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杨志宏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在采用缩宫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共同治疗。采用称重法和容积法观察两组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可以在应用缩宫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原因与护理对策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门诊登记的58例肺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结果:58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耐 HR 的有33例,耐 HRS 的有4例,耐 HRE 有13例,耐HRES 有8例。同时,疗程为1个月的患者有3例,疗程为1~3个月的有13例,疗程为4~5个月的有12例,疗程为6~14个月的有25例,疗程超过15个月的有5例。此外,化疗方案合理的有15例,不规则服药患者有43例,占比75.0%。结论:耐多药肺结核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诊断不及时、疗程不足与化疗方案不合理、患者的防痨知识宣教欠缺等,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症的产生。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产后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82例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产妇82例,根据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产妇均为41例,所、有产妇均以一般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优质产后护理干预,后统计各组的平均泌乳周期以及乳房胀痛产生几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无论在平均泌乳周期及乳房胀痛产生几率低于对照组,而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传统护理干预手段,采用优质产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同时缩短泌乳周期,减少产妇的不适感。
作者:周宗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提高ICU(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94例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单双号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水平及危险事故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水平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危险事故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为17.02%,观察组患者危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ICU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国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并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肾内科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并急性左心衰住院患者共102例,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强心加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72例,在常规强心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治疗,观察两组心衰缓解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56.7%,观察组有效率97.2%。结论硝普钠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并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卢芳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及实施手术的时机。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手术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内科治疗的方式,手术组采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以及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与手术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均有所改善,但是手术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23.08%,显著高于手术组患者死亡率7.69%,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早期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黄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临床的药事管理工作之中合理应用用药质询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所收治的临床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170份用药处方,对比患者在实施前、后应用的效果。结果:经合理用药质询的实施之后,不合理用药的应用率显著比实施之前低。通过统计学的分析,存在着P<0.05的明显差异。结论:针对临床患者在临床的药事管理工作之中合理应用用药质询,能够显著降低用药不合理所带来的风险,提升了药学服务的总质量,可在临床药事的管理工作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海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经中药联合抗风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在活动期给予中药、抗风湿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常规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通过中药联合抗风湿的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较佳,且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程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5例 Hp 阳性的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胀、腹痛/腹部灼热感、焦虑/抑郁等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提升Hp阳性的 FD 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其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西药房处方发放差错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开展数字化管理之前时间设为对照组,开展数字化管理之后时间设为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时间段西药房药品管理和药品发放差错情况,制作调查表,比较开展数字化管理前后,药品盘点时间、患者等候时间、药品报损率、账货相符率。结果:对照组西药房共调配处方250065例,差错发生率0.05%,观察组西药房共调配处方359608例,差错发生率0.02%;观察组期间的药品发放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期间的药品发放差错率;观察组时间盘点时间、等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时间段(P<0.05);观察组时间段的药品报损率0.02%明显低于对照组时间段0.05%,观察组时间段的帐货相符率99.98%明显高于对照组时间段99.95%(P<0.05)。结论:人工进行处方调剂和发放药品必然会发生差错,采用数字化管理西药药房可提高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质量,降低西药房发放药品差错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彦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围术期的整体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以整体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心理情况、室颤情况以及手术后手部创口的渗血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况,室颤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后的手部创口渗血情况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效果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毕继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主要是对护士在内分泌科工作中对学生实习期间带教工作中的体会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方法:对学生在内分泌专科实习中带教经验进行了总结,从而来提出几点建议。结果:在对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中,护理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带教老师中的主要力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结论:在学生临床带教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学生实习带教工作有很大的必要性,尤其是一些高年资护理人员,在带教工作中要有效指导学生,能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从而对学生临床工作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胡洪炜;李苏;陈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划分法将60名学生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n=30),常规组采用一般儿科临床护理教学方式,研究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实践成绩、理论成绩、各项操作技能评分以及学生的护理学习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学生各项实践成绩、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学生,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课程满意满意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80%,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的价值较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儿科护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学习满意度,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吴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多种肺癌标志物的分析,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吴江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肿瘤科住院采用一线方案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共计74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年龄66±19岁,其中男43例,女31例,腺癌29例,鳞癌22例,小细胞肺癌23例;对照组为肺部CT未见异常的健康人群。结果:CEA在腺癌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为58.6%;NSE 在小细胞肺癌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为73.9%;CYFRA21-1在鳞癌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为72.7%;CA125在腺癌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为72.4%。在与对照组的比较中,腺癌组CEA、CYFRA21-1、CA1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鳞癌组仅CYFRA21-1显著高于对照组;小细胞肺癌组仅NSE 高于对照组;与腺癌组比较中,鳞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中的CEA、CA125均低于腺癌组;与小细胞肺癌组比较中,鳞癌组和腺癌组NSE均低于小细胞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位腺癌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明显,治疗四周期后肿瘤大小、CEA、CYFRA21-1、CA125均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在肺癌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曹婷华;陈超;凌鑫;李燕;宁志强;陆海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风险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颅脑外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用护理管理的观察组(51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风险管理的观察组(51例)。比较分析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和GOS评分和护理差错和满意度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采用风险管理的观察组的GCS评分和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差错发生率(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颅脑外伤护理中的风险事件,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候丹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手术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肾结石患者,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划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n=38)。常规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常规组发生率21.4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方式,经皮肾输尿管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手术疗效更加理想,临床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有助于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广泛推广。
作者:尹华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药品检验过程中的必要性以及措施。方法:总结在药品检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确保药品质量。结果:我们要积极处理和改正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影响药品质量的不良影响因素。结论:质量控制在药品检验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可以剔除市场上对人体有害的劣质药物,从而进一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
作者:赵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16例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结合相关流行病学以及病理机制要求确定治疗方式。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系数逐渐恢复正常,Hb、WBC、N、EOS等系数指标趋于正常,治疗后的患者肝功能出现缓解趋势,其中ALT、AST、ALP、GGT系数趋于正常,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肝脏寄生虫感染的因素比较多,以生食泥鳅为主,感染几率比较大,需要结合临床特征变化,及时进行治疗,缓解临床不良反应。
作者:薛卫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质量环PDCA循环理论在公立医院医患关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使用PDCA循环理论对医患关系质量进行改善,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应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实施管理方法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医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目前医疗行业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就提出了运用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理论,来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减少医患矛盾,提升医院的美好形象。
作者:张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右旋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患儿注射生理盐水,待患儿发生躁动注射丙泊酚进行镇定,观察组给予患儿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直到手术结束,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好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旋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患儿进行麻醉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卢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