疗,12例经内科保守治疗,2例因个人因素放弃治疗。27例治疗后好转,2例死亡。结论:肺曲霉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对可疑病例应尽早取得组织病理学结果,及早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姜秋芳;刘瑞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基牙折断烤瓷牙行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烤瓷冠基牙折断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分别进行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治疗与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患者(57.50%)的相比明显较高(P<0.05)。试验组术后咬合力(5±0.60)、复诊次数(37±5.3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咬合力(12±1.89)、复诊次数(26±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烤瓷冠折断后基牙行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恢复牙齿形态及咬合力,对保留折断后基牙意义重大。
作者:陈宏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新疆石河子市急诊开放性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揭示急诊开放性损伤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本地区急诊创伤的预防和急救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石河子市某三甲医院急诊外科4836例开放性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急诊开放性损伤高发年龄段在14~39岁(49.26%,2382/4836),男女患者比例为2.96:1。(2)常见损伤部位为头部(49.98%,2417/4836)、四肢(40.16%,1942/4836)。(3)首要致伤原因为交通伤(47.64%,2304/4836),其次是坠落伤/摔倒(24.19%,1170/4836),第三是锐器损伤(18.05%,873/4836)。结论:应完善本地区院前急救系统,加强开放性损伤高发时间段的管理,加大交通安全、高空作业安全等宣传力度,重点进行头部、手的防护。
作者:谭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详细探究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改良PPH 术。术后,对于3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换药护理、尿潴留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切除的黏膜环完整均匀,平均宽约(3.5~4.0)cm,中央见少许肌层,吻合口距齿线平均2.0cm,经过护理后均基本恢复。结论:手术是临床治疗痔疮的主要方式,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对此,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尽快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钟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法在治疗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9例患者,分别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中显效和有效的人数有21例和5例,总有效率为66.7%,乙组中显效和有效的人数有29例和4例,总有效率为84.6%,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欧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临床观察探讨护理干预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平均进行辛伐他汀、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采取服用药物依从性评价问卷,两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实验组患者服用药物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增加阵发性房颤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减少患者房颤持续时间、房颤负荷以及房颤发生率。
作者:王瑞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中国医疗的发展,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容不得半点差错。我院普外科采用风险管理的模式进行日常护理工作的管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6年06月住院治疗的患者216例为研究对像,其中108例患者接收常规护理管理(A组);另外的108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B组),收集指标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书面论文,回顾分析并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曹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