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非;龙建勋;张慧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M-CSF,并鉴定其在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能否正确表达.方法PCR扩增M-CSF基因,定向克隆入带有E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M-CSF,脂质体介导将pEGFP-M-CSF转染入NIH3T3细胞,以一步法RT-PCR检测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M-CSF,并在NIH3T3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融合荧光蛋白,RT-PCR检测结果显示RT-PCR扩增产物与M-CSF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符,确实源于重组质粒转录后的mRNA.结论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M-CSF的成功构建及在体外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CSF在真核细胞中的信号调控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作者:张晓红;唐圣松;李剑敏;龙治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与产后抑郁症相关的产科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和2所二级甲等医院从2004年9月~2005年1月在这4所医院进行产后6周复查的300例初产妇,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自编产妇一般资料及产科因素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的统计分析、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1.300例产妇中,EPDS总分≥13分抑郁阳性并确诊为抑郁症者52例,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7.30%.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程时间(P=0.024)、顺产(P=0.003)、阴道助产(P=0.000)、新生儿畸形(P=0.000)、母乳喂养(P=0.037)与产后抑郁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分别为:2.269、0.151、49.767、28.386、0.299.结论1.一部分妇女在产后6周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性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2.产后抑郁症相关的产科危险因素有阴道助产、新生儿畸形、第一产程时间长;保护性因素有顺产、母乳喂养.3.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其发生.
作者:谢日华;雷俊;廖顺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1990~2004年湘西自治州中小学41起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1990~2004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平均罹患率为9.56%,其中农村学校暴发起数及罹患率均明显高于城镇学校.(2)暴发疫情1995年前以肠道传染病为主,1995年以后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3)暴发疫情报告时间远远迟于国家法定报告时限要求,是造成疫情扩散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完善学校卫生设施建设,依法开展学校卫生管理工作是有效控制学校暴发疫情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麟琳;吴登科;莫英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对北京市2000~2004年5年间动植物性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表明,以第2、4季度为全年多发季节,集体食堂为各进食场所之首,菜豆为常见中毒植物,烹调加工不当和误食为主要中毒原因.
作者:李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速度和静脉血管选择对氧氟沙星注射剂所致静脉炎的影响.方法将1 650例患者按快慢滴速和所选择静脉大小,随机分为4组,统计4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与常规A组比较,其他三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在氧氟沙星常规制剂浓度下,通过调整静脉滴速度至10~20滴/min左右,并选择较大血管输注,可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龚卫红;秦舒平;周乐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芙蓉区中小学生龋齿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芙蓉区10所小学(城乡各5所)及4所中学共计10 901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将龋齿检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小学生患龋率为37.54%,中学生患龋率为7.99%,龋均1.105,充填率28.34%.结论龋齿发病高峰时期是小学阶段,应在这个时期就要重视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加强龋病的防治意识.
作者:周玉英;李梅芳;李先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珠海市工厂、企业职工血压偏高与血脂的相互关系,为珠海市工厂、企业职工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工厂、企业职工体检中87人血压偏高和血压正常的体检职工进行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血压偏高组职工的TC、TG、LDL均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而HDL则低于血压正常组(P<0.05).血压增高与TC、TG、LDL浓度存在正相关(r=0.589,P<0.05),与HDL浓度呈负相关(r=-0.429,P<0.05).结论控制血脂尤其是TG增高,改善不良饮食习惯是工厂、企业职工预防和控制血压增高的有效措施.
作者:皮用明;曾焕金;邬拓江;郭振荣;张静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和心理行为.方法设研究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参照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N)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调查评估;对研究组儿童给予心理行为治疗同时,进行家庭干预.结果学习障碍组儿童家庭文化性、亲密度、组织性、情感表达因子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家庭得分,矛盾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习障碍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7%,对照组为14.5%,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与对照组行为因子比较,多动、社交退缩、抑郁、交往不良因子的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儿童学习成绩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家庭环境失调与儿童学习障碍有一定关系;学习障碍儿童较正常儿童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个体治疗,同时着重于家庭干预可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
作者:孙红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差异表达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了很多新的检测方法,本文对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技术(DDRT-PCR)、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DA)、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获得全长基因的消减杂交法、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限制性显示技术(RD-PCR)和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作了综述,介绍了它们的应用状况和优缺点,并对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在糖尿病研究中的近期应用及其前景作了简要介绍.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和方法将在糖尿病及其他疾病的分子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罗洁;许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管转移是早发生的细胞扩散现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特异性配体,也是近鉴定出的与淋巴管生长有关的因子.很多研究显示乳腺癌表达的VEGF-C和VEGF-D与肿瘤的转移和扩散有关,且与肿瘤进展与淋巴管生成有关.现综述VEGF-C、VEGF-D以及其受体VEG-FR-2和VEGFR-3与乳腺癌的转移的关系.
作者:唐蜜;李代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对疑似登革热病例的血清标本以登革IgG斑点试验进行检测时,发现一例非登革热病人血清在试验中出现的非特异反应,并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作者:廖育煌;孙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个人受照剂量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放射工作者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6年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进行监测,并检验淋巴细胞微核,分析两者相关规律.结果放射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微核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乡镇医院组、工业探伤组显著高于市属医院组、县区医院组.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检出率与放射工龄呈曲线正相关关系(r=0.957,P<0.01);与个人年受照剂量呈直线正相关(r=0.996,P<0.01);与个人累积受照剂量呈直线正相关(r=0.996,P<0.01).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造成一定损伤,放射防护工作中必须重视减少电离辐射剂量.
作者:韩方岸;胡云;朱庆安;徐庆;仲志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自我职业防护状况与防护技能的掌握程度.方法对62名医学实习生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结果掌握足够的职业防护知识技能的仅5人(8.06%);能正确实施标准预防技术仅2人(3.23%);58人(97.55%)只知道在无菌操作前洗手与戴口罩,操作后的洗手往往被忽视;受到锐器伤、高风险职业暴露后,担心会感染某种传染性疾病的62人(100%).结论医学生对标准预防认知不足,知识不系统、不完整,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应该引起医学院校和临床教学医院的重视.
作者:陈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掌握长沙市城区家蝇抗性动态,及时准确地预报家蝇对杀虫剂的抗性变化,为指导灭蝇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连续20年对长沙市的家蝇进行了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测定,现将2004年测定结果和历年家蝇抗性动态报告如下.
作者:李平非;龙建勋;张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67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及30例老年健康人,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IM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脑梗塞组IMT明显厚于对照组(P<0.01)且多发性脑梗塞组高于腔隙性及单发性脑梗塞组(P<0.01).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IMT明显增厚,且与脑梗塞程度密切相关,IMT可作为预测老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作者:白翠兰;董育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临床寄生虫学选修课开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方法从该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课程考核和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改进措施.结果该选修课的开设有较强的针对性,尤其是实验课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通过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结论临床寄生虫学选修课的开设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作者:陈代雄;沈浩贤;李小敏;陈新宇;马长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明湖南省艾滋病流行现状并预测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流行病学资料由全省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疫情报告获得,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由各县、市医疗机构采用ELISA进行初筛,由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WestemBloting确认.结果到2004年底止,湖南省已发现HIV感染者1249例,艾滋病人186例;男性占76.46%:女性占23.54%;职业以无业人员高为55.80%,其次是农民为22.58%;90%以上感染者年龄分布在20~50岁之间;主要传播途径为吸毒占60.53%,其次为性占16.73%,第三为输血占9.45%;流行区已遍布全省14个市、州的91个县(市、区).结论湖南省近年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传播地域不断扩大、传播途径多样化,经性接触传播的比例迅速加大,通过多种途径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作者:陈焱;陈曦;张艳辉;贺健梅;宋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82年2月,黑山、北镇两县发生一起因食用霉甘蔗引起毒素中毒25人,死亡2人.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回顾如下.
作者:孟庆云;马立夫;牛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监测了解主要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构建广西食品致病菌污染数据库,为有效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宁、桂林等6个市采集6大类食品,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方法对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大肠杆菌O157:H7、志贺氏菌以及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2002~2004年在6市5类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54株,检出率4.49%;其次为检出单增细胞李斯特菌51株,检出率为4.24%,志贺氏菌为1.64%、大肠杆菌O157:H7为0 25%;而另1类食品海产品中副溶血检出率高达20.00%(41/205).结论广西主要食品均遭受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生肉污染为严重,受到了沙门氏菌、L.m、O157:H7、志贺氏菌的污染,熟肉、水产品、生食蔬菜也遭受L.m污染;而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严重.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唐振柱;李秀桂;黄林;蒋震羚;吕素玲;黄兆勇;方志峰;杨娟;王红;车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明确2型糖尿病父母家族史的性别差异并评价家族史对诊断年龄的影响.方法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和住院病历的286例家族史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族史情况和诊断年龄,按照性别和家族史进行分析.结果在从父母单方患病情况看母亲患病例数在各组均多于父亲患病例数.但是只有女性患者组这种优势有显著意义(P<0.05),单方和双方父母患病的患者其诊断年龄显著早于有其它家族史型患者(P<0.05),而父亲单方患病和母亲单方患病患者相比较,其诊断年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2型糖尿病遗传中存在母系优势,父母家族史可能与子女诊断年龄提前相关.
作者:刘蓉;向红丁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