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菊
目的:比较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人数均为56例,其中对照组进行DHS治疗,实验组进行PFNA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的髋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期恢复.
作者:曹清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神经营养素3(NT-3)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发挥.近研究发现它在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哮喘的发病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哮喘各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NT-3的表达水平;用NT-3体外刺激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哮喘组血清中NT-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并且它在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中的表达量也要高于正常组;另外,NT-3可以显著促进PBMC分泌IL-6和TNFα.结论:可以将NT-3在小儿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作为诊断病变过程的标记物,并且NT-3在维持气道高反应性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章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治疗中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术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本医院将选取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所收治的难产患者共70例作为探讨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选取计算机表法,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予以统计学分析之后,P<0.05,组间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在难产患者中,实施徒手旋转胎头术,能够对枕横位以及枕后位的胎位进行纠正,将自然分娩率提高,可以推广在临床上.
作者:字剑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5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头孢唑肟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唑肟针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锦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重症烧伤属于ICU常见危急重症,这类患者因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容易造成自身蛋白质的大量分解与消耗,使得机体出现负氮平衡.为此,重症烧伤患者伤后营养目标不再是单纯补充营养或饱腹,还要作为临床治疗辅助手段.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烧伤病人中属于常用方案,其临床作用被广泛认可,属于安全与方便的方式,且符合生理需求.不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容易出现反流、误吸、胃储留、便秘、腹泻、脱管堵管等并发症,需积极做好护理干预.本文对重症烧伤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其护理方式进行了综述,希望有助于相关工作开展.
作者:苏蓉;何瑛;周红;洪亚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综合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结果: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显著.结论:应将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结合,采取综合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疾病的复发几率.
作者:申艳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013年江津区居民死亡构成及顺位,为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运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2013年死亡率为772.44/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962.15/10万,女性死亡率575.86/10万;3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以增高幅度平稳增长;三大类死因以慢性病为主,占85.21%;死因顺位前五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211.93/十万,构成比27.44%)、呼吸系统疾病(182.39/10万,构成比23.61%)、肿瘤(159.17/10万,构成比20.61%)、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72.56/1万,构成比9.39%)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53.88/10万,构成比6.98%),占全死因77.0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需加强监测力度,制定可持续综合预防和干预慢性病措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
作者:刘豫;康纪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经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室护理要点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验,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采用SCL-90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阳性症状均分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医护人员应该给予其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有利于巩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梅德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行腹腔镜胃肠手术中转开腹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118例胃肠道癌患者,例行检查后行腹腔镜胃肠择期手术治疗.结果:有21例患者在腹腔镜手术中转为开腹手术,开腹率达到17.8%,剩余患者均顺利通过腹腔镜手术得到治疗.经分析,影响开腹的因素主要有术中出血量、黏连程度、肿瘤分期,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对开腹无意义(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根据研究,影响开腹的重点因素为术中出血量、黏连程度、肿瘤分期,则术前应重点评估患者的相关指标,然后选取相应的手术方案,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黄斌;孙小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稳定心绞痛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组.辛伐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血脂指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结果:瑞舒伐他汀组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辛伐他汀组相近,P>0.05;干预前两组血脂指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相近,P>0.05;出院时瑞舒伐他汀组血脂指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改善,幅度大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不稳定心绞痛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对比,瑞舒伐他汀优于辛伐他汀,可更好改善血脂,不良反应相似.
作者:赵名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中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时间以及抢救、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了2007年-2017年收治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对其进行抢救护理,同时对产妇的护理效果展开分析和总结.结果: 对常见的产后出血因素进行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是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等.40例产妇没有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全部成功抢救.结论: 对于妇产科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要事先预防、准确诊断并及时采用应对性的有效措施进行临床抢救护理,加强健康指导,提高出血产妇的抢救成功效率, 降低产妇死亡率.
作者:黄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治疗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将6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我们采用常规的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不仅需要进行常规治疗,还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97.25%)相对于对照组(75.44%)的治疗有效率有明显的提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率为5.26%,对照组复发率为19.30%,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采用氯吡格雷以及常规的治疗方式,能够很好地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对于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也有很大提升,因此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汪振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在舟骨陈旧性骨折的应用护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4年 11月-2015年9月共 16例在腕关节镜下治疗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的护理资料.内容包括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随访3-6个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术后患者骨质愈合完好,未发生伤口感染、术后并发症及皮肤坏死的症状.结论: 通过精密的、系统的整体护理体系,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获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胡纯祯;霍亮亮;王艳艳;邵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进行糖尿病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负压封闭引流术临床应用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96例糖尿病直肠癌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比对照组低,切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换药次数比对照组少(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促进患者切口感染率和切口愈合时间的降低,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黄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总结了1例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血小板低下时大出血的观察和急救,做好特异性皮肤湿疹的观察和护理,严格预防和控制感染,积极做好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相应护理,加强饮食管理和心理支持等.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病情控制良好.
作者:支燕青;葵国星;张超琅;奚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56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随机分组,观察组(n=28)给予枸橼酸咖啡因,对照组(n=28)患儿采用氨茶碱治疗,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75.0%),2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用药各时间段内呼吸暂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氨茶碱相比,枸橼酸咖啡因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减少呼吸暂停次数,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儿诊疗效果.
作者:龙贝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儿童神经系统损伤ICU综合征患者的病因进行归纳和分析,研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儿童神经系统损伤ICU综合征患者中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论: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减少儿童神经系统损伤ICU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王玲;孙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68例,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手段,B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护理之后,根据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A组患者的总效率为88.24%,B组患者的总效率为97.06%,B组患者的总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护理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11.76%,B组患者在护理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2.94%,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且能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梅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镇痛,观察组予以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药物镇痛效果,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761例患者,对其开展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761例患者中,51例发生感染,发生率6.70%;感染例次为55例(7.23%).其中多为呼吸道感染,位列之首,其次分列为泌尿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与颅内感染.抗生素使用、意识状态、住院时间、年龄、慢性基础疾病及侵袭性操作乃为主要感染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具有存在较多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需及时、准确采取对应对话措施,大化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庞声雄;宁曼申;黄银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