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冬梅;梅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2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无缝隙护理,相比2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评分、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糖尿病知识分值平均(95.26±2.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情况较好,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 结论: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和血糖控制的有效影响非常显著.
作者:钱丽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 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者的各项指标和疗效.结果:干预前,两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DM患者的病情,控制血糖,促进患者视网膜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柳婧婧;孔媛媛;陈杨磊;王翠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的次数及健康教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27例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产前检查手册进行相应的回顾性调查.按产前检查次数<5次、≥5次分为两组,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产前检查次数<5次组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早产、前置胎盘伴出血、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产前检查次数≥5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产前检查次数<5次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围产儿死亡、低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于产前检查次数≥5次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③接受过产前健康教育的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明显高于未接受过产前健康教育者(P<0.01).结论:加强产前保健及产前健康教育,提高产前检查次数和质量,及时发现并治疗高危妊娠,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段润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在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99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分为针刺组和电针组,分别应用针刺和电针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针刺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4%,电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电针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针刺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电针法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有效缓解不良症状,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屈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并缩短了患儿恢复时间.
作者:刘芳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在我院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大大降低了产后出血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母婴安全康复出院.结论:做好观察,提前预防,可减少产后出血.及时查找原因,便于急时对症治疗、护理,以及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积极实施有效的抢救工作,是降低产后出血率和产后死亡率的关键,以保证母婴安全康复出院.
作者:田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药品调配差错原因与优化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出现常见药品调配差错的处方,对其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改善措施.结果: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共调配输液1897635袋,出现处方调配差错的有823例次,其差错率为0.043%,差错主要发生在加药、贴签、摆药、打包与外送等环节中.结论: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药品调配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对其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针对相关仪器设备的严格应用与智能化摆药系统的优化,可以明显降低常见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合格成品输液,提高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张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管理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时使用综合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经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管理后护理的血糖水平效果可以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的妊娠结局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妊娠糖尿病患者时,使用综合护理管理可以明显的改善妊娠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妊娠结局质量,提高综合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悦娴;徐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骨盆肿瘤的鞍形假体置换和保肢疗效.方法:总结分析6例骨盆肿瘤病例,男4例,女2例,年龄22-47岁,平均30.2岁,软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4例,病程4-16个月,平均9.5个月,均行鞍形假体置换.结果:本组经过18个月-2年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年6个月.6例病人均没有发生过脱位、髂骨翼骨折或假体的植入失败,2例软骨肉瘤患者一例1年2个月后死于转移瘤,另一例至今存活.结论:骨盆肿瘤鞍形假体置换可增加髋部稳定性,避免肢体短缩,改善术后步态.对于肿瘤切除后所致的骨盆骨连续性丧失的关节重建,与其他方法相比,鞍形假体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万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水囊压迫对剖宫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刮宫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4-2105.7入诊我院进行治疗的122例剖宫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刮宫术患者分为AB两组各61例,其中A组进行药物治疗(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后行刮宫术,B组使用水囊压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住院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出血量以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分别为(42.58±6.79)ml、(30.28±8.46)ml、(21.14±5.84)d,均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收住院时按以及治疗费用分别为(12.58±3.21)d、(8459.65±647.58)元,均优于A组,P<0.05.结论: 在CSP患者剖宫产前使用水囊压迫24h可以减少刮宫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恢复、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朱素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某驻地海军官兵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某驻地海军的300名官兵为研究对象,发放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一般情况调查量表,采用多种统计分析工具对被试的睡眠状况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研究者的量表总得分为(7.75±3.41)分,其中有65.33%的官兵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影响官兵睡眠质量的因素有:吸烟、经济情况、身体状况、环境嘈杂、心理素质.结论:该驻地海军的官兵睡眠状况不理想,要根据其不同的影响因素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改善.
作者:苏为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理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治疗患者26例临床资料,按术前多平面重建CT或MRI评估椎体骨折线位置及术后骨水泥于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分为A组(充分弥散)、B组(弥散不佳),比较术前、术后3d、随访时VAS、ODI及局部后凸Cobb角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且无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3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A组术后3dCobb角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对于胸腰段骨OVCF疼痛缓解效果理想,且骨水泥于骨折线内弥散不影响其近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观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安全性.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0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15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按照患者治疗时间的先后进行分组,即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每组患者各50例.第一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第二组患者接受莫西沙星治疗,第三组接受加替沙星治疗,对比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接受不同的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第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第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第三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比三组患者总有效率,三组数据间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但是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曹庭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并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中采用舒适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减小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陆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不同程度有氧运动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运动功能、心率、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5~2016)、EMBASE(1990~2016)、CNKI(1994~2016)、万方数据库(1982~2016)、CBM (1978~2016)、维普(1989~2016)中关于实施何种程度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结果:共纳入6项RCT.6项RCT的结果均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在降低血压方面有显著效果.3项研究结果显示高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降低血压有显著效果.2项研究结果显示低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明显降低血压并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项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在降压方面具有相似效果,应根据患者的运动习惯选择个体化的运动方式.结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血压.
作者:周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不孕症是现代女性高发的生殖系统疾病,该疾病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较多不孕症患者出现了抑郁、焦虑等严重的心理问题,成为威胁家庭和谐的危险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因而有必要探索不孕症妇女的心理特点,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为此,文章针对不孕症妇女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展开综述研究.
作者:李媚;俞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观察组患者控制效果更好,另外,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时,可以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成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肺炎链球菌对儿童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患肺炎的患者60例,排除其他肺病的情况,只留由肺炎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肺病.研究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小于1岁,1到5岁,大于5岁)的临床表现以及肺炎链球菌对几种抗生素的抗药性的问题.结果:在临床表现上,小于1岁的患者,1到5岁的患者,大于5岁的患者均发生发热的情况.小于1岁组中的患者出现惊厥,休克的症状比另外两组的多;在1到5岁组的患者发生昏迷,神志不清的情况比另外两组多;大于5岁组的患者发生头痛,呕吐,咳嗽的现象比另外两组多.对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做药敏实验,结果,它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的抗药性分别达到93.33%,90%,85%.结论:肺炎链球菌的患者在小于1岁组中的反应严重,在1到5岁组的情况稍差一点,在大于5岁组的情况临床表现浅,这说明在越小的时候对肺炎链球菌的抵抗力越小.肺炎链球菌对常用的抗生素的抗药性很大,家长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全球约有一半人受到新老传染疾病的威胁,其中大部分患者为儿童和老年人,目前,不能仅将传染病作为社会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其还应受到各医疗机构的重视.综合医院由于人群流动性大、疾病类型多,感染发病的几率较高,为了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的出现,应不断完善医院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仅供参考.
作者:陈昌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