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分析

王洪岩

关键词:循证护理, 急性阑尾炎手术, 术后并发症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率.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42%,实验组为90.7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 对照组的并发症率为23.26%,实验组为6.98%,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率,而且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所以要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茵栀黄颗粒与蓝光照射联合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茵栀黄颗粒与蓝光照射联合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院内收治的11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莹;饶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裕西社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六味地黄丸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且对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作者:沙水英;强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用药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用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咳嗽、气促、发热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用药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加快临床症状消失,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董迁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三度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三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三度直肠脱垂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经肛三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68.6%)比较,观察组的(94.3%)较低;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度直肠脱垂患者进行经肛三联术式治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病情,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罗光林;王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疾控中心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效果.结果:男性患儿的比例(55.00%)与女性患儿的比例(45.00%)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发病时间在10-11月份的患儿比例(75.00%)与发病时间在其他月份的患儿比例(25.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在男儿童和女儿童中均有发生,易在10-11月份发病,加强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十分重要.

    作者:李翠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年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Ⅲ期-Ⅴ期)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血糖控制均达标,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患者中出现耳鸣、头晕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41.3%,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片联合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肾功能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增加肾小球滤过性,使血脂降低,使尿蛋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隋剑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4例.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联合组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比较两组疾病治疗效果;消化性溃疡胃镜下愈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症状积分、QOL评分.结果:联合组疾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消化性溃疡胃镜下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症状积分、QO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组症状积分、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速溃疡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徐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研究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其入院编号纳入结合组与参照组(n=37).参照组单独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结合组应用鼓膜穿刺术与鼓室注药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咽鼓管功能评分.结果:结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数据比较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咽鼓管功能评分相差较大,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联合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杨莉;李明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6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吸氧、雾化吸入等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对于匹多莫德颗粒的应用,通过对于两组的观察和对比,从而记录下来两组的综合治疗效果、停药后的感染次数以及感染持续的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的平均感染次数、感染事件的缩短都优于对照组,以上几个方面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感染药物与匹多莫德颗粒联合进行应用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很好的对于小儿患者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情况进行抑制,并对于感染起到预防作用,可以在今后的临床中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云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在婴幼儿保健及接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在婴幼儿保健及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保健干预的45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保健.结果:450例婴幼儿的语言、大运动、个人社交、精细动作、适应性等各发育商评分均比较高,腹泻、营养性贫血、小儿肺炎等常见病发生率为12.89%,接种后皮肤红肿疼痛、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结论: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保健有利于婴幼儿的成长发育,改善婴幼儿的健康状况,降低婴幼儿常见病发生率,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工作的58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管理制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观察组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可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提升我院整体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王继英;孟丽敏;陈德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丙泊酚配伍不同阿片类受体激动剂用于无痛人流麻醉中的效果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丙泊酚配伍不同阿片类受体激动剂用于无痛人流麻醉中的效果差.方法:选我院进行无痛人流的孕妇360例,分为丙泊酚配伍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三组,观察记录手术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清醒意识时间,恢复离院时间以及患者的疼痛感觉和术后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意识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其离院时间,疼痛情况及满意度等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配伍舒芬太尼的离院时间、疼痛感评分及术后满意度等均优于配伍芬太尼、瑞芬太尼组.讨论:三种丙泊酚配伍方式都可进行无痛人流,效果比单独使用丙泊酚都有显著提高,但是综合考虑来讲,配伍舒芬太尼在满意度和经济性等方面效果更好,更适用于临床应用.

    作者:杜娟;杨晓彤;李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试述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多需要住院治疗,治疗手段除依靠药物外,更依赖护理工作相配合.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改善生活习惯,降低疾病复发率.本文论述了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作者:许玉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行为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究行为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等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应用行为护理.统计两组宫颈癌患者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以及患者两周后的患肢周径比变化值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数据显示,试验组宫颈癌患者经过行为护理后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异,P<0.05.且试验组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两周后的患肢周径比变化值和治疗效果评定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临床应用行为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着较好的预防作用.一方面可以缩短患肢肿胀消失时间,还能降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另一方面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万里燕;邢煜;杨晓婷;胡璇;尹洪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25%);心率降至(69.11±6.42)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9.53±8.55)次/min;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至(36.64±4.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30±4.22)%,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车立明;韩书进;程月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输液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和处理措施.方法:研究急诊输液所面对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来保证患者的输液护理安全,并且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结果:对急诊输液室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前后进行比较,发现实施后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是每一个医、护、技、后勤人员的共同职责,护士在这项工作中应当发挥更有效和更积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急诊输液室得到护理质量安全的保证.

    作者:龚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润燥止痒胶囊与阿维A酸胶囊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润燥止痒胶囊与阿维A酸胶囊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中重度痤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29例.观察组使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阿维A酸胶囊治疗,对照组仅使用阿维A酸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8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6%,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为17.39%,低于对照组的37.93%,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与阿维A酸胶囊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阿维a酸胶囊的使用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慧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某院收治的9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则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幽门杆菌的清除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可有效的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贤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提高呼吸内科护士教学能力的探析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提高护士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借助对本院内科护理教研室对护士进行的专业、全面的培训,并对护理专业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结果:内科护理教研室借助对护理教学能力开展专业、全面的培训,促使呼吸内科护士的教学能力明显提升,还可以使护理学临床与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为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提供有利保障.结论:护理教学能力作为医院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借助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案写作能力以及课件制作能力等的提高,促使护士的教学能力显著增强,效果显著.

    作者:曹宇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工种植牙在牙列缺损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牙列缺损和修复中采用人工种植牙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牙列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分别给予人工种植牙(治疗组)和传统义齿修复(对照组),分析治疗后患者24h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治疗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牙列缺损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人工种植牙治疗可以有效修复缺损的牙列,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且治疗后维持时间较长,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开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