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莉
目的:复习并研究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例淋巴结活检后病理确诊为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回顾.结果:患者男,46岁,以双侧眼睑、腮腺、颌下腺肿胀入院,在我院行血清学IgG4检测、腹部增强MRI及颌下淋巴结活检后,证实为IgG4-RD,给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症状较前好转,未复发.结论:IgG4-RD是一种少见的以血清IgG4升高并可累及多器官的慢性自身炎症伴有全身器官组织纤维化的自身免疫疾病.现报道1例典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米库利兹病的IgG4相关性疾病以加深大家对此病的了解.
作者:王丽;慈春增;王晓东;徐栋花;蔡肖;冯少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AO锁骨钩钢板固定在骨科创伤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AO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18,P<0.05);观察组愈合伤口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23,P<0.05).结论:在进行骨科创伤急诊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AO锁骨钩钢板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并可以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快速愈合伤口,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郭虎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5-氟尿嘧啶(5-FU)联合藤黄酸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5-FU和GA单药或联合用药处理48h,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中效原理计算联合指数明确两药联合的相互作用;应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53、Survivin、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5-FU单药相比,与GA联合用药能够增强5-FU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抑制作用(P<0.05),且该增效作用随着联合的G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能够促进细胞凋亡(P<0.05).GA单药作用48h后,SW480细胞Survivin和TS蛋白水平下降(P<0.05);5-FU单药下调SW480细胞P53、Survivin和TS蛋白水平;与5-FU或GA单药比较,两药联合进一步下调SW480细胞P53、Survivin和TS蛋白水平(P<0.01).结论:5-FU与GA联合用药具有协同效应,GA能够增强5-FU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化疗敏感性.其协同效应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调节P53、Survivin和TS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张通;魏建昌;杨平;王强;李旺林;曾山崎;曹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脑出血昏迷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接收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2例,采用回顾分析法总结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措施的重点和护理效果.结果:72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中,显效32例,占比44.44%;有效34例,占比47.22%;无效6例,占比8.33%.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66例转危为安,抢救成功率91.67%.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急诊抢救时有效护理可以帮助稳定病情.
作者:郭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采用激光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激光治疗,同时给予有效合理的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经过护理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治愈情况.结果:经激光治疗40例宫颈糜烂患者中,轻度宫颈糜烂治愈率100%,中度宫颈糜烂治愈率100%,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达90%,总治愈率97.5%.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激光治疗宫颈糜烂及配合有效的护理,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小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活动在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56例行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活动在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和了护患关系,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慢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400名,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00名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而对观察组200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认知行为护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血红蛋白达标率.结果: 认知行为护理观察组的患者的SAS评分(43.63±2.43)、SDS评分(46.92±2.59)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的SAS评分(59.05±3.29)、SDS评分(62.42±2.53),而血红蛋白达标率(9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达标率(46%).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提升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缓解负性情绪,纠正慢性贫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姚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骨科病人在进行手术之后会产生一定的疼痛,采取中医手段,可以使护理得到更好的效果,分析该种手段的应用意义.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间在我院开展手术治疗的骨科病人中随机选取130名进行实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利用常规手段展开护理;强化组利用中医手段实施干预.结果:无论是病人疼痛的缓解,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状况,强化组都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通过采取中医手段,可以使骨科病人的疼痛得到极大的缓解,同时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苏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鼻空肠三腔喂养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4年2月~2017年2月,医院共采用鼻空肠三腔喂养管支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4例.结果:死亡1例,恶心呕吐发生率37.5%、腹泻发生率50.0%,其他并发症包括鼻粘膜炎症、误吸误咽呛咳、胃潴留,发生1例脱管,导管留置时间(8.1±1.8)日.结论:鼻空肠三腔喂养管并发症多,对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作者:吕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析不同时机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耐药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银川市15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根据患者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组、正常组、延迟组,均有50例患者,比较三组耐药率情况.结果:早期治疗组耐药率为20%,正常治疗组耐药率为34%,延迟治疗组耐药率为48%.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越明显降低耐药毒株出现率,抗病毒治疗效果越明显.
作者:杨正贵;马玲玲;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重点论述了PICC在重症监护静脉管道的应用,并与CVC应用进行了比较.由于PICC置入操作简单、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好,带管时间长等优越性,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在重症监护室,通过对管道的不断改进,在很多方面逐渐取代CVC.
作者:朱芬;付会敏;何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2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观察组中的患者均为血糖升高,对照组患者的血糖为正常.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胰岛素治疗结合强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中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血糖值明显降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被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胡燕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试产产程特点及临床结局.方法: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和初次妊娠足月产妇各60名作为研究对象,60名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为观察组,60名初次妊娠足月产妇为对照组.经两组产妇同意后进行阴道试产,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情况以及分娩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足月妊娠产妇阴道试产,观察组足月妊娠产妇试产成功率为78.33%,对照组足月妊娠产妇试产成功率为86.67%,两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足月妊娠产妇的出血量、总产程、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3.33%、21.67%,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疤痕子宫足月妊娠行阴道试产,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可有效降低产妇重复剖宫的二次损伤,提高分娩率.
作者:肖学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的佳应用.方法:对我院引进的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改进及应用.结果:信息条码技术的应用使得无菌物品在再生过程中的实时监管直观而有效.结论: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深得临床科室的好评,值得在全国推广.
作者:尹广桂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1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给予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55例仅进行神经阻滞治疗,未进行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6.43%)高于对照组(67.27%),治疗后VAS评分(2.11±0.66)分低于对照组(5.41±2.63)分,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较佳,临床疗效显著,VAS评分改善明显.
作者:殷美琼;华容;肖阳;张华平;冉宇;罗明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索骨科手术期护理中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以寻求佳的护理风险规避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5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根据风险预警机制治理的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工作,并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及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认知度、主动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及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在给药、技术操作及护理服务等方面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来说,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对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永红;蔡回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莫匹罗星软膏联合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湿疹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只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莫匹罗星软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5.00%(P<0.05).结论:联合应用莫匹罗星软膏、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有正协同加强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黄艳;胡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家庭预防和保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6年07月-2017年07月间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平分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家庭预防和保健.结果:研究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73.33%的护理总有效率(P<0.05);对比两组通气功能指标,发现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家庭预防和保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十分有利,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
作者:张志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常规抗结核加内消瘰疬片治疗颈淋巴结核60例疗效分析.方法:择于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医的颈淋巴结病患60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进行淋巴结穿刺病检确诊,且签署手术同意书,然后随机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考组.各组患者为30例,所有病患均采取常规抗结核化疗治疗,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内消瘰疬片治疗,同时对比各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计算整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30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6.67%;而参考组30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6.67%;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比常规单一抗结核化疗治疗,常规抗结核加内消瘰疬片能够大大提升对颈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才;李智芬;朱惠琼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加强对年轻人肺癌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全身多发骨转移为主要表现入院的年轻肺癌患者一例,总结经验,早发现早治疗. 结果: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转移的症状,就诊时因为患者年轻未考虑为肺癌,经过多次多家医院就诊才确诊,值得吸取经验教训.结论:肺癌多为老年人易患,临床医师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刘玲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