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珠海市工厂、企业职工血压偏高与血脂相关性分析

皮用明;曾焕金;邬拓江;郭振荣;张静涛

关键词:工厂, 企业职工, 高血压, 血脂
摘要:目的探索珠海市工厂、企业职工血压偏高与血脂的相互关系,为珠海市工厂、企业职工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工厂、企业职工体检中87人血压偏高和血压正常的体检职工进行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血压偏高组职工的TC、TG、LDL均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而HDL则低于血压正常组(P<0.05).血压增高与TC、TG、LDL浓度存在正相关(r=0.589,P<0.05),与HDL浓度呈负相关(r=-0.429,P<0.05).结论控制血脂尤其是TG增高,改善不良饮食习惯是工厂、企业职工预防和控制血压增高的有效措施.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的同伴教育

    艾滋病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自1981年被发现以来,至今已在全世界广泛蔓延,并严重地危害着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虽然人们已经在艾滋病的基础研究、预防与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但至今尚未研制出艾滋病病毒疫苗,也没有找到治愈艾滋病的办法.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这种致死性严重传染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田华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临床三年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非发酵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谱的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04年三年问临床非发酵菌的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非发酵菌三年检出率分别为25.1%、28.0%、28.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上升了10.7%、12.3%、12.0%,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上升了12.2%、12.5%.结论三年间临床分离非发酵菌呈逐年上升,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状况严重,尤以对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增加明显,不同非发酵菌属间抗菌谱不同,应加强病原学检测,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谷成祥;周建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脑梗塞患者IMT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67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及30例老年健康人,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IM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脑梗塞组IMT明显厚于对照组(P<0.01)且多发性脑梗塞组高于腔隙性及单发性脑梗塞组(P<0.01).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IMT明显增厚,且与脑梗塞程度密切相关,IMT可作为预测老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作者:白翠兰;董育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多媒体教学与实验评估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通过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理论教学与实验评估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对比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与实验评估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更有利于促进多媒体教学的成熟和完善,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质量,使枯燥抽象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提高医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作者:曾赵军;胡维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医学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及常见存在的问题

    医学论文是医学工作者对其学术成果与科技信息运用文字、数据、符号、图表进行科学概括并上升为理论性的文章.一篇医学论文的好坏,取决于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方法.如果论文内容充实、先进、有创新、有实用价值,加上精湛的写作技巧,可大大提高其质量效果;相反,不讲究写作规范与技巧,文章将大为逊色.同样的素材,在一个作者可以写成人们争相阅读的传世佳作,另一个人则可能写成他人不屑一顾的一叠废纸.

    作者:刘兰珍;李国荣;楮遵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采血室空气消毒效果与人员活动频率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采血室空气消毒效果与人员活动频率的关系.方法对采血室消毒前、后,无人活动时,采血进行时进行空气采样和培养,采样时记录间隔时间和人员流动情况.结果得出两种状态下不同时段采血室内空气消毒效果:一旦采血室内人员进入频率增多,室内空气细菌总数迅速上升.结论在采血室消毒达标后,人员进入频率越高,菌数上升越快,随着人员进入逐渐减少,空气菌数逐渐下降.所以,采血室内应限制人员活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进入和物体移动.

    作者:刘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免疫效果及持久性观察

    目的探讨乙肝基因重组疫苗对新生儿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久性.方法随机选择珠海市1999~2003年出生、母亲HBsAg阴性、严格按免疫程序及时全程完成3针基础国产基因重组乙肝疫苗(5ug)的儿童,按免疫后不同的时间段分成6组,采集静脉血分别进行抗-HBs、HBsAg和抗-HBc检测.结果抗-HBs有效阳性率(≥10 mIU/ml)、几何平均滴度(GMT)逐年下降,分别由基础免疫完成后1个月的95.45%和65.36 mIU/ml,降至4年后的38.27%和6.56mIU/ml,免疫1年后的下降率为显著.及时完成3针基础乙肝疫苗免疫后各不同时间段的儿童HBsAg阳性率均不超过1%,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均小于2%,未见随年限延长而增张的趋势.结论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在新生儿中免疫效果良好,存在较好的免疫持久性和保护效果,在全程免疫后5年内没有必要进行加强.

    作者:邓韶英;柯建厚;孙亚军;徐郁;肖慧洁;梁卫华;黄小平;朱江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起个体炼金导致急性砷化氢、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的分析

    2004年4月15日,某县发生个体炼金导致急性砷化氢中毒并死亡两例的事件,受湖南省卫生厅委托,我所会同省卫生监督所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该县某乡实地调查该次中毒事故,并对现场空气、中间产品及幸存当事人和周边居民的生物材料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廖雍玲;肖雄斌;张贻瑞;刘蔼成;傅胜;陈桂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长沙市家蝇抗性动态研究

    为掌握长沙市城区家蝇抗性动态,及时准确地预报家蝇对杀虫剂的抗性变化,为指导灭蝇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连续20年对长沙市的家蝇进行了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测定,现将2004年测定结果和历年家蝇抗性动态报告如下.

    作者:李平非;龙建勋;张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家族史性别差异和其对诊断年龄的影响

    目的明确2型糖尿病父母家族史的性别差异并评价家族史对诊断年龄的影响.方法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和住院病历的286例家族史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族史情况和诊断年龄,按照性别和家族史进行分析.结果在从父母单方患病情况看母亲患病例数在各组均多于父亲患病例数.但是只有女性患者组这种优势有显著意义(P<0.05),单方和双方父母患病的患者其诊断年龄显著早于有其它家族史型患者(P<0.05),而父亲单方患病和母亲单方患病患者相比较,其诊断年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2型糖尿病遗传中存在母系优势,父母家族史可能与子女诊断年龄提前相关.

    作者:刘蓉;向红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厦门市卫生工作者对吸烟认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厦门市卫生工作者对吸烟的认识、态度、行为现状,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4~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十所三、二、一级医院和市、区两级疾病控制中心的业务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685人,卫生工作者总吸烟率20%,现在吸烟率16.2%,男性26.8%,女性0.8%,卫生工作者戒烟率3.8%.吸烟的卫生工作者认为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可以自我放松(42.4%),作为工作紧张的减压方式,其次是社交需要(38.2%)及吸烟已经成为生活习惯(35.6%).在给病人看病时只有12.2%的医生总是会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如果病人吸烟,有54.3%的医生常常会建议病人戒烟或少吸.只有10.1%的卫生工作者认为病人会听从医生的戒烟建议.卫生工作者的戒烟方法和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体(39.4%)和医学书刊(26.9%),而专业的培训班只占1.3%.结论目前卫生工作者关注病人吸烟并帮助病人戒烟的意识、参与度和主动性都有待加强,卫生工作者的戒烟技能培训和专项知识课程缺乏,应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控烟专项培训.

    作者:张兰;戴龙;谭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开设《寄生虫学与临床寄生虫病》作为医学本科生选修课的探索

    目的总结临床寄生虫学选修课开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方法从该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课程考核和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改进措施.结果该选修课的开设有较强的针对性,尤其是实验课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通过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结论临床寄生虫学选修课的开设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作者:陈代雄;沈浩贤;李小敏;陈新宇;马长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菌痢季节性分布特性

    目的分析菌痢是否存在季节性周期分布特征,为研究致病因素、考核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构成双向有序列联表时间序列数据的深圳市宝安区1993 2004年菌痢逐月发病资料,利用游程检验和有序对数比检验两种不同统计方法进行季节性分布分析.结果游程检验示P<0.05,有序对数比检验示P>0.05.结论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菌痢发病具有季节性升高的特征.

    作者:林启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辐射工作者个人受照剂量与淋巴细胞微核的相关研究

    目的分析个人受照剂量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放射工作者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6年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进行监测,并检验淋巴细胞微核,分析两者相关规律.结果放射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微核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乡镇医院组、工业探伤组显著高于市属医院组、县区医院组.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检出率与放射工龄呈曲线正相关关系(r=0.957,P<0.01);与个人年受照剂量呈直线正相关(r=0.996,P<0.01);与个人累积受照剂量呈直线正相关(r=0.996,P<0.01).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造成一定损伤,放射防护工作中必须重视减少电离辐射剂量.

    作者:韩方岸;胡云;朱庆安;徐庆;仲志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西安市居室装修污染的调查报告

    为研究居室装修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对西安市居室装修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并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调查结果显示:装修一年后超标家庭达52.2%,超标率排序为氨>甲醛>二甲苯>苯>甲苯,其中以甲醛、苯的检测含量较高,高超标近10倍,而装修3个月内的甲醛超标达100%.提示西安市居室装修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充分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建议居室装修要正规、简约、控制污染源,并加强装修后的居室通风和空气净化,以减少装修污染对人们健康带来的危害.

    作者:陈萍;李西军;常锋;王林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湖南省2002~2004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及质量评价

    为了解近年来湖南省常规免疫接种率状况,对2002~2004年的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和监测结果及强化免疫和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报告的及时率均在90%以上,县级报表的缺报率下降,全省常规免疫报表的完整性逐年提高;2002~2004年五苗的报告接种率均较高,在98.23%~99.38%之间,估算接种率为69.35%~97.7%,与报告接种率有一定的差距;调查接种率为86.3%~98.7%.

    作者:夏伟;陈长;谢超;李放军;胡瑚;张淑君;黄铭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铅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测定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然后对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计算.结果方法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5%,对于含铅量为5.68μg/L的血样,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39 μg/L.结论该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的平行测定、仪器和工作曲线带来的误差,其次是标准溶液误差.

    作者:易海艳;高寿泉;陈淑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湖南省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控制职业病危害近期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职业病防治法>控制职业病危害近期效果的因素;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以省卫生厅厅文形式向全省各市州卫生部门发送.所有调查数据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行业干部职工职防法知晓率达72.9%~80.4%,但对职防法相关内容的知晓率仅35%左右;近50%知晓途径为媒体;职防法实施后,各行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率、合格率、职业健康受检率均有提高趋势,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急性中毒事故发生数等有下降趋势,但总体上较职防法实施前无显著差异;影响职防法贯彻实施及控制职业病危害近期效果的主要因素为职防法及相关内容知晓率,企业规模以及企业经济类型等.结论湖南省11个行业272家用人单位职防法知晓率较高,但对职防法及其相关内容的知晓率低;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及防护措施的实施状况较职防法实施前虽有改善,但变化辐度不大.职业病控制近期效果有随职防法的深入贯彻逐年提高的趋势.

    作者:杭一平;熊敏如;陈小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龙岩市区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行为危险因素动态监测

    目的了解龙岩市区主要娱乐场所服务小姐中影响艾滋病流行的某些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用于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2000年对目标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基线调查),然后每月1次进行干预,再于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年分别调查117人、305人、240人、276人、283人,有商业性行为者占56.2%~81.3%;5年中,过去1个月与朋友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避孕套的比例分别为16.2%(18/111)、30.9%(90/291)、32.3%(74/229)、36.9%(80/217)、62.1%(64/103),近1次与朋友发生性关系时使用避孕套的比例分别为42.3%(47/111)、51.2%(149/291)、61.1%(140/229)、69.1%(150/217)、70.2%(167/238),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6、39.20,P<0.01).2000~2004年服务小姐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30.8%、42.6%、56.3%、67.8%、76.0%,5年比较,知晓率逐年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4,P<0.01).结论行为干预取得一定成效,危险因素流行趋势不容乐观.

    作者:陈益林;闫建平;李土荣;蓝建军;林梅艳;陈前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示范点社区慢病现况及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示范点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流行现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有效地在社区开展慢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示范点社区内6 966名居民被抽取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了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内19种疾病的患病率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31.93%)、慢性胃肠疾病(17.60%)、慢性支气管炎(11.00%)、冠心病(7.97%)、骨质疏松或骨折(5.76%).超重与肥胖、吸烟、缺乏体育锻炼等是慢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示范点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超重与肥胖、吸烟、饮酒及缺乏体育锻炼的现状已经对其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慧琳;李光春;金东晖;陈桂株;段云飞;肖成礼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