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在门诊中的不合理使用状况调查和对策

雷文志;刘焱

关键词:抗菌药物, 门诊, 不合理, 对策
摘要:目的: 抗菌药物在门诊中的不合理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方法:对近期内的1200张含抗菌药物的处方(占总处方量的28.40%)进行调查分析,是否应用合理,包括抗菌药物与其它药物搭配是否合理、用法和用量是否合理、重复给药或者给药方案不当、药物混合使用不当、药物之间的药理作用和疗程过程是否合理、溶媒选择的是否合理等[1].结果:有30.40%的处方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其中,无适应症的处方占4.4%,用法不当的处方占6.7%,用量不当的处方占7.5%,重复给药处方占0.8%,溶媒选择不当的处方占0.8%,遴选的药物不适宜的处方占2.2%,疗程延长的处方占0.8%,药理作用拮抗的处方占7.1%.结论:门诊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关系到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权利,要加强门诊部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和监督, 减少门诊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的效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运用于产科护理临床效果及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母乳喂养率的成功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我院产科诞生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封闭式护理,观察组行母婴床旁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第1-3d母乳有效吸吮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吸吮障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特别是对初产妇而言,提高产妇的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掌握,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是一种值得临床借鉴的护理模式.

    作者:温云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每天给患者进行基本的生命体征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相结合的精细化护理,加强整个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结果:在实施了精细化管理的治疗组的患者,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康复速度,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神经内科实施精细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有效提升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杨立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药品监管中的问题与监管机制分析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它具有治病的功能,同时若运用不当其也有害人的风险.目前,药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可能引起社会动荡的风险之一.各种因药品质量不过关而导致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这类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健康.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药品监管机制方面的问题.以下将分析我国药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将针对性的对监管机制进行分析.

    作者:井亚林;张军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异位妊娠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兴治疗方法.本文通过探讨自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20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包括入院护理、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清宫术后护理等方面.发现只有增强对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异位妊娠的认识,全面掌握护理方法,才能在临床应用中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保证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武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分泌科中老年患者入院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中老年患者在入院后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00例采取护理安全管理的中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66%,对照组为3.6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内分泌科中老年患者入院后存在多种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肖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流式细胞仪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仪在尿沉渣检验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尿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前、后段尿,借助于流式细胞仪进行尿沉渣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男性患者前、后段尿沉渣的检验结果差异对比不显著(P>0.05);女性患者前、后段尿沉渣检验结果比较差异皆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仪在尿沉渣检验中的精准程度受到患者性别因素的影响.医务工作者需根据患者性别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尿段进行检验,保证临床诊断的精准率.

    作者:余万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治疗复发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应用于复发性鼻窦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例,仅给予鼻用激素、鼻腔冲洗等治疗手段;研究组65例,加用低剂量克拉霉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加用低剂量克拉霉素后,显效48例、有效1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3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9例、21例及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加用低剂量克拉霉素后,仅出现4例复发,复发率为6.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5%(1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应用于复发性鼻窦炎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田昌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析全科医师在县级医院急诊科工作中的重要性

    急诊科收治的病人病情种类比较多,且患者病情复杂,涉及到临床各科专业知识,对于急诊科医生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而全科医学具备全科医学知识,其在急诊科工作中,能够快速分析患者疾病种类、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有效的诊疗方法,提高诊疗效率,因此,全科医师在县级医院急诊科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全科医师在县级医院急诊科工作中的重要性,然后对县级医院急诊科全科医生工作要点进行了详细探究.

    作者:刘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治疗,后者采用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但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4.2%.前者高于后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

    作者:赖丽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认识疼痛的常见误区

    目的:分析人们对身体疼痛的认识,探讨其常见误区.方法:收集身体疼痛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详细调查和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探究并总结人们认识疼痛的主要误区.结果:经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群在发生机体疼痛时,往往能忍则忍或直接服用止痛药,以缓解疼痛,对疼痛认识不到位,误区明显.结论:面对身体不适疼痛,人们需及早检查,以明确自身病情,并遵医嘱用药,以便及时消除疼痛,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书彬;刘明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6例.两组患儿均予抗组胺药物西咪替丁、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抗过敏,双嘧达莫抗凝治疗.并避免食入,接触,输入过敏原物质,有感染依据的给予抗生素治疗.消化道病变严重,如消化道出血者卧床休息,暂禁食,加用甲强龙,营养支持,并予粘膜保护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每次1ml 肌肉注射,每周3次,左旋咪唑3mg/kg每天,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2/96),对照组总有效率85%(82/9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65.P>0 05);治疗组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化道病变,肾脏病变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能较快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妇科盆腔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于妇科盆腔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盆腔炎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7例,采用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研究组77例,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49例、有效25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7.4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4例、33例及87.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2例胃肠道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0%,与对照组7.79%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于妇科盆腔炎临床治疗中,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监测在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监测在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动脉导管未闭的早产儿46例作为动脉导管未闭组,无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46例作为对照组.动脉导管未闭组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组(12例)和非症状组(34例);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根据是否接受治疗分为治疗组(5例)和未治疗组(7例).治疗组给予布洛芬治疗.所有早产儿出生后第1、3天和第7天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检查,进行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结果: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高于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和对照组(P<0.05),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非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组和对照组第7天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低于第3天(P<0.05).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组早产儿第7天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低于第3天(P<0.05);第7天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组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低于动脉导管未闭未治疗组(P<0.05).第3天时,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LA/AO值及动脉导管直径呈正相关(P<0.05).结论: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升高,布洛芬治疗后下降,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LA/AO值及动脉导管直径呈正相关.

    作者:黄慧洁;刘霞;王志杰;姚芒;武彦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孟鲁斯特纳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研究孟鲁斯特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服孟鲁斯特纳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结论:采用孟鲁斯特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能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并且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继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间苯三酚在第一产程治疗宫颈水肿中的作用及其促进产程和对母婴安全的影响

    目的:研究第一产程中间苯三酚对宫颈水肿的治疗效果、是否影响母婴安全以及对产程的促进作用.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我院宫口扩张缓慢后者出现宫颈水肿活跃期延缓的头位单胎初产妇中选取138例,按照入院顺序对其进行编号,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采取地西洋(10mg)静脉推注,研究组采取间苯三酚(40mg)静脉推注,对两组产程进展、新生儿Apgar评分、阴道分娩率以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活跃期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第二产程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后2小时和用药前相比,研究组宫口开大(4.13±0.21)cm,对照组宫口开大(2.29±0.35)cm,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用药2h后宫颈水肿消失的有65例(94.20%),对照组有63例(91.30%),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差异不大,P均>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间苯三酚对产程具有促进效果,还可使宫颈扩张加快,对母婴安全产生的影响较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杨洪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10-2017.3于我院就诊并行冠脉支架术后的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52例)、对照组(n=52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出院前,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脑卒中、再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源性猝死等)、出血情况、血小板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出血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62P、CD63测得量,试验后均比试验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CD62P、CD63量无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源;马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所接收和治疗的90例妇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优质护理组各45例患者.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在妇科护理后效果,记录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掌握妇科知识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对妇科护理中的护理的满意度为97.7%,常规组对妇科护理中护理的满意度为81.4%(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掌握妇科知识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妇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妇科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水平,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值得广泛运用与推广.

    作者:刘桂娟;史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喉罩吸入七氟醚复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对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疝气手术治疗患儿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使用气管插入导管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喉罩吸入七氟醚芬太尼麻醉方法,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73.3%,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疝气手术治疗的患儿实施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可有效降低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提高麻醉效果.

    作者:简登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96例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常规治疗后,病人常留下严重的带状疱疹后遗症疼痛,后期治疗效果极差,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自杀发带状疱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常规治疗后,病人常留下严重的带状疱疹后遗症疼痛,后期治疗效果极差,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自杀发生率明显升高.本次对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实施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韩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呼吸支持的临床治疗进展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产生,多发于早产儿,大多数患儿在出生后短时间内即可出现呼吸衰竭、呼吸急促、进行性呼吸困难及青紫现象.其主要临床特点为肺不张及嗜伊红透明膜,是造成我国早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呼吸支持现已成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主要方式,该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研究.

    作者:黄含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