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焕芳
目的:研究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中护理延伸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初发泌尿系结石治疗后的7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延伸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知识知晓率与遵医行为率,观察组为2.63%、92.11%、97.37%,对照组为10.53%、78.95%、73.6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给予护理延伸服务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结石的复发率,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江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采用咪达唑仑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惊厥持续状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地西泮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8.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惊厥性癫痫采用咪达唑仑静脉注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用药可靠,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总结该检查配合要点,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检查后10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发生注射部位药物渗出;2例发生迟发性荨麻疹.结论:由于注射荧光素钠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使该检查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成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检查前精心准备,检查中密切观察、熟练配合和检查后正确及时的观察、处理是保证眼底荧光素造影成功的关键.
作者:詹丽园;毛姗;黄晨娟;张英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诊断方式的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检测和血栓弹力图进行检测,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出血量、输液量、悬浮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系数进行对比,乙组的各项系数明显低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术后6h引流量和术后24h引流量进行分析,乙组的各项数值明显低于甲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能检测凝血功能,指导输血,减少血液制品的输注量,对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患者的预后恢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滨;谭勇;宋建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规范化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共8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全部患者分别给予针刺和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进行中医规范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差异不显著,经过治疗以后观察组评分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康复的护理过程中,中医规范化康复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有效改善,有助于促进生存质量和疗效的显著提高,非常值得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王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炭疽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现场处置对策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对一炭疽病病例的诊断措施、现场处置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探究.结果:对于炭疽病患者,可以采用实验室诊断以及临床表现分析进行疾病诊断,并对患者进行及时现场处置和隔离,对患者的污染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结论:对于炭疽病患者,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断,并采用有效的现场处置对策,避免疫情扩散,引发公众恐慌.
作者:雷朝忠;谢榜元;耿忠雄;杨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52例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和实验组(行康复治疗)各26例,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后而言,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三项ASIA评分、barthel生活指数均明显较高,因为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潘雅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取的3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进行治疗,总结治疗情况.结果:在本组研究的3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进行手术时发现是间质部妊娠,立即中转开腹手术.其余2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0-51min之间,平均为(36.11±3.86)min.术后不需要通过镇痛剂进行镇痛,切口均为一期愈合,并未发生并发症或者持续性异位妊娠.结论:在输卵管妊娠的治疗中,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是安全可行、理想的一种微创术式,值得注意的是应严格选择病理,施术者应提高自身的手术技巧,在术后要严密检测患者的血β-HCG水平.
作者:姚茂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在舟骨陈旧性骨折的应用护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4年 11月-2015年9月共 16例在腕关节镜下治疗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的护理资料.内容包括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随访3-6个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术后患者骨质愈合完好,未发生伤口感染、术后并发症及皮肤坏死的症状.结论: 通过精密的、系统的整体护理体系,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获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胡纯祯;霍亮亮;王艳艳;邵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定期健康体检的必要性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定期健康体检的800人为研究对象,总结健康体检结果.结果:男性检查呈阳性的前4位病症为脂代谢异常、脂肪肝、前列腺增生、肺CT异常;女性检查呈阳性的前4位病症为乳腺增生、宫颈炎、子宫肌瘤、脂代谢异常.结论:脂代谢异常、脂肪肝异常及男性前列腺增生、女性妇科常见病等是现代人健康体检中的常见疾病类型,为此,应积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与方式,预防疾病发生,做好定期健康体检,及时发现病症,进而给予有效治疗,确保健康安全.
作者:廖健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镇痛,观察组予以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药物镇痛效果,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指导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5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实践证明,乙组满意率88%,甲组满意率68%,乙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缓解临床不良病症,患者对该护理方式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邱波;彭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88例需要进行心电监护仪治疗的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未给予护理干预,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电监测误报警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共报警654次,其中有231例为误报警,对照组患者共报警876次,其中有321例为误报警,实验组误报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需要进行心电监护仪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发生率.
作者:陈莉;余丽娟;余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儿童神经系统损伤ICU综合征患者的病因进行归纳和分析,研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儿童神经系统损伤ICU综合征患者中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论: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减少儿童神经系统损伤ICU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王玲;孙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患儿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特发性矮小患儿中选出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12个月时的身高比对照组高,且GHBP水平低于对照组,HtSDSBA和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特发性矮小患儿治疗中有助于加快儿童的生长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医院管理观察组医务科的作用.方法: 对当前医院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医务科的作用以及职责进行分析,进一步的找出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如何更好的改善医务科的工作效果.结果: 医务科是医疗法律法规的执行者、是医院工作质量的控制者和医院各项事务的处理者,对于医院的日常工作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医务科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职责不明确、机制不完善和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因此需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结论: 医务科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医院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但医务科的日常工作仍然有职责不明确、机制不完善和责任感不强等问题,需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保证医务科的工作质量.
作者:侯彦东;姚利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异丙酚进行麻醉,B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B组患者麻醉后恢复的情况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B组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对于甲状腺切除术,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得到了显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赵世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妊高症患者血压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健康行为形成情况、自我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正常足月儿出生率为75.0%,对照组的正常足月儿出生率为53.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高症产妇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母婴结局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毕何;赵继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简单概述了PBL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同时阐述了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旨在促进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推广,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提高.
作者:谷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差异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实习学生的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存在差异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改进护理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2016年实习学生的护理教学中,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及临床实践能力.结果:2016年实习学生对教学模式与临床实践适合程度的评价明显高于2015年实习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考核指标评分均高于2015年实习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理教学传统模式与临床实践存在较大差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操作技能、教学环境及用物,是实现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无缝衔接,促使护理学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的重要途径.
作者:姚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