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鱼骨图法分析影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周永静

关键词:鱼骨图, 经颅磁刺激治疗, 原因, 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的原因,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对策依据.方法:应用鱼骨图分析影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的原因并制定对策.结果:鱼骨图显示影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的原因主要为定位、阈值、疗程和其它因素等.结论:鱼骨图用于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的原因分析简便实用,为提高颅磁刺激治疗效果提供了对策依据.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救治颅脑损伤28例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治疗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1例,中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8例,死亡5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式固定,安全可靠,存活率高,基层医院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任君;丁国林;吕继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将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常规护理+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生存质量维度评定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也比观察组要高(P<0.05).结论:将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极为显著.

    作者:周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颁布,标志着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由此将进人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其对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是相当及时和必要的,.但是,要指望用一部法律解决该方面的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基层,在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

    作者:周永忠;严德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感染性疾病患者中不良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胶囊;观察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感染性疾病与阿莫西林相比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春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蔡浙毅从肝论治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经验

    我院蔡浙毅教授擅长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他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初起均由湿热入侵留滞前列腺所致,湿热留阻肝络导致气机不畅,日久缠绵难愈,久病成瘀,久病必虚,由实转虚,虚实互结而发本病,结合肝主疏泄的中医脏象学理论,将此病分为肝气郁结、肝郁血瘀、肝郁肾虚三型,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迪;李姗珊;蔡浙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与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分析对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1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6例,对照组患者行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依这拉奉治疗,对两组临床有效性进行比较,并分析依达拉奉的作用机制.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良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对炎性氧化应激的抑制与自由基清除相关.

    作者:刘科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接受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登记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8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2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63%;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曹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是否必要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化疗前进行减瘤手术的必要性进行评估.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新诊断的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分析单纯化疗组及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我院规律治疗的患者共计106例,单纯化疗70例,单纯手术9例,手术联合化疗者27例;单纯化疗较手术联合化疗组没有显著差别,且优于单纯手术组.以手术为基础治疗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单纯化疗组更高.结论:PGIL手术治疗不能提高PFS及OS,且增加了治疗相关并发症及费用,因此,确诊患者应积极选择化疗.

    作者:黄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临床带教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临床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我院康复科进行实习的62例护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学生.给予观察组护士实施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方法,给予对照组学生实施常规教学方法,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为(97.12±1.23)分,操作成绩为(95.03±1.55)分,教学满意度为96.78%;对照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为(80.23±1.77)分,操作成绩为(79.13±1.74)分,教学满意度为80.6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康复科护生实施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的方式带教,可显著提升护生的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成绩,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琴琴;吴德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琼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一起误食曼陀罗叶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目的:总结食物中毒处置经验,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及卫生学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3人中毒者均属于食用了采摘的曼陀罗叶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经流行病调查、实验室检测,结合中药专家对叶片的形态学鉴定,本次食物中毒确认为误食曼陀罗叶引起,建议加强对曼陀罗种植的管理.

    作者:徐世强;曾庆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典型溴鼠灵中毒误诊病例报告一例

    “误诊”是临床治疗风险之一,对患者及临床治疗产生诸多危害性.结合不典型溴鼠灵中毒病例实况,从中毒病理、症状、病况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病例报告.

    作者:刘启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维A联合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疗效的临床分析

    近些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治疗银屑病的医学方法越来越多,其中阿维A联合紫外线的治疗手段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次研究基于相关学者的医学实验研究实践,探讨了阿维A联合紫外线在银屑病治疗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归纳、总结了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希望为新时期我国银屑病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张冠平;孙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有序实训室开放对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有序实训室开放对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级高职护理1-10班449名学生和2015级高职护理1-10班491名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自主联系实训室开放的形式练习操作,实验组采用有序实训室开放的形式练习操作,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成绩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基础护理操作成绩84.06±8.40,对照组的基础护理成绩为79.25±9.5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序实训室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训条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改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解决高职护理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出实践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作者:黄永先;郭应华;杨玲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现状与发展

    在整个公共卫生体系中,乡镇卫生院属于基础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农村传染病的预防、公共卫生知识普及、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分布范围大,乡镇管理难度大,因此当前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具体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往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施洪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s-CRP、D-D、IL-1β、TNF-α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hs-CRP、D-D、IL-Iβ、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景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 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7.46±1.88,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3.58±2.9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2%.两组患儿在上述各种临床表现中均体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小猪提高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缩短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具有良好了临床价值.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妇科门诊患者常见阴道炎临床研究

    目的: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炎临床探究.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诊治的15322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全面检查分析.结果:常见阴道炎的检出率为25.11%,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检出率(18.92%)高,检出率逐年降低,且秋季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为4.34%,检出率逐年增高,春季检出率低于其他三个季节;滴虫性阴道炎的检出率为1.85%,检出率逐年降低,春季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为常见的阴道炎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生阴道炎的患者多为处于生育期的患者,病发原因与季节有很大关系.

    作者:贺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的治疗及临床效果评定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克拉霉素三种药物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黏膜保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其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时间、水肿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的治时给予常规三联药物的基础上实施胃黏膜保护剂治疗,临床效果更为确切,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其各项症状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在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应用利多卡因+罗哌卡因+肾上腺素混合使用局部浸润麻醉方式的临床结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并采取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患者73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对其展开回顾性总结、分析.全部患者均给予局部浸润麻醉方式,并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实施救治.术后对患者展开随访,依据随访结果分析患者康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切口均未出现明显疼痛感,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状况.术后对患者展开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至两年,平均为一年.全体患者均已痊愈,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部浸润麻醉操作方式简便快捷,患者从麻醉中恢复时间较短,疗效明显且经济成本明显降低.而在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应用局部浸润麻醉方式实施麻醉,麻醉效果显著,简化术前麻醉流程,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冯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